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
  • 郑功成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2419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61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43页
  • 主题词:社会保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本书研究的对象与主题1

(一)本书研究的对象1

(二)本书的出发点2

(三)本书研究的主题4

二、若干重要概念4

(一)社会保障概念及其理论界定5

(二)社会救助7

(三)社会保险10

(四)社会福利12

(五)商业保险14

(六)社会保障基金17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19

(一)研究资料的来源19

(二)研究方法20

第一编 总体发展篇25

第一章 社会保障发展论25

一、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25

(一)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回顾26

(二)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回顾29

(三)现阶段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32

二、社会保障实践的发展35

(一)社会保障实践发展阶段的划分35

(二)社会救助型社会保障阶段36

(三)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阶段38

(四)社会福利型社会保障阶段40

(五)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划分42

(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44

三、社会保障发展进程中的若干规律44

(二)阶梯式膨胀发展规律46

(三)整体协调发展规律48

(四)多样化发展规律49

四、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教训50

(一)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50

(二)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52

第二章 社会保障宏观关系论54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54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54

(二)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56

(三)贫困问题与社会保障59

(四)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62

二、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65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65

(二)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67

(三)社会保障与财政经济68

三、社会保障与人的发展70

(一)社会保障与人的社会化70

(二)社会保障与人口老龄化72

(三)社会保障与人的健康化75

(四)社会保障与人的高素质化77

四、社会保障与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78

(一)社会保障改革是整个改革事业的必要且重要的组成部分78

(二)社会保障改革进程取决于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79

(三)社会保障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改革事业的发展进程81

第三章 中国社会保障传统模式及改革尝试83

一、传统模式及其特点83

(一)传统模式的产生与发展83

(二)传统模式的基本特点85

(一)传统模式的独特结构87

二、三大板块型结构87

(二)国家保障制88

(三)企业(或单位)保障制90

(四)农村集体保障制92

三、对传统模式的评价及改革尝试95

(一)传统模式的成就和缺陷95

(二)对传统模式的改革尝试98

(三)改革传统模式进程中的矛盾冲突100

(一)改革尝试取得的成就106

四、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尝试的综合评述106

(二)改革尝试中的问题述评110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总体发展道路113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与总体改革113

二、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16

(一)他国实践论117

(二)国情决定论120

(三)结论: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125

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道路的基本目标125

(一)满足发展需要126

(二)避免财务危机128

(三)实现制度创新131

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道路的基本特色132

(一)以家庭保障为基础133

(二)以单位或社区保障等为补充134

(三)以社会保险为改革重点并整体协调推进135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多层次化137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地区特色化137

(六)社会保障的社会化与非官方化139

(七)社会保障的公平化及其他140

第二编 体系结构篇145

第五章 中国社会保障宏观体系145

一、社会保障宏观体系及其设计原理145

(一)几种不同提法146

(二)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的任务与原则149

(三)社会保障体系及项目的设计原理152

二、社会保障宏观体系的框架设计155

(一)中国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宏观框架155

(二)各子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157

(三)各子系统之间的区别159

三、从传统体系到新型体系162

(一)传统体系与新型体系的比较162

(二)国外体系与新型体系的比较164

(三)从传统体系到新型体系166

第六章 社会保险子系统168

一、社会保险在世界各国的发展168

(一)社会保险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表168

(二)社会保险在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规律170

(一)中国的改革发展与工业化进程172

二、社会保险与中国的工业化172

(二)中国的工业化与社会保险177

(三)中国社会保险子系统的构架及基本特色179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中国化及其发展182

(一)养老保险的特殊地位及其中国特色182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问题评析186

(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任务189

(四)农村养老保险及其发展191

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发展194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94

(二)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00

(三)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06

五、社会保险财政问题及其政策取向208

(一)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208

(二)国外社会保险财政与国家财政211

(三)中国社会保险财政的政策取向214

(四)实现社会保险财政政策的相关措施218

第七章 社会救助子系统222

一、社会救助及其改革与发展222

(一)社会救助及其基本特征222

(二)传统社会救助及其缺陷分析224

(三)中国社会救助的体系结构及其创新226

(四)中国社会救助的地位、发展目标与原则228

(五)中国社会救助的发展道路231

二、贫困救助与扶贫工程233

(一)中国的贫困问题及其规律233

(二)区域贫困、扶贫工程与政策取向238

(三)特殊对象与特殊救助246

(四)阶层贫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政策取向248

(五)贫困救助发展的若干趋势256

(一)中国的灾害问题257

三、灾害救助与混合保障式的发展道路257

(二)传统救灾体制及其改革259

(三)灾害救助发展的政策取向264

四、民营慈善事业268

(一)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其意义268

(二)慈善事业的内在规律性270

(三)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政策取向272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与层次277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277

第八章 社会福利子系统277

(二)社会福利的层次279

二、传统的福利制度及综合评价281

(一)传统福利制度的结构281

(二)传统福利制度的特点287

(三)传统福利制度的缺陷289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进展与体系创新293

(一)对传统福利制度的改革进展293

(二)福利项目的设置与中国特色294

(三)福利体系的创新及其结构296

(四)新型福利项目的基本内容298

四、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301

(一)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目标模式301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步骤302

(三)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若干措施304

第九章 医疗保障子系统313

一、医疗保障的特征与国外模式313

(一)医疗保障的基本特征313

(二)国外医疗保障模式315

(一)传统医疗保障的概念320

二、传统医疗保障制度及其评价320

(二)传统医疗保障的结构321

(三)传统医疗保障的特点325

(四)对传统医疗保障的客观评价326

三、对传统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尝试333

(一)对传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333

(二)不同地区的改革方案336

(三)对医疗保障改革的综合评价345

四、医疗保障制度的体系创新347

(一)医疗保障制度的体系目标347

(二)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造348

五、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道路与政策取向351

(一)总体发展道路351

(二)宏观政策取向352

(三)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政策取向354

(四)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取向357

(五)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取向360

第十章 军人保障子系统362

一、传统军人保障制度及其评价362

(一)传统军人保障制度的结构与内容362

(二)军人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366

(三)对传统军人保障制度的基本评价368

二、军人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372

(一)新型军人保障体系的结构372

(二)新型军人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373

(三)新型军人保障制度的发展375

三、抚恤优待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378

(一)军人抚恤制度的完善378

(二)优待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382

(一)安置保障的特殊性386

四、安置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386

(二)安置保障的改革原则387

(三)安置保障的发展举措390

五、其他保障项目的改革与发展393

(一)军人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94

(二)军人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96

第十一章 补充保障子系统399

一、补充保障子系统概述399

(一)补充保障子系统的界定399

(二)补充保障子系统的结构400

(三)补充保障子系统的基本特征402

(四)促进补充保障子系统发展的宏观政策取向404

二、补充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407

(一)补充保险的性质与功能407

(二)补充保险在国外的发展409

(三)补充保险与商业保险412

(四)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取向413

(五)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417

(六)补充失业保险及结论419

(一)互助保障的性质与基本特征420

三、互助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420

(二)城镇职工互助保障及其发展421

(三)农村互助保障的发展425

四、商业保险的发展427

(一)商业保险的性质与功能427

(二)中国商业保险的发展概况429

(三)发展商业保险的宏观政策取向431

(一)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基本理论439

一、中外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概述439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宏观运行机制439

第三编 运行机制篇439

(二)国外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概括441

(三)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443

(四)对传统运行机制的改革及目前局面的评价445

二、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宏观构架448

(一)社会保障宏观运行机制的目标448

(二)新型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宏观构架图450

(三)社会保障宏观运行机制的基本内容454

三、社会保障宏观运行机制的中国特色455

(一)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影响456

(二)中国现行的行政构架的影响458

(三)渐进式的改革推进方式460

(四)重视保证系统的建设461

(五)结论462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制建设463

一、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要463

(一)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观点463

(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466

(三)社会保障法制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469

二、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471

(一)国外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概括471

(二)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简要回顾474

(三)对社会保障法制现状的基本评价481

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发展484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制系统的基本原则484

(二)对社会保障法制系统的宏观构想488

(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取向493

一、社会保障管理原理与特色497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一般意义497

第十四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497

(二)管理体制是社会保障管理的核心499

(三)现代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特色501

二、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述评504

(一)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简介504

(二)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评论及其启迪510

三、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现状及评价513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513

(二)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现状的评论514

(三)改革的理论分歧与现实尝试517

四、新型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构想519

(一)建立新型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519

(二)新型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宏观构架523

(三)分阶段推进——从旧体制到新体制529

五、新型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运行533

(一)社会保障管理运行的基本要求534

(二)社会保险管理的运行536

(三)其他社会保障管理的运行540

附:港、澳地区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简介541

(一)构成社会保障实施系统的要素544

第十五章 社会保障实施系统544

一、社会保障实施系统的一般理论544

(二)社会保障实施系统的特定性质546

(三)社会保障实施过程的外部条件549

二、传统社会保障实施方式及其评价551

(一)传统社会保障实施方式的形成551

(二)近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553

(三)对现行社会保障实施方式的基本评价555

(一)新型社会保障实施系统的构建原则558

三、新型社会保障实施系统的构建558

(二)新型社会保障实施系统的目标561

(三)新型社会保障实施系统的宏观构架562

四、社会保障项目的实施563

(一)社会保险项目的实施563

(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项目的实施568

(三)医疗保障项目的实施570

(四)其他保障项目的实施571

五、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573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分类与运行目标573

(二)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574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576

(四)民营保障事业基金的运行578

第十六章 社会保障监督机制580

一、社会保障监督机制概要580

(一)建立社会保障监督机制的必要性580

(二)中外社会保障监督机制的考察583

(三)社会保障监督机制的运行原则585

二、社会保障监督机制的系统结构588

(一)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宏观结构图588

(二)社会保障监督机制的职责分工589

三、社会保障的预警595

(一)社会保障预警的意义及系统结构595

(二)社会保障预警指标的设置598

(三)社会保障预警资料与信息发布607

四、社会保障危机的防控609

(一)社会政策的调整609

(二)财务政策的调整612

(三)其他措施615

后记6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