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文书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文书学
  • 郝全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语文出版社
  • ISBN:780126189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文书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文书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1

一、文书学研究的对象1

二、文书学研究的目的1

三、文书学研究的方法2

第二节 文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

一、文书学与档案学的关系3

二、文书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4

三、文书学与秘书学的关系4

第三节 文书工作人员的素养4

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5

二、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5

三、要有较强的业务水平5

第二章 文书与文书工作7

第一节 文书的涵义、特点和作用7

一、文书的涵义7

二、文书、公文、文件7

三、公务文书的特点9

四、公务文书的作用10

第二节 文书工作的涵义、特点和作用12

一、文书工作的涵义12

二、文书工作的基本任务13

三、文书工作的特点13

四、文书工作的作用15

第三节 文书工作的原则和组织形式16

一、文书工作的原则16

二、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18

第三章 文书与文书工作的历史沿革20

第一节 文书和文书工作的起源20

第二节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22

一、西周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22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24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25

一、秦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25

二、汉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26

三、秦汉时期的文书制度27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29

一、“公文”一词开始普遍运用29

二、中央机构逐渐演化29

三、公文开始按隶属关系分类30

四、公文的书写材料逐渐进步30

第五节 唐宋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30

一、文书工作系统更为健全31

二、文书的分类更加细致31

三、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明确分工31

四、文书制度更加系统32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34

一、文书工作机构不断变革34

二、文书种类名目繁多35

三、文书制度极其严格35

第七节 太平天国的文书和文书工作37

一、文书内容积极进步37

二、文书工作机构完善健全37

三、文书的种类和书写材料更为讲究38

四、文书汇编成就突出38

第八节 民国时期的文书和文书工作39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文书和文书工作39

二、北洋军阀政府的文书和文书工作40

三、国民党政府的文书和文书工作41

第九节 我党创立的新文书和文书工作43

一、新文书和文书工作的发展概况44

二、新文书和文书工作的彻底改革46

第四章 公文的分类、稿本与格式48

第一节 公文的分类48

一、公文分类的意义48

二、公文的分类49

第二节 公文的稿本53

一、公文的名称53

二、公文的稿本55

第三节 公文的格式57

第五章 公文撰拟的必备要素63

第一节 公文主旨的确立63

一、主旨的含义和作用63

二、怎样确立公文的主旨64

三、确立公文主旨的特殊性64

四、公文主旨的要求65

五、怎样表现主旨66

第二节 公文材料的选取67

一、材料的含义和作用67

二、材料的占有67

三、选材的要求68

四、公文材料的安排70

第三节 公文结构的安排70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70

二、公文结构的组成部分71

三、怎样安排公文的结构74

四、公文结构安排的要求75

第四节 公文的表达方式76

一、叙述77

二、议论78

三、说明79

第五节 公文的语言运用80

一、规范性词语的运用80

二、大量使用介宾结构81

三、无主句运用繁多81

四、简缩和模糊语言81

第六节 公文的修改82

一、修改的意义82

二、修改的范围82

三、修改的方法83

第六章 行政公文的撰拟85

第一节 命令(令)的撰拟85

一、命令(令)的适用范围85

二、命令(令)的特点85

三、命令(令)的种类86

四、命令(令)的写作87

第二节 议案的撰拟93

一、议案的适用范围93

二、议案的特点94

三、议案的种类94

四、议案的写作95

五、议案的写作要求97

第三节 决定的撰拟100

一、决定的适用范围100

二、决定的种类100

三、决定的写作101

第四节 指示的撰拟111

一、指示的适用范围111

二、指示的特点112

三、指示与有关文种的区别112

四、指示的写作113

五、指示撰拟的注意事项114

第五节 公告、通告的撰拟119

一、公告、通告的适用范围119

二、公告、通告的特点119

三、公告、通告的种类120

四、公告、通告的写作121

五、公告和通告的区别122

第六节 通知的撰拟130

一、通知的适用范围130

二、通知的特点130

三、通知的种类130

四、通知的写作131

五、通知写作的要求133

第七节 通报的撰拟141

一、通报的适用范围141

二、通报的种类141

三、通报的写作142

四、通报写作的要求143

五、通报与通知的区别143

第八节 报告的撰拟149

一、报告的适用范围149

二、报告的种类149

三、报告的写作150

四、报告写作的要求151

第九节 请示的撰拟161

一、请示的适用范围161

二、请示的内容161

三、请示的种类161

四、请示的写作162

五、请示写作的要求163

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163

第十节 批复的撰拟172

一、批复的适用范围172

二、批复的特点172

三、批复的种类172

四、批复的写作172

五、批复撰拟的要求174

第十一节 函的撰拟180

一、函的适用范围180

二、函的特点180

三、函的种类181

四、函的写作181

五、函的写作要求182

第十二节 会议纪要的撰拟188

一、会议纪要的适用范围188

二、会议纪要的作用188

三、会议纪要的种类189

四、会议纪要的写作189

五、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190

第七章 机关常用文书的撰拟197

第一节 计划的撰拟197

一、计划的概念和作用197

二、计划的特点和种类198

三、计划的格式和写作要求201

第二节 总结的撰拟207

一、总结的概念和作用207

二、总结的特点和种类209

三、总结的格式和撰写要求211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撰拟217

一、调查报告的概念和作用217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种类218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220

四、调查报告的格式和写作要求222

第四节 简报的撰拟230

一、简报的概念和作用230

二、简报的特点和种类231

三、简报的格式和编写要求234

第八章 文书的处理程序241

第一节 收文处理程序241

第二节 发文处理程序249

第九章 文书立卷工作257

第一节 文书立卷的意义和制度257

一、文书立卷的意义257

二、文书部门立卷制度的确立259

三、实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优越性261

第二节 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范围和组织262

一、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262

二、文书立卷的范围263

三、文书立卷工作的组织265

第三节 文书立卷的方法和步骤267

一、文书立卷的方法267

二、文书立卷的步骤270

第十章 案卷的整理与归档273

第一节 卷内文件的系统化排列和编号273

一、对卷内文件的排列和编号273

二、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卷末“备考表”274

第二节 拟写案卷题名的方法与要求275

一、案卷封皮的样式275

二、拟写案卷标题的基本要求276

三、拟写案卷标题的方法与要求277

四、案卷的装订278

第三节 案卷的排列、编目与归档279

一、案卷排列的方法279

二、编制案卷目录279

三、向档案部门移交280

附录283

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83

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291

三、应用文常用词汇和句式297

四、校对符号及其用法310

主要参考书目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