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入门基础 上 功能剖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PRO/E入门基础 上 功能剖析
  • 张益三,黄圣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8825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PRO/E入门基础 上 功能剖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Pro/ENGINEER系统简介1

1.1 Pro/ENGINEER从R20到2000i的发展1

1.1.1 Behavioral Modeler(行为建模)1

1.1.2 User-Defined Analysis(使用者自定分析)1

1.1.3 Mechanical Design(机械设计)2

1.1.4 Import Data Doctor(输入数据医生)2

1.1.5 Expert Machinist Production Machining(制造加工专家系统)2

1.1.6 纵观i系列3

1.2 Pro/ENGINEER系统3

1.2.1 Pro/ENGINEER3

1.2.3 硬件与安装5

1.2.2 参数式与变数式系统的比较(Parametric vs.Variational Design Systems)5

1.2.4 如何使用本书6

第2章 Pro/ENGINEER2000i的操作界面7

2.1 浏览Pro/ENGINEER的操作界面7

2.2 下拉式菜单(Menu Bar)的使用说明10

2.2.1 File(文件)11

2.2.2 Info(信息)16

2.2.3 View(视图)18

2.2.4 Utilities(公用工具)21

2.2.5 Applications(应用模块)24

2.2.6 Analysis(分析工具)25

2.2.7 Window(窗口操作)25

2.3 操作界面的补充26

2.2.8 Help(辅助说明)26

2.3.1 数值输入27

2.3.2 弹出式功能菜单27

2.3.3 特征结构树窗口28

第3章 特征类型32

3.1 草绘型特征(Sketched Feature)32

3.2 点放型特征(Pick Place Feature)32

3.3 绘图面与参考面(Sketching Plane Reference Plane)33

第4章 2D剖面草绘(2D Sketcher)37

4.1 2D剖面绘制环境的介绍37

4.2 Intent Manager(草绘智能引导模式)38

4.3 实用技巧42

4.4 几何图元的建立45

4.5 几何图元工具(Geometry Tools)54

4.6 剖面工具(Section Tools)59

4.7 尺寸标注(Dimension)63

4.7.1 一般型尺寸标注(Normal Dimension)64

4.7.2 周长型尺寸标注(Perimeter Dimension)69

4.7.3 参考型尺寸标注(Reference Dimension)70

4.7.4 基准线型尺寸标注(Baseline Dimension)71

4.7.5 取代型尺寸标注(Replace Dimension)72

4.7.6 尺寸标注的技巧72

4.8 几何约束(Constraint)75

第5章 个人环境设置81

5.1 Config.pro的设置82

5.2 快捷钮(键)的设置86

5.3 定制操作界面(Customize Screen)88

第6章 基础实体特征97

6.1 Part菜单的指令介绍97

6.1.1 单位(Units)98

6.1.2 样板模型(Template Model)101

6.1.3 材料(Material)101

6.1.4 收缩率(Shrinkage)102

6.2 长出(Protrusion)、切除(Cut)、沟槽(Slot)104

6.3 挤出(Extrude)106

6.4 旋转(Revolve)111

6.5 扫掠(Sweep)114

6.6 混成(Blend)117

6.6.1 平行混成(Parallel Blend)120

6.6.2 旋转混成(Rotational Blend)121

6.6.3 一般混成(General Blend)123

第7章 设计修改工具126

7.1 修改(Modify)126

7.2 重新定义(Redefine)131

7.3 特征父子关系(Parent/Child Relationship)133

7.4 重新定义参考物(Reroute)135

7.5 调整顺序(Reorder)136

7.6 插入(Insert Mode)137

8.1.1 显示状态(Display)139

8.1 基准特征的显示状况139

第8章 基准特征139

8.1.2 显示颜色(Color)142

8.1.3 更名(Set Up-Name)143

8.2 基准面(Datum Plane)144

8.2.1 辅助断面(X-section)144

8.2.2 基准面显示范围146

8.2.3 基准面的建立方式147

8.3 平移型基准面(Offset Planes)150

8.4 基准点(Datum Point)152

8.5 基准轴(Datum Axis)157

8.6 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159

8.7 基准曲线(Datum Curve)161

8.8 函数(Graph)172

8.9 计量(Evaluate)174

第9章 倒圆特征177

9.1 简易倒圆(Simple Round)178

9.2 进阶倒圆(Advanced Round)183

第10章 基本曲面特征191

10.1 基本曲面191

10.1.1 挤压(Extrude)192

10.1.2 旋转(Revolve)193

10.1.3 扫掠(Sweep)193

10.1.4 混成(Blend)193

10.1.6 平移复制(Offset)194

10.1.5 平面型曲面(Flat)194

10.1.7 复制曲面(Copy)198

10.1.8 倒圆曲面(Fillet)198

10.2 曲面处理工具(Manipulating Surface)199

10.2.1 融合(Merge)199

10.2.2 修剪(Trim)202

10.2.3 延伸(Extend)206

10.2.4 变换复制(Transform)212

10.2.5 拔模角(Draft)212

10.2.6 区域平移(Area Offset)214

10.2.7 拔模平移(Draft Offset)215

11.1 历史文件(Trail File)218

第11章 实用技巧218

11.2 模型渲染设置(Model Setup)219

11.2.1 色彩外观(Color Appearances)219

11.2.2 光源(Lights)230

11.2.3 进阶设置(Advanced)234

第12章 特征复制238

12.1 复制(Copy)238

12.2 阵列复制(Pattern)242

12.3 镜像模型(Mirror Geometry)247

12.4 局部特征群组(Local Group)248

12.5 阵列复制表(Pattern Table)251

第13章 实体特征253

13.1.1 孔(Hole)254

13.1 孔与轴特征(Hole Shaft Features)254

13.1.2 轴(Shaft)257

13.2 倒角(Chamfer)258

13.3 加强肋(Rib)261

13.4 抽壳(Shell)264

13.5 管(Pipe)267

13.6 轴颈与凸缘特征(Neck Flange Features)270

13.6.1 轴颈(Neck)270

13.6.2 凸缘(Flange)270

13.7 扭曲(Tweak)271

13.7.1 截面圆顶(Section Dome)271

13.7.2 平移(Offset)273

13.7.3 拔模平移(Draft Offset)275

13.7.4 唇(Lip)278

13.7.5 局部浮推(Local Push)279

13.7.6 圆顶(Radius Dome)281

13.7.7 耳(Ear)283

13.7.8 自由造形(Free Form)285

第14章 拔模角特征291

14.1 中性面拔模(Neutral Plane Draft)293

14.2 中性曲线拔模(Neutral Curve Draft)299

第15章 进阶曲面特征304

15.1 进阶曲面(Advanced Surface)304

15.2 边界型曲面(Boundaries)306

15.2.1 混成型曲面(Blended Surf)308

15.2.2 圆锥形曲面(Conic Surf)311

15.2.3 近似混成型曲面(Approx Blend)312

15.2.4 多边形曲面(N-Sided Surf)313

15.3 From File314

15.4 Sect to Srfs315

15.5 Srfs to Srfs315

15.6 TangentToSrf316

15.7 自由造形(Free Form)318

15.8 曲面生成实体的工具324

15.8.1 Use Quilt.324

15.8.2 取代(Replace)326

15.8.3 贴面(Patch)327

15.9 曲面修补倒圆(Fixed Rounds by Surface Technique)328

第16章 零件装配332

16.1 装配约束形式(Constraint Type)333

16.2 零组件复制功能347

16.2.1 Repeat——重复装配相同的零件347

16.2.2 Pattern——阵列复制零件347

16.2.3 Copy——多重复制零件349

16.3 爆炸图351

16.3.1 Mod Expld与ExplodeState351

16.3.2 爆炸位置(Position)352

16.3.3 平移线(Offset Lines)354

16.4.1 干涉检查355

16.4 干涉与间隙检查355

16.4.2 间隙检查356

16.5 在装配模式下进行零件设计358

16.6 其他实用功能362

16.6.1 零组件的更名原则362

16.6.2 装配文件的信息363

16.6.3 零组件的显示状态设置363

第17章 工程图366

17.1 图面规格366

17.2 各种视图的建立368

17.2.1 一般视图(General)370

17.2.2 正投影视图(Projection)371

17.2.3 辅助视图(Auxiliary)372

17.2.4 局部放大视图(Detailed)373

17.2.5 旋转剖面视图(Revolved)374

17.3 视图的处理375

17.4 尺寸标注与注解的建立377

17.5 新增尺寸与注解378

17.6 图面编辑382

17.7 表格(Table)386

17.7.1 表格的创建386

17.7.2 文字输入、复制、存储389

17.7.3 表格处理390

17.8 工程图参数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