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生物学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动物生物学教程
  • 左仰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127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动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物生物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概论1

1.1 生命活动1

1.1.1 生物的基本特征1

1.1.2 动物生物学及其分科1

1.2 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2

1.2.1 动物的生活环境2

1.2.2 动物的生存方式2

1.2.3 动物的身体大小3

1.3 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水平3

1.3.1 细胞3

1.3.2 组织6

1.3.3 器官9

1.3.4 系统9

1.3.5 动物体的统一整体性10

1.4 动物的体形10

1.4.1 对称10

1.4.2 分节12

1.4.3 头部形成13

1.4.4 多态现象13

1.5 动物的发育13

1.5.1 胚胎发育阶段13

1.5.2 螺旋卵裂和辐射卵裂14

1.5.3 胚层15

1.5.4 体腔15

1.5.5 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16

1.5.6 生物发生律16

1.6 动物分类基本知识17

1.6.1 种的概念17

1.6.2 种的双名法17

1.6.3 分类等级17

1.6.4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界的分门18

1.7 化石和地质年代20

2 动物的主要类群22

2.1 原生动物(Protozoa)22

2.2 多孔动物门(Porifera)(海绵动物门Spongia)36

2.3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刺胞动物门Cnidaria)42

2.4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49

2.5 线虫动物门(Nematoda)62

2.6 轮虫动物门(Rotifera)73

2.7 环节动物门(Annelida)78

2.8 软体动物门(Mollusca)86

2.9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96

2.10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121

附:无脊椎动物若干小门130

2.11 脊索动物门(Chordata)140

2.11.1 圆口纲(Cyclostomata)141

2.11.2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146

2.11.3 两栖纲(Amphibia)168

2.11.4 爬行纲(Reptilia)179

2.11.5 鸟纲(Aves)190

2.11.6 哺乳纲(Mammalia)206

3 比较动物生理227

3.1 循环227

3.1.1 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227

3.1.2 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227

3.2 呼吸227

3.2.1 水生动物227

3.2.2 陆生动物228

3.3 排泄与水盐平衡228

3.3.1 动物的内环境228

3.3.2 水盐平衡229

3.4 体温调节230

3.4.1 环境温度、体温与能量代谢的关系230

3.4.2 动物的体温及调节230

3.5 激素231

3.5.1 无脊椎动物的激素231

3.5.2 脊椎动物的激素231

3.6 生殖233

3.6.1 无脊椎动物的生殖233

3.6.2 非哺乳类脊椎动物的生殖233

3.6.3 哺乳动物的生殖234

3.7 神经与感觉235

3.7.1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235

3.7.2 脊椎动物的神经235

3.7.3 动物的感觉236

4 动物生态及分布238

4.1 动物生态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38

4.2 动物与环境238

4.2.1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238

4.2.2 生态因子对动物的作用及动物的适应240

4.3 种群生态242

4.3.1 种群242

4.3.2 动物种群的空间特征242

4.3.3 动物种群的数量特征243

4.3.4 种群增长244

4.3.5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调节机制245

4.3.6 种内和种间的相互作用246

4.4 行为生态248

4.4.1 性选择248

4.4.2 婚配制度248

4.4.3 领域行为和社会等级248

4.4.4 集群和社会组织249

4.5 生活史对策249

4.5.1 资源配置与权衡249

4.5.2 繁殖策略250

4.6 群落生态250

4.6.1 群落的概念250

4.6.2 群落的结构251

4.6.3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251

4.6.4 物种多样性252

4.6.5 群落演替253

4.7 生态系统253

4.7.1 生态系统的概念253

4.7.2 生态系统的组分253

4.7.3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53

4.7.4 生态平衡254

4.8 动物的分布254

4.8.1 我国自然地理区、带划分254

4.8.2 动物分布区255

4.8.3 动物区系255

4.8.4 动物区系的变化256

5 动物的进化257

5.1 动物进化的证据257

5.1.1 古生物学证据257

5.1.2 比较解剖学证据257

5.1.3 胚胎学证据259

5.1.4 动物地理学证据259

5.1.5 生理生化证据260

5.1.6 遗传学证据261

5.2 进化原因的探讨261

5.2.1 拉马克学说261

5.2.2 达尔文学说262

5.2.3 达尔文以后的进化论发展262

5.3 动物的重要进化历程263

5.4 动物进化型式与物种形成264

5.4.1 小进化与大进化264

5.4.2 进化型式264

5.4.3 物种形成265

5.4.4 灭绝266

5.4.5 进化树266

6 野生动物保护268

6.1 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268

6.1.1 野生动物的价值268

6.1.2 保护野生动物的价值269

6.2 野生动物现状269

6.2.1 世界野生动物物种现状269

6.2.2 我国野生动物物种现状271

6.3 野生动物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71

6.3.1 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热点272

6.3.2 野生动物保护的具体工作272

6.4 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272

6.4.1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273

6.4.2 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273

6.4.3 面临问题及对策273

参考书目275

名词索引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