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
  • 陈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3923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1

1.1.1 初始阶段2

1.1.2 Internet推广阶段2

1.1.3 Internet普及阶段3

1.1.4 Internet发展阶段3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基本要素4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4

1.2.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4

1.3 计算机网络组成4

1.3.1 计算机4

1.3.2 网络设备5

1.3.3 软件5

1.4 网络拓扑结构6

1.4.1 问题的提出6

1.4.2 常用的网络的拓扑结构8

1.5 网络分类11

1.5.1 基于作用范围分类11

1.5.2 基于应用范围分类12

1.5.3 基于拓扑结构分类12

1.5.4 基于传输媒体分类12

1.5.5 基于操作方式分类13

1.6 网络性能指标13

1.6.1 响应时间、延迟时间和等待时间13

1.6.2 利用率16

1.6.3 带宽、容量和吞吐量16

1.6.4 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恢复性19

1.6.5 冗余度、适应性和可伸缩性20

1.6.6 效率与费用21

1.7 数据交换方式21

1.7.1 电路交换21

1.7.2 报文交换22

1.7.3 分组交换23

小结28

习题28

第2章 OSI参考模型29

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30

2.1.1 协议30

2.1.2 开放系统、子系统、N层与实体32

2.1.3 路由33

2.1.4 封装与解包34

2.1.5 数据单元36

2.1.6 服务、接口和访问点37

2.1.7 层次结构38

2.1.8 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39

2.1.9 服务原语41

2.1.10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44

2.2 OSI参考模型44

2.2.1 物理层45

2.2.2 数据链路层46

2.2.3 网络层48

2.2.4 传输层49

2.2.5 会话层51

2.2.6 表示层54

2.2.7 应用层57

2.2.8 OSI参考模型总结62

2.3 TCP/IP参考模型64

2.3.1 TCP/IP64

2.3.2 传输控制协议TCP65

2.3.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67

2.3.4 网际协议IP68

2.3.5 TCP/IP应用70

2.3.6 TCP/IP和OSI的比较71

2.3.7 TCP/IP小结72

小结75

习题76

第3章 物理层77

3.1 物理层概述77

3.1.1 物理层的功能77

3.1.2 接口的特性78

3.2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79

3.2.1 同轴电缆79

3.2.2 双绞线81

3.2.3 光纤83

3.2.4 地面微波传输86

3.2.5 卫星通信86

3.3 数据通信基础87

3.3.1 通信方式87

3.3.2 信道90

3.3.3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99

3.3.4 数据编码技术101

3.4 物理层协议示例106

3.4.1 EIA RS-232接口标准106

3.4.2 RS-449接口标准110

3.5 物理层设备112

3.5.1 中继器112

3.5.2 集线器112

3.6 宽带接入技术118

3.6.1 xDSL技术118

3.6.2 光纤同轴混合网119

3.6.3 FFTx技术119

3.6.4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119

小结120

习题120

第4章 数据链路层122

4.1 数据链路层概述122

4.1.1 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123

4.1.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123

4.1.3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124

4.1.4 数据帧125

4.2 数据链路层技术128

4.2.1 差错控制技术128

4.2.2 流量控制技术135

4.3 数据链路层协议135

4.3.1 停止等待协议136

4.3.2 滑动窗口协议143

4.4 网桥147

4.4.1 网桥的功能148

4.4.2 网桥协议结构150

4.4.3 网桥的分类152

4.4.4 网桥的局限性157

4.5 交换机158

4.5.1 交换技术概述158

4.5.2 交换机的功能159

4.5.3 交换机的分类160

小结161

习题162

第5章 局域网163

5.1 局域网概述163

5.2 经典局域网简介165

5.2.1 以太网166

5.2.2 令牌环网170

5.2.3 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176

5.3 高速以太网179

5.3.1 1 00Base-T以太网180

5.3.2 1 00VG-AnyLAN182

5.3.3 Gigabit以太网184

5.4 FDDI网185

5.4.1 FDDI标准187

5.4.2 网络介质与设备187

5.5 无线通信与无线局域网188

5.5.1 无线传输技术188

5.5.2 无线局域网标准190

5.5.3 无线局域网技术191

5.5.4 无线局域网性能192

5.6 城域网193

5.7 虚拟局域网194

5.7.1 虚拟局域网产生的背景194

5.7.2 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195

5.7.3 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法195

5.7.4 虚拟局域网的优点196

小结197

习题197

第6章 广域网198

6.1 概述198

6.2 广域网的标准协议介绍199

6.3 广域网路由200

6.3.1 路由选择机制200

6.3.2 广域网中的路由202

6.3.3 路由算法203

6.4 广域网技术204

6.4.1 X.25网204

6.4.2 ISDN网206

6.4.3 ATM技术209

6.4.4 帧中继216

6.4.5 HDLC协议219

6.4.6 点对点协议222

6.4.7 DDN技术225

6.4.8 虚拟专用网(VPN)226

小结233

习题233

第7章 网络层协议234

7.1 IP协议234

7.1.1 IP协议概述235

7.1.2 IP地址的表示方法235

7.1.3 子网237

7.1.4 IP地址转换240

7.1.5 IP数据报的格式241

7.1.6 IP数据报的封装、分段与重组244

7.1.7 IP报文转发245

7.1.8 IP路由表247

7.2 Internet控制协议248

7.2.1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248

7.2.2 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250

7.2.3 地址解析协议(ARP)253

7.2.4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255

7.3 IP路由选择协议256

7.3.1 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256

7.3.2 外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271

7.4 IP v6协议279

7.4.1 IP v6特点280

7.4.2 IP v6分组280

小结286

习题286

第8章 传输层协议288

8.1 概述288

8.1.1 传输层的概念与术语288

8.1.2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292

8.1.3 TCP/IP体系结构中的传输层295

8.2 传输控制协议296

8.2.1 TCP/IP报文段传输296

8.2.2 端口和套接字299

8.2.3 TCP的服务300

8.3 TCP报文段301

8.4 TCP连接管理304

8.5 TCP传输策略307

8.6 TCP拥塞控制309

8.6.1 慢启动算法310

8.6.2 拥塞避免算法310

8.6.3 快速重传与快速恢复算法311

8.7 TCP定时器管理312

8.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313

8.9 TCP和UDP协议315

小结317

习题318

第9章 应用层319

9.1 应用层概述320

9.1.1 应用层简介320

9.1.2 客户/服务器模型320

9.1.3 应用层协议321

9.2 域名系统322

9.2.1 DNS名字空间323

9.2.2 域名服务器324

9.2.3 域名解析服务325

9.3 文件的传输与存取332

9.3.1 文件传送协议333

9.3.2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337

9.3.3 网络文件系统337

9.4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339

9.4.1 远程登录功能339

9.4.2 需要考虑的要点340

9.4.3 网络虚拟终端340

9.5 电子邮件341

9.5.1 电子邮件简介341

9.5.2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344

9.5.3 邮件读取协议(POP)345

9.5.4 电子邮件格式345

9.6 万维网346

9.6.1 万维网的基本组成346

9.6.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350

9.6.3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355

9.7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356

9.7.1 DHCP概述356

9.7.2 DHCP的工作过程357

9.7.3 DHCP的报文格式359

9.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361

9.8.1 网络功能与模型361

9.8.2 SNMP364

9.8.3 SNMP v2协议374

9.8.4 SNMP v3协议简介378

小结378

习题378

第10章 网络安全380

10.1 网络安全概述381

10.1.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381

10.1.2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381

10.1.3 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382

10.1.4 网络安全的定义383

10.2 数据加密技术概述384

10.2.1 数据加密的原理385

10.2.2 传统数据加密模型386

10.2.3 加密算法分类388

10.3 网络攻击、检测与防范技术389

10.3.1 网络攻击简介389

10.3.2 网络攻击检测技术391

10.3.3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394

10.4 计算机病毒397

10.4.1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398

10.4.2 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398

10.4.3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399

10.4.4 计算机病毒的命名399

10.4.5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399

10.5 防火墙401

10.5.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401

10.5.2 防火墙的功能402

10.5.3 防火墙的优缺点403

10.5.4 防火墙技术405

10.6 认证技术408

10.6.1 身份鉴别技术408

10.6.2 数据完整性411

10.7 互联网的层次安全技术412

10.7.1 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413

10.7.2 传输层安全协议SSL/TLS415

10.7.3 应用层安全协议416

小结418

习题419

参考文献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