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营养流行病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营养流行病学
  • 吕全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0990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营养缺乏病-流行病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营养流行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营养流行病学发展历史1

二、营养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目的及应用2

三、营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3

四、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展望4

第一章 营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7

第一节 横断面研究7

一、概述8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10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15

四、优点及局限性19

第二节 生态学研究20

一、概述20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22

三、优点及局限性24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25

一、概述26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28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32

四、优缺点38

第四节 队列研究38

一、概述39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41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44

四、优缺点49

第五节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50

一、概述50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56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59

四、优缺点61

第二章 常规膳食暴露的评价方法64

第一节 24小时膳食回顾法64

一、资料收集64

二、食物摄入数据的分析66

三、优缺点68

第二节 膳食记录法68

一、资料收集68

二、优缺点70

第三节 食物频率法70

一、食物频率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填写71

二、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75

三、食物频率问卷的重现性和有效性分析76

四、优缺点77

第四节 远期膳食的回忆78

一、资料收集78

二、远期膳食数据应用与注意事项80

第五节 其他膳食评价方法和新技术81

一、单个食物的化学分析法81

二、双份饭法81

三、总膳食研究82

四、称重法83

五、记账法84

六、膳食调查的信息化与电子化84

第三章 人体测量88

第一节 身高和体重88

一、身高88

二、体重89

三、身高和体重的联合应用90

第二节 脂肪质和瘦体组织93

一、脂肪质93

二、瘦体组织96

第三节 体成分的测量97

一、水下称重法98

二、皮褶厚度法99

三、生物电阻抗法(BIA)100

四、双能量X射线吸收比色法(DEXA)101

五、几个测量指标的比较102

第四章 反映膳食摄入量的生化指标106

第一节 概述106

一、生化指标与膳食营养素摄入106

二、生化指标的特征108

三、生化指标的分析类型111

第二节 样本的采集与分析113

一、样本采集与质量控制113

二、样本分析115

三、生化指标的应用117

第三节 脂类的测定及意义118

一、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118

二、特异生化指标及生理学意义119

三、常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121

第四节 维生素的测定及意义122

一、维生素A122

二、B族维生素125

三、维生素C128

四、维生素D130

五、维生素E131

第五节 矿物质的测定及意义132

一、硒132

二、铁134

三、锌135

四、钙135

五、钠136

六、钾137

第六节 蛋白质的测定及意义138

一、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138

二、特异生化指标及生理意义138

第五章 身体活动测量与评价141

第一节 身体活动及相关定义141

一、身体活动定义141

二、身体活动分类141

三、身体活动量的衡量143

四、身体活动推荐150

五、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关系152

第二节 身体活动测量方法154

一、能量消耗测量155

二、身体活动行为测量158

三、身体活动测量选择162

第三节 身体活动问卷的信度与效度164

一、信度164

二、效度166

第六章 资料整理与分析170

第一节 数据整理170

一、数据清理170

二、食物营养数据与健康的相关性171

三、膳食数据的统计描述174

第二节 统计分析方法178

一、基本概念178

二、单因素分析方法179

三、多因素分析方法182

第三节 变异、误差及其控制191

一、误差的类型191

二、标准差的校正193

三、流行病学中关联性测量误差的校正194

四、相关系数的校正195

五、回归系数的校正196

六、比值比的校正196

七、有混杂变量时测量误差的校正200

第四节 总能量摄入的校正201

一、能量利用的生理学决定因素201

二、个体间总能量摄入变异的决定因素202

三、能量摄入和特殊营养素摄入的相关性203

四、能量摄入量调整及调整的方法204

五、利用能量密度分析膳食和疾病之间的关系205

六、能量调整和测量误差206

七、能量调整的注意事项209

八、食物频率问卷资料中能量的计算211

第五节 膳食模式分析211

一、确定膳食模式的方法212

二、膳食模式在营养流行病学中的应用214

第七章 循证营养学218

第一节 循证营养学概述218

一、循证营养学的产生和发展218

二、循证营养学的应用220

第二节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21

一、基本概念221

二、步骤与方法222

三、偏倚及检测方法228

第八章 营养政策232

第一节 概述232

一、营养政策的定义232

二、营养政策的作用232

三、国内外营养政策现状和发展233

第二节 营养政策信息收集235

一、营养政策信息的种类和来源235

二、营养政策信息的收集方法239

三、各类信息的特点和局限性240

第三节 营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41

一、营养信息的分析、提炼241

二、营养政策制定244

三、营养政策实施247

第四节 营养政策效果的评价250

一、营养政策评价的意义250

二、营养政策评价方法251

三、营养政策评价内容252

四、营养政策评价报告与建议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