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底线 刑事错案防范标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底线 刑事错案防范标准
  • 樊崇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6003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案例-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底线 刑事错案防范标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事错案1

一 错案的概念界定2

(一)理论意义上的刑事错案2

(二)相关法律界定的刑事错案8

二 中国式错案的实践样态10

(一)涉及的案件多为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2

(二)几乎所有错案均有刑讯逼供12

(三)被错判者多数属于社会底层,并且多与被害人有某种社会关系12

(四)错案的纠正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并且一般需较长时间13

(五)辩护律师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14

三 刑事错案生成原因的机制和体制性分析15

(一)公安司法人员人权保障意识淡薄16

(二)刑事司法体制存在缺陷17

(三)公安司法机关不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19

(四)侦查阶段的刑讯逼供和片面取证,裁判者对证据任意取舍20

(五)逮捕标准的人为降低以及审查起诉把关不严22

(六)侦查监督不力23

(七)辩护律师难以发挥作用24

(八)证据制度不完善,审判人员运用证据的能力与水平不高25

(九)民意等外部环境的影响29

(十)紧缺的司法资源30

四 刑事错案的防范30

(一)科学的司法理念:防范刑事错案的先导31

(二)证据裁判原则:防范刑事错案的基石32

(三)依法侦查取证:防范刑事错案的前沿阵地34

(四)严格批捕起诉标准:防范刑事错案的屏障35

(五)强化审判机制:防范刑事错案的最后防线38

(六)刑事辩护:防范刑事错案不可忽视的力量42

(七)诉讼监督:防范刑事错案的保障机制45

第二章 科学的司法理念:防范刑事错案的先导48

五 尊重和保障人权48

(一)人权是历史的产物48

(二)人权入宪50

(三)人权的涵义51

(四)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内容52

六 正当程序56

(一)刑事错案的反思与启示56

(二)法律正当程序68

七 司法独立77

(一)刑事错案与司法独立77

(二)司法独立的概念辨析与内涵87

(三)司法独立的普适价值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独立88

(四)司法独立理念的实现和建构89

(五)实行独立和单列的国家财政制度,保障司法独立92

第三章 证据裁判原则:防范刑事错案的基石94

八 坚持证据裁判原则94

(一)认定案件事实只能以证据为依据95

(二)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具备证据资格96

(三)裁判所依据之证据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97

九 杜绝“口供中心主义”98

(一)口供中心主义及其表现98

(二)口供中心主义是导致刑事错案的重要原因100

(三)破除口供中心主义的措施101

十 非法证据排除104

(一)刑事错案与非法证据104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06

(三)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举措108

十一 证人出庭111

(一)虚假证人证言是导致刑事错案的原因之一111

(二)依法保障证人出庭的措施113

十二 理性对待鉴定意见115

(一)鉴定意见与刑事错案116

(二)构建科学的鉴定意见审查规则117

十三 严守证明标准120

(一)审查证据的确实性124

(二)审查证据的充分性125

(三)审查证据的合法性126

第四章 依法侦查取证:防范刑事错案的前沿阵地128

十四 全程录音录像128

(一)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28

(二)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对防范刑事错案的意义131

(三)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134

(四)完善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切实防范刑事错案142

十五 严禁刑讯逼供147

(一)刑讯逼供的含义界定147

(二)刑讯逼供是导致一切刑事错案的主要祸根148

(三)遏制刑讯逼供、切实防范刑事错案152

十六 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154

(一)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的含义及最低标准154

(二)我国侦查讯问程序面临的新形势158

(三)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构建的基本原则161

(四)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的构建163

十七 严格刑事涉案财物的搜查、查封、扣押和冻结程序166

(一)刑事涉案财物的界定166

(二)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新规定167

(三)刑事涉案财物搜查、查封、扣押、冻结程序中存在的问题168

(四)刑事涉案财物搜查、查封、扣押、冻结程序的完善171

十八 听取辩护律师意见173

(一)侦查阶段充分听取律师辩护意见之必要性173

(二)侦查程序律师辩护制度面临的新形势174

(三)切实保障侦查阶段律师辩护权的实现178

十九 特殊侦查措施的使用180

(一)特殊侦查措施的含义180

(二)特殊侦查措施与刑事错案的关系184

(三)特殊侦查措施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84

(四)规范特殊侦查措施、防范刑事错案187

第五章 严格把握批捕起诉标准:防范刑事错案的屏障190

二十 检察官应践行客观义务192

(一)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内涵界定与外延分析192

(二)客观义务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194

(三)我国检察官客观义务失守的原因分析195

(四)检察官践行客观义务的路径与保障机制198

二十一 严格把握新的逮捕条件201

(一)2012年《刑事诉讼法》关于逮捕条件的规定202

(二)逮捕条件的把握与实施情况202

(三)严格把握逮捕条件,降低逮捕率的举措203

二十二 严把证据关206

(一)证据的合法性是重要的审查内容207

(二)确立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208

(三)合理把握公诉的证据标准208

二十三 正确运用起诉与不起诉211

(一)2012年《刑事诉讼法》关于不起诉的规定212

(二)对不起诉的程序制约213

(三)检察机关起诉与不起诉运作的实践样态214

(四)检察机关不起诉低位运行的原因分析215

(五)正确运用起诉和不起诉217

二十四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合理运用220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规定222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运作的实践样态224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完善225

第六章 强化审判机制:防范刑事错案的最后防线230

二十五 以审判为中心230

(一)“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230

(二)当前制约“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因素236

(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242

二十六 直接言词原则253

(一)直接言词原则的内涵及价值253

(二)当前我国庭审活动严格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的困境254

(三)落实直接言词原则的制度展望262

二十七 印证规则266

(一)印证规则的内涵和价值266

(二)被告人供述与客观性证据之印证273

(三)被告人供述与其他主观性证据之印证277

二十八 疑罪从无282

(一)“疑罪从无”的内涵及意义282

(二)刑事审判活动中落实“疑罪从无”理念面临的困境283

(三)坚持证据裁判和疑罪从无原则285

二十九 处理好合议庭与院庭长、审判委员会的关系288

(一)合议庭、院庭长及审判委员会关系概述288

(二)合议庭、院庭长及审判委员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291

(三)处理好合议庭与院庭长、审判委员会关系的具体举措292

第七章 刑事辩护:防范刑事错案不可忽视的力量297

三十 保障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介入301

(一)明确辩护律师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304

(二)保障侦查阶段律师充分有效发表意见306

(三)确立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权307

三十一 保障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实现308

(一)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法律规定308

(二)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完善路径312

三十二 解决辩护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新三难”问题314

(一)辩护律师申请调取证据难314

(二)辩护律师法庭质证难314

(三)辩护律师意见听取和采纳难315

三十三 确保辩护律师意见的听取和采纳317

(一)2012年《刑事诉讼法》关于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规定317

(二)听取和采纳辩护律师意见的实践状况320

(三)听取和采纳辩护律师意见的保障机制323

(四)审判阶段保障律师发表辩护意见、质证等权利,增强判决书的说理性324

(五)死刑复核阶段应保障辩护律师享有完整的辩护权325

(六)对于律师提出的非法证据排除申请,应进行积极调查并作出相应的处理326

(七)辩护律师应提高执业水平和遵守职业道德327

三十四 加强刑事法律援助327

(一)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基本状况328

(二)刑事法律援助的完善路径330

三十五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实现333

三十六 确立程序性救济和程序性制裁334

第八章 诉讼监督:防范刑事错案的保障机制337

三十七 侦查监督337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337

(二)域外侦查监督的比较法考察338

(三)我国侦查监督制度的现状341

(四)我国侦查监督制度在防范刑事错案方面存在的问题343

(五)我国侦查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46

三十八 刑事审判监督348

(一)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实施监督的主要内容349

(二)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实施监督的主要特点349

(三)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实施监督的处理351

三十九 刑罚执行监督351

(一)刑罚执行监督的主要内容351

(二)刑罚执行监督在防范刑事错案方面存在的问题353

(三)规范刑罚执行监督,防范刑事错案355

四十 监督的效力357

(一)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357

(二)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诉讼程序中的监督作用360

(三)发挥当事人刑事申诉的重要作用360

(四)正确处理传媒网络监督与司法的关系360

(五)激发人大对诉讼监督的作用360

第九章 救济机制:发现和纠正刑事错案的渠道与方法363

四十一 畅通申诉渠道363

(一)坚持的基本原则364

(二)畅通申诉渠道的基本方式365

四十二 依法落实审判监督程序366

(一)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主体366

(二)刑事审判监督存在的问题366

(三)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如何纠正刑事错案367

四十三 人民法院定期复查案件机制368

(一)理论基础和现实必要性369

(二)定期复查案件的原则370

(三)定期复查案件的启动主体371

(四)定期复查案件的范围和条件371

(五)定期复查案件的程序371

四十四 国家赔偿373

(一)新《国家赔偿法》在权利救济方面的进步之处375

(二)新《国家赔偿法》需要重点理解和把握的几个问题377

第十章 办案责任制:防范刑事错案的组织保障391

四十五 建立合理的刑事司法考评制度391

(一)刑事司法考评制度的历史发展391

(二)刑事司法考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394

(三)刑事司法考评制度的完善396

四十六 建立责权利一致的办案责任制399

(一)冤假错案的产生与现行审判权运行机制的关系399

(二)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402

(三)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裁判者负责407

(四)强化法官职业保障411

四十七 建立错案责任追究机制414

(一)错案追究制度的发展源流415

(二)“错案”的认定标准和追责范围417

(三)我国错案追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430

(四)错案追究制度的域外考察——以法官惩戒制度为例432

(五)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科学化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