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莫宣学…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333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青藏高原-火成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格局1
第一节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格局1
一、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岩浆岩带1
二、喜马拉雅构造-岩浆岩带5
三、“三江”构造-岩浆岩带6
四、喀喇昆仑-羌塘构造-岩浆岩带7
五、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构造-岩浆岩带9
六、阿尔金构造-岩浆岩带10
七、昆仑构造-岩浆岩带10
八、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岩浆岩带11
九、西秦岭构造-岩浆岩带11
十、祁连构造-岩浆岩带11
第二节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12
一、同碰撞花岗岩类12
二、同碰撞中酸性火山岩类12
三、后碰撞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类13
四、后碰撞埃达克质斑岩类14
五、同碰撞-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类14
六、同碰撞-后碰撞基性小侵入体15
第二章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林子宗火山岩16
第一节 林子宗新生代火山岩空间分布特征16
第二节 林子宗火山岩系的层序17
一、典中组(E1d)17
二、年波组(E2n)21
三、帕那组(E3p)22
四、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标志及变化特征24
第三节 林子宗火山岩石学特征27
一、岩相学特征27
二、岩石组合特征28
三、矿物组成30
第四节 林子宗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34
一、火山岩系列及类型34
二、碱度与铝饱和度特征37
三、岩石化学参数特征38
第五节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40
一、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40
二、不相容微量元素特征44
三、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46
第六节 林子宗火山岩年代学49
第七节 林子宗火山岩的成因及大地构造意义49
第三章 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新生代花岗岩52
第一节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花岗岩类的时空格架52
一、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花岗岩的空间分布52
二、冈底斯构造-岩浆事件的序次55
第二节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花岗岩类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56
一、主要岩石类型的岩石学与矿物学特征56
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58
三、花岗岩的形成时代60
第三节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花岗岩类的成因67
一、花岗岩中暗色包体及特征67
二、岩浆混合作用及其时代的确定70
三、岩浆混合作用机制探讨73
四、岩浆混合作用模拟75
第四章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新生代钾质-超钾质火山岩78
第一节 青藏高原后碰撞钾质-超钾质岩石研究现状78
一、研究历史回顾78
二、冈底斯带超钾质岩石的特征80
三、冈底斯带超钾质岩石的成因与印度大陆俯冲80
第二节 冈底斯带后碰撞火山岩的地质特征81
一、乌郁盆地火山岩与花岗斑岩81
二、羊应地热田火山岩83
三、扎布耶茶卡盐湖东岸火山岩85
四、当惹雍错和许如错火山岩85
五、仲巴贡木淌火山岩85
第三节 火山岩岩相学特征88
一、乌郁盆地88
二、羊应地热田88
三、扎布耶茶卡东岸火山岩89
四、当惹雍错和许如错火山岩89
五、仲巴贡木淌火山岩89
第四节 冈底斯带后碰撞火山岩年代学90
一、样品90
二、实验与测试方法90
三、年龄结果91
四、冈底斯带后碰撞岩浆岩的年龄与时空分布特征93
第五节 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97
一、主量元素特征与岩石分类和命名97
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101
第六节 Sr、Nd、Pb和O同位素地球化学105
一、Sr-Nd同位素108
二、Pb同位素地球化学109
三、O同位素110
第七节 后碰撞钾质-超钾质岩石的成因111
一、乌郁群钾质(钾玄质)岩石成因111
二、冈底斯带后碰撞超钾质岩石的成因112
第八节 冈底斯带后碰撞岩浆作用的其他问题116
第五章 西藏新生代过铝花岗岩118
第一节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分布及岩石类型和特征118
一、西藏过铝花岗岩带的划分118
二、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分布118
三、过铝花岗岩的岩石类型118
第二节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126
一、岩石化学特征127
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128
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38
四、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139
第三节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侵位年代143
一、过铝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情况143
二、过铝花岗岩岩浆活动的规模144
第四节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成因146
一、过铝花岗岩的岩浆源区146
二、过铝花岗岩形成的构造与物理化学条件146
三、西藏过铝花岗岩产出的构造环境148
四、喜马拉雅过铝花岗岩——陆内俯冲的岩石学记录150
五、冈底斯过铝花岗岩152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156
第一节 空间分布156
一、岩群及岩区的划分156
二、火山岩区的地质特征156
第二节 形成时代167
一、火山岩的形成时代167
二、火山活动的时空迁移规律173
第三节 岩石类型及组合175
一、岩石类型175
二、火山岩岩石系列及共生组合178
第四节 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180
一、岩石化学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80
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197
第七章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火成岩及深源岩石包体201
第一节 新生代碱性火成岩地质特征201
一、剑川甸南-马登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和富碱斑岩带204
二、鹤庆六合-松桂-北衙新生代富碱斑岩带205
三、海东-祥云-弥渡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和煌斑岩带205
四、姚安-南华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和煌斑岩带206
五、镇沅-凤庆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煌斑岩带206
六、哀牢山九甲-墨江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带206
七、景洪碱性火山岩及富碱斑岩带206
八、屏边-马关碱性火山岩带206
九、永平卓潘新生代碱性杂岩207
十、腾冲火山岩带207
第二节 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207
一、新生代火山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和特征207
二、新生代碱性火山岩的岩石化学212
三、新生代碱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213
四、Sr、Nd和Pb同位素214
第三节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和煌斑岩218
一、新生代富碱斑岩和煌斑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218
二、新生代富碱斑岩和煌斑岩的岩石化学220
三、富碱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225
第四节 滇西地区新生代火成岩的矿物学231
一、单斜辉石232
二、角闪石232
三、黑云母235
四、长石237
第五节 滇西地区新生代富碱斑岩中的壳源岩石包体238
一、富碱斑岩中深源岩石包体的岩石类型和特征238
二、壳源包体的矿物化学240
三、壳源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245
第六节 马关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地幔包体255
一、地幔包体的岩石类型和特征255
二、幔源包体的矿物化学257
第七节 滇西地区新生代岩石圈结构和热状态261
一、富碱斑岩中各种壳源包体平衡温度、压力的计算261
二、马关碧玄岩中幔源包体平衡温度、压力的计算264
三、根据幔源包体平衡温压建立的上地幔地温线及其地质意义266
第八节 滇西地区新生代火山作用的起源、成因及深部动力学背景268
一、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和富碱斑岩产出的构造环境268
二、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和富碱斑岩源区EM Ⅱ富集端元的成因268
三、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和富碱斑岩的起源和成因269
四、滇西地区新生代岩石圈结构及壳幔过渡带271
第八章 甘肃西秦岭新生代火成岩273
第一节 西秦岭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273
一、地质背景及深部地质概况273
二、火山地质特征274
第二节 新生代火山岩的结构分类和岩石学特征276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结构分类和岩石学特征276
二、碳酸岩的结构分类及岩石学特征277
三、钾霞橄黄长岩中的球状分凝体278
第三节 新生代火山岩的矿物学特征278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矿物学特征278
二、碳酸岩的矿物学特征290
第四节 新生代火山岩的全岩化学及岩石名称的确定290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全岩化学290
二、碳酸岩的全岩化学292
第五节 新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295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稀土、微量元素295
二、碳酸岩的稀土、微量元素296
三、同位素地球化学297
第六节 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和碳酸岩的起源和成因302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起源与成因302
二、火山岩源区EM Ⅰ和EM Ⅱ富集端元的成因304
三、有关碳酸岩305
第九章 青藏高原中新生代火成岩同位素年代学306
第一节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及方法选用306
第二节 同位素年龄数据的统计与分析313
一、统计数据筛选取舍准则313
二、同位素年龄数据统计结果及讨论314
第三节 新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321
一、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新生代林子宗火山岩322
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新生代钾质-超钾质火山岩328
第四节 喜马拉雅带康马岩体339
第五节 冈底斯带中-新生代强过铝花岗岩(罗扎岩体)341
第六节 滇西兰坪盆地卓潘岩体、大莲花山-各救母斑岩341
第七节 青藏高原蛇绿岩343
一、雅鲁藏布蛇绿岩带343
二、班公湖-怒江西段蛇绿岩350
第八节 冈底斯北带及班公湖-怒江南带改则-尼玛地区中生代火成岩352
第十章 青藏高原岩石圈的化学不均一性354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进展355
一、喜马拉雅带356
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拉萨地块)356
三、雅鲁藏布蛇绿岩356
四、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构造单元357
第二节 冈底斯带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概述357
第三节 青藏高原岩石圈的三种主要地球化学端元357
一、青藏高原北部地球化学省(青藏原始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端元)358
二、雅鲁藏布蛇绿岩代表的新特提斯洋地幔端元363
三、喜马拉雅带地壳地球化学端元364
第四节 冈底斯带碰撞后岩浆作用的三种地球化学类型364
一、冈底斯带原地型岩浆作用364
二、亲特提斯洋型岩浆作用365
三、亲喜马拉雅型岩浆作用365
第五节 冈底斯带碰撞后岩浆作用对大陆俯冲的启示365
第六节 冈底斯带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与成矿类型366
一、亲特提斯洋型岩石对寻找Cu-Au成矿作用的启示366
二、亲喜马拉雅型岩浆作用与盐类矿床的找矿366
第十一章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367
第一节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367
一、青藏高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367
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时间367
三、青藏高原构造-岩浆活动阶段的划分370
第二节 青藏高原后碰撞火成岩岩浆类型370
一、幔源岩浆371
二、下地壳源岩浆371
三、中-上地壳源岩浆371
第三节 关于青藏高原岩石圈深部物质组成372
一、在青藏高原已发现的壳幔深源岩石包体及出露于地表的地球深部岩石372
二、青藏岩石圈地幔的三种地球化学端元372
三、青藏高原的三种岩石圈结构类型373
第四节 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成因373
一、现今青藏高原地壳的状况373
二、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成因374
第五节 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岩的时空迁移及其可能的地球动力学含义375
一、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岩的时空迁移375
二、青藏高原下深部物质横向流动的可能性377
三、青藏高原物质流动的构造、深部地球物理和GPS证据377
四、深部物质流动的可能方式:连接东、西部的可能“通道”378
参考文献380
热门推荐
- 1624019.html
- 2556493.html
- 2437876.html
- 2683263.html
- 2116537.html
- 1226231.html
- 970851.html
- 3546082.html
- 532606.html
- 2152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4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8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4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2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9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6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4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2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9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