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施咏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ISBN:780751210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音乐美学-审美活动-应用心理学-概论-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课题之缘起2
一、释名与研究的性质、范围2
二、课题之缘起3
1.心理学与民族学——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3
2.心理学与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心理学层面4
3.民族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拓展5
4.美学与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美学层面6
5.美学、心理学、民族学与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的学科预设6
三、相关研究状况的述评7
第二节 本研究的方法论10
一、非实证性方法11
1.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11
2.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12
3.审美心理学与心理美学13
4.小结语14
二、宏观研究视角16
三、跨文化研究方法17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19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0
第四节 几点说明22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特质——“松散”之嫌22
二、关于研究对象的范围——“宏大”之嫌23
三、关于写作表述风格——“散文”之嫌24
四、小结语24
第二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27
第一节 自然系统的作用28
一、地理环境的作用28
1.山脉、水系的影响——寄情山水31
2.气候因素的影响——乐分南北32
二、人种特征的作用35
第二节 社会系统的作用37
一、生产方式的制约37
二、社会政治结构的规范39
三、哲学、伦理思想的浸润40
四、宗教、宗法的分流42
五、原始神话的滋养43
第三节 心理积淀——集体无意识的作用44
第三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的基本特征——民族性与世界性47
第一节 世界性48
一、自然规律49
1.律制49
2.节奏50
二、心理期待51
1.音强、音高51
2.速度52
3.调式52
三、思维方式54
1.旋律54
2.结构54
四、音响心理54
第二节 民族性55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之辨析56
二、民族性与“西—中”音乐文化误读58
三、民族性与“中—西”音乐文化误读63
第三节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融67
一、交融的发展进程68
二、交融的实例分析70
三、交融的条件选择72
四、交融的理想模式72
第四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稳定性与变异性75
第一节 稳定性76
第二节 变异性79
一、历时性变异80
1.音色审美的变异性80
2.调式审美的变异性82
二、共时性变异83
第三节 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统一86
一、外向融合与内向固守86
二、偏离创新与回归继承88
第五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形式要素与组织手段93
第一节 形式要素95
一、音色95
1.近人声96
2.尚自然、多样化、个性化101
3.偏高频的清、亮、透104
4.甜、脆、圆107
5.重鼻音107
二、音程109
第二节 组织手段111
一、五声简约112
二、调式从宫114
1.社会背景115
2.美学背景115
3.宫调理论116
4.调式理论117
三、旋律至上119
1.旋律是体现音乐民族性的第一要素119
2.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旋律至上123
四、旋法规律128
1.游129
2.圆132
五、音乐结构133
1.音乐结构中的统一与重复133
2.中西音乐结构思维的差异137
3.程式中的规范与创新146
第六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联觉心理151
第一节 联觉——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152
一、对中国以往艺术通感研究的综述153
二、中国人通感心理的描述与心理学分析155
1.古代文献中的相关描述155
2.近现代文献中的相关描述161
三、中国人音乐通感心理的内在成因探悉163
1.整体思维、多觉互用163
2.艺术综合、同构共生166
3.“成于乐”、“游于艺”168
第二节 味觉——味觉与中国音乐审美170
一、中西美学对照下的味觉地位171
1.对西方美学“唯耳眼论”的辨析171
2.中国美学中对味觉感知的重视174
二、中国音乐中的味觉审美178
1.中国音乐审美中味觉感知的传统178
2.饮食口味的地域分布与民族音乐风格180
3.口味—性格—审美偏向—音乐风格187
第七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心理偏向191
第一节 优美范畴的阴柔偏向192
一、阴柔偏向的文化背景193
二、“月”之母题与阴柔偏向197
三、民歌中的阴柔偏向200
四、戏曲中的阴柔偏向203
五、当代乐坛的阴柔偏向209
六、性别视角的学理阐释211
七、阴阳共济、行天地之道214
第二节 悲剧范畴的尚悲偏向217
一、尚悲心理的历史渊源218
1.先秦218
2.两汉219
3.魏晋221
4.元明清223
二、悲情音乐的题材分类223
1.政怨223
2.士怨225
3.思愁225
4.别恨227
5.闺怨228
6.悲秋229
7.暮愁230
8.夜怅232
三、尚悲心理的民族特点234
1.中西美学悲剧性之比较234
2.中国悲剧的民族性236
3.中国音乐悲情的表现手段239
4.小结语241
第八章 民族性格与音乐民族审美心理243
第一节 普通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中的气质、性格的类型化244
一、个体气质、性格的类型划分245
二、民族性格与个体性格的关系246
第二节 民族气质、性格类型与音乐审美心理关系的宏观比较247
一、中西比较247
二、世界民族比较250
1.意大利251
2.法国251
3.德国251
4.英国252
5.俄罗斯252
6.美国253
7.非洲和澳洲254
第三节 民族性格对音乐审美心理制约的个案研究254
一、傣族255
二、苗族260
三、畲族262
四、小结语264
结语267
参考文献271
后记279
热门推荐
- 2306920.html
- 987235.html
- 3066924.html
- 471762.html
- 1976636.html
- 1378589.html
- 64371.html
- 2072131.html
- 197475.html
- 2779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8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1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0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4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1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1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7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17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