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通信发展趋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1世纪通信发展趋势
  • 徐澄圻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0161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通信技术(学科: 发展 地点: 世界 年代: 21世纪) 通信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通信发展趋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21世纪通信展望1

1.1 信息化与信息基础设施1

1.2 21世纪通信发展的目标及其实现3

1.2.1 21世纪通信发展的目标3

1.2.2 实现通信发展目标的相关技术3

1.3 基础与支撑技术7

1.3.1 微电子和微光学的发展趋势8

1.3.2 现代通信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和智能技术11

第2章 未来的通信业务15

2.1 通信业务的发展趋势15

2.2 多媒体通信业务17

2.2.1 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特点和分类17

2.2.2 多媒体业务的现状18

2.2.3 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趋势20

2.3 基于IP的业务21

2.3.1 业务定义和分类21

2.3.2 IP电话/传真业务22

2.3.3 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24

2.4 移动数据通信业务28

2.4.1 发展背景和业务应用28

2.4.2 移动IP及其应用30

2.5 智能网(IN)业务30

2.5.1 智能网概念和特点30

2.5.2 智能网进展32

2.5.3 智能网业务34

第3章 IP技术、核心网宽带化与下一代网络技术36

3.1 通信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36

3.2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38

3.3 电路交换网的发展趋势42

3.3.1 IP业务对PSTN的冲击42

3.3.2 电信骨干网的性能43

3.3.3 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44

3.3.4 IN/Internet互连46

3.4 ATM现状和前景48

3.4.1 ATM的优势、问题和进展48

3.4.2 VOA技术进展50

3.5 IP网络及其发展趋势51

3.5.1 Internet现状与存在的问题52

3.5.2 IP领域的研究目标及其进展54

3.5.3 Internet协议体系和IPv656

3.5.4 IP路由器技术进展64

3.5.5 IP与ATM技术的融合68

3.5.6 IPoverSDH与IPoverWDM78

3.5.7 IPoverDTM(动态同步传送方式)79

3.5.8 IPoverOTP-N(光透明分组网)80

3.6 核心网向宽带多业务网演进81

3.6.1 IP网与电信网的融合81

3.6.2 网络演进82

3.7 下一代网络技术83

3.7.1 分布式面向对象的网络结构(DONA)83

3.7.2 软交换(Softswitch)技术84

3.7.3 可编程网络与能动网(Active Network)88

第4章 宽带接入网技术91

4.1 接入网概述91

4.1.1 接入网定义、定界和功能结构91

4.1.2 接入网的接口93

4.1.3 接入网的管理94

4.2 IP接入网95

4.2.1 IP接入网的特点、定义和参考模型95

4.2.2 链路层协议96

4.2.3 IP接入方式96

4.3 宽带综合接入98

4.3.1 对宽带综合接入的要求98

4.3.2 综合接入方式99

4.4 接入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01

4.4.1 接入网技术分类101

4.4.2 接入网现状和发展趋势102

4.4.3 我国的宽带接入网发展趋势104

4.5 用于双绞铜缆的宽带XDSL技术106

4.5.1 ADSL和UDSL106

4.5.2 VDSL(Very high rate DSL)109

4.5.3 EDSL111

4.6 HFC技术112

4.6.1 HFC系统结构112

4.6.2 HFC的应用和发展113

4.7 光纤接入网(OAN)技术114

4.7.1 OAN概述114

4.7.2 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117

4.8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技术120

4.8.1 LMDS概念120

4.8.2 LMDS系统结构121

4.8.3 LMDS应用前景122

4.9 直播卫星(DBS)技术123

4.9.1 DBS系统结构和特点123

4.9.2 DBS系统的业务应用123

4.10 低轨卫星本地宽带固定接入技术124

4.10.1 SkyBridge系统结构124

4.10.2 SkyBridge系统的Ku波段共享技术125

4.10.3 SkyBridge系统的业务应用126

第5章 未来的光纤通信127

5.1 光纤通信发展趋势127

5.2 光复用技术及其进展129

5.2.1 光复用技术分类129

5.2.2 WDM技术及其进展130

5.2.3 光频分复用131

5.2.4 光时分复用、光码分复用和光副载波复用132

5.3 光联网及其发展趋势132

5.3.1 光联网的必要性和优点132

5.3.2 光联网的演进和未来光网络结构134

5.3.3 光联网的标准化工作进展136

5.3.4 光联网试验工作进展138

5.3.5 光联网的发展趋势139

5.4 光交换技术进展141

5.4.1 光交换方式141

5.4.2 光交换器件143

5.4.3 光交换技术进展145

5.5 光孤子通信技术147

5.5.1 基本原理与系统组成147

5.5.2 关键技术148

5.5.3 研究进展与展望150

第6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技术151

6.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背景151

6.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153

6.2.1 目标和要求153

6.2.2 频谱需求与划分154

6.2.3 无线接口(空中接口)154

6.2.4 IMT-2000的应用156

6.3 2G向3G网络的演进158

6.3.1 网络演进的一般概念158

6.3.2 功能网络结构和相关协议159

6.3.3 新业务对3G系统能力的要求161

6.3.4 2G向3G演进的策略161

6.4 GSM向3GUMTS演进163

6.4.1 GSM参考结构163

6.4.2 GSMphase2+与GPRS的特点163

6.4.3 GSM向GPRS演进164

6.4.4 GPRS向UMTS演进167

6.5 窄带CDMA向3G宽带CDMA演进176

6.5.1 演进策略176

6.5.2 物理层的增强177

6.5.3 cdma20001X/3X的演进181

6.5.4 协议结构和核心网的演进181

6.6 WAP(无线应用协议)及其应用183

6.6.1 概述183

6.6.2 WAP组成184

6.6.3 WAP的应用及其实现185

6.6.4 WAP的发展186

6.7 H.323移动IP网络技术186

6.8 无线ATM(WATM)188

6.8.1 WATM基本概念188

6.8.2 WATM接入层性能的增强189

6.8.3 移动ATM(M-ATM)190

6.8.4 WATM的应用192

6.9 无线局域网(WLAN)193

6.9.1 WLAN概述193

6.9.2 WLAN与蜂窝移动网互通194

6.9.3 “蓝牙”(Bluetooth-BT)技术196

6.10 下一代卫星通信198

6.10.1 下一代卫星通信的发展目标198

6.10.2 下一代卫星网结构199

6.10.3 下一代卫星网的实现202

6.10.4 卫星ATM网上传送TCP/IP206

6.10.5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卫星通信部分207

6.11 个人通信208

6.11.1 个人移动性和通用个人电信(UPT)业务208

6.11.2 移动和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对个人通信的支持209

第7章 家庭信息化与家庭联网技术211

7.1 家庭信息化与家庭网络211

7.2 家庭网络的组成和联网方式212

7.2.1 家庭网络的组成212

7.2.2 家庭联网方式及其协议规范213

7.3 家庭网络的互操作性研究进展214

7.4 家庭射频局域网(Home RF LAN)215

7.5 电力线以太网217

7.6 电话线家庭网络219

7.7 基于同轴电缆的家庭网络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