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滨谊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7498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215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景观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4版前言1
第一部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3
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3
1.1 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3
1.2 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4
1.3 面向大众群体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6
1.4 作为城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7
1.5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专项分支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11
1.6 面向风景旅游区保护开发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11
1.7 面向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12
2景观中的人类行为14
2.1 从基本的行为开始14
2.2 人类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行为14
2.3 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15
2.4 景观行为的空间格局15
2.5 空间、场所、领域:景观/风景园林感受的对象和载体16
2.6 五官与景观感受16
2.7 景观空间感受的三大门槛17
2.8 景观行为构成设计与建筑空间构成设计的异同17
2.9 与景观空间同等重要,甚至比景观空间更为重要的景观时间因素18
2.10 公共性中的私密性18
3广场规划设计20
3.1 广场规划设计的三要素20
3.2 公众群体聚集的大型场所20
3.3 规划设计取向21
3.4 定性、定位、容量22
3.5 几种典型22
3.6 面向游憩活动24
3.7 解决多功能需求25
3.8 寻求风格27
3.9 景观风貌的整治创造30
3.10 基本出发点32
4带状空间场所规划设计34
4.1 概念原理34
4.2 方法要点35
4.3 大都市市区景观大道36
4.4 中小城市街道景观整治40
4.5 交通道路景观规划43
4.6 景观轴线的重要作用45
4.7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三条途径47
5滨水带规划设计50
5.1 内在持久的吸引力50
5.2 现代人类向往的聚居胜境52
5.3 滨水景观特征53
5.4 跨越世纪的远见54
5.5 为滨水景观生态留下一席之地55
5.6 生态化滨水驳岸56
5.7 滨水带规划设计要点56
5.8 由上海外滩改造想到的57
5.9 实例58
6面状景观规划设计:商业区·公园·自然场所65
6.1 城市景观环境的两极65
6.2 最初的公共户外活动场所66
6.3 城市中大自然的宝库68
6.4 化平地园为立体园70
6.5 中国现代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新趋势71
6.6 上海静安公园改造71
6.7 浦东中央公园的启示72
6.8 一种创建城市公园的新方式74
6.9 以景观环境带动商业旅游75
6.10 以人流交通为纲75
7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76
7.1 住区景观环境的价值76
7.2 住区景观环境三要素规划设计76
7.3 发挥每一个景观环境要素的积极作用77
7.4 创造宁静与特色78
7.5 设计师、开发商、业主三结合的景观规划设计78
7.6 景观师、规划师、建筑师三结合是创造高质量住区景观环境的前提78
7.7 施展景观规划设计的大手笔79
7.8 创造优美的景观绿化环境81
7.9 创造特色景观环境83
7.10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四大基本问题85
8高科技与新理论94
8.1 以规划设计创造明天94
8.2 山水的规划98
8.3 借助高科技遥感预测景观99
8.4 把景观美感数量化100
8.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03
8.6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106
8.7 从静态景观走向动态景观108
8.8 以区域生态分析为基础的景观规划途径110
8.9 景观的数字量化为引领119
9旅游哲学观与规划方法论: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122
9.1 如何看待理解旅游122
9.2 旅游在中国的基本作用124
9.3 旅游基础理论124
9.4 旅游资源与风景资源125
9.5 旅游规划126
9.6 旅游规划AVC理论126
9.7 旅游规划3S+3L理论131
9.8 旅游开发中的生态保护137
9.9 面向中国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规划143
10城乡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景观园林建设的十大战略148
10.1 “三位一体”战略150
10.2 “天罗地网”战略150
10.3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152
10.4 “补肾强身”战略153
10.5 “硬质软化”战略155
10.6 空中花园战略155
10.7 “素食为主”战略158
10.8 以人为本战略159
10.9 精彩人生战略161
10.10 “放长线”战略164
10.11 景观园林界的“共产主义”宏伟目标166
10.12 为更大时空的人居环境建设服务167
11创造美丽的现代中国城市景观174
11.1 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近景、中景、远景174
11.2 创造美丽的现代中国城市景观——以张家港暨阳湖生态园区规划设计为例的近景174
12寻找中国的风景园林197
12.1 人居环境中的中国风景园林197
12.2 中国风景园林的三个基本特征198
12.3 中国风景园林感受的基本途径、机制模式、载体、元素198
12.4 中国风景园林的三个原型及其本质201
12.5 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灵魂202
12.6 中国风景园林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方向202
12.7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发展战略规划与建设案例203
12.8 结论: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前人210
第二部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国际理论与实践214
13作为艺术与科学的现代景观设计214
13.1 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孕育的现代景观设计214
13.2 高迪与现代景观216
13.3 以古典主义价值观念为内核的现代景观217
13.4 将抽象艺术转换成景观艺术218
13.5 抽象思维与自然形态结合的现代景观222
13.6 发源于生态学派的景观艺术223
13.7 科学世界诱发的景观设计226
14现代公园景观规划设计227
14.1 纽约中央公园227
14.2 从静态走向动态230
14.3 从平面水平走向空间立体231
14.4 通过园林博览会新建公园234
14.5 世界博览会激发的灵感234
14.6 人工自然的景观设计234
14.7 温室——现代公园的重要建筑235
14.8 功能日趋综合的公园235
14.9 一种风格创新的城市公园236
15现代庭园景观238
15.1 强调个性化的庭园景观238
15.2 流水别墅的景观240
15.3 反映地方性的庭院景观240
15.4 建筑与景观园林的完美结合244
16现代景观规划中的风景名胜保护247
16.1 国家公园与风景旅游区247
16.2 历史名胜作为历史价值观念的载体248
16.3 以风景名胜区环境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课堂249
17城市现代景观252
17.1 居住与景观相结合252
17.2 回归乡村自然的社区景观254
17.3 内外结合的小区景观环境256
17.4 马赛规划及马赛公寓的绿色景观探索259
17.5 高密度居住区的景观化布局262
17.6 城市景观263
17.7 花园城市运动的高潮265
17.8 20世纪的巴比伦空中花园266
17.9 创建城市公园体系267
17.10 规划由公园系统及道路构筑的城市绿化网络269
17.11 用景观绿化将自然带入城市中心271
17.12 城市中心区林荫广场规划271
17.13 景观作为国家的象征273
18人类聚居环境的现代景观276
18.1 生态意识276
18.2 作为聚集与居住的景观环境278
18.3 为人类聚居而进行的景观环境改造281
18.4 田纳西河流域聚居环境规划建设283
18.5 设计结合自然284
18.6 建在“废料堆”上的景观289
19现代景观的尺度与精神灵魂291
19.1 传统附加的景观尺度291
19.2 日趋增大的景观尺度293
19.3 常人与超人尺度之间的调和294
19.4 景观与圆形297
19.5 人类心灵的景观299
19.6 解救现代人精神枷锁的景观302
19.7 追求“第二世界”的现代景观305
19.8 浪漫主义的现代景观规划308
19.9 穆迪花园309
19.10 展现人类景观造园史的现代景观310
第三部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学科专业背景316
20学科专业概述316
20.1 历史不过百年的新兴学科专业316
20.2 以人类户外生存环境建设为核心的学科专业316
20.3 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周期分析318
20.4 人居环境学科群的核心学科专业318
20.5 三位一体及其比重演变319
20.6 未来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东西方大趋势320
21从职业注册看学科专业的基本实践322
21.1 四个基本方面322
21.2 宏观景观规划设计322
21.3 中观景观规划设计324
21.4 微观景观规划设计325
22景观师专业注册326
22.1 注册景观师的营业范围326
22.2 景观师(风景园林师)注册制度328
22.3 学科专业知识背景328
22.4 必备能力与经验技巧329
22.5 中国实行风景园林师(景观师)注册的必要性329
23现代风景园林/景观学的性质及其专业教育导向331
23.1 公共社会性331
23.2 自然生命性333
23.3 空间科学性336
23.4 风景园林/景观学类专业素质培养337
24五大专业观与五大专业素质培养339
24.1 人文生活观339
24.2 自然生命观340
24.3 科学技术观341
24.4 空间环境观341
24.5 实践观342
24.6 风景园林/景观学科专业哲学343
25中国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育展望344
25.1 建设界未来30年最为紧俏的专业344
25.2 来龙去脉344
25.3 专业教育对策344
25.4 发展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学专业教育的设想345
25.5 坚持景观规划设计学专业化方向346
26从风景园林学迈向景观学347
26.1 加速学科专业观念转变347
26.2 实行学科专业的实质性扩展348
26.3 实施专业教育的大调整348
26.4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为导向349
26.5 中国风景园林学迈向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学的迫在眉睫的三大转变350
27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坐标系352
27.1 风景园林学科名称的统一及其内涵:坐标系的原点352
27.2 风景园林学科的三元核心层面及其基础理论:坐标系的三轴352
27.3 风景园林学科在人居环境学科群中的地位与作用:坐标系的关联353
27.4 风景园林学科坐标系的扩展:六个发展方向领域354
27.5 结论355
28风景园林三元论356
28.1 引言356
28.2 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357
28.3 风景园林三元方法论和实践论359
28.4 风景园林三元论体系360
28.5 风景园林三元论的应用演进364
28.6 结语:寻找风景园林学科的哲学366
29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三种思维369
29.1 正确思维的必要性369
29.2 前瞻超越式的时间思维369
29.3 立体交叉式的空间思维370
29.4 非闭合发散式的逻辑思维371
29.5 结论:寻找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思维371
30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教学373
30.1 课程教学沿革373
30.2 课程教学目标内容重点374
30.3 课程教学作用意义379
后记380
致谢384
热门推荐
- 1745000.html
- 3062836.html
- 757187.html
- 3460839.html
- 3359653.html
- 3651070.html
- 2102807.html
- 1091136.html
- 3724256.html
- 1314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2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1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8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8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6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1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3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