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体成分与体能测量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秀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11047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体能-人体测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体成分与体能测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人体成分测量1
1.1人体测量的发展进程2
1.2研究人体成分的意义4
1.2.1对人体体液的研究意义5
1.2.2对肌肉研究的意义6
1.2.3对骨质研究的意义6
1.2.4对人体脂肪研究的意义8
1.3人体成分测量仪的应用范围9
1.3.1现役军人、军事院校、部队机关和干休所9
1.3.2医院、体检中心9
1.3.3健身场所9
1.3.4大专院校9
1.3.5运动队10
1.3.6美容院10
1.3.7家庭10
1.3.8其他10
1.4研究人体成分的物理模型10
1.4.1原子模型10
1.4.2分子模型10
1.4.3细胞模型11
1.4.4组织模型11
1.4.5多元模型11
参考文献12
第2章 人体成分测试方法和仪器16
2.1研究人体成分仪的意义16
2.2对人体成分测量仪器的要求16
2.3人体成分测试方法和仪器16
2.3.1水下称重法16
2.3.2空气置换法18
2.3.3皮褶法20
2.3.4人体参数法22
2.3.5近红外线法23
2.3.6双能X射线吸收法24
2.3.7超声波法24
2.3.8 CT断层扫描法25
2.3.9磁共振法25
2.3.10代谢产物法25
2.3.11钾同位素测定法26
2.3.12同位素稀释法26
2.3.13脂肪可溶气体测定法27
2.3.14生物电阻抗法27
2.4目前国内外测量人体成分的主要方法30
参考文献31
第3章 生物电阻抗法33
3.1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成分综述34
3.2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成分的理论分析34
3.3用生物电阻抗法研究人体体成分研究现状37
3.4电阻抗仪研究38
3.4.1频率和电流的选择38
3.4.2电极连接方式39
3.4.3电阻测试范围40
3.4.4适用范围44
3.5我国市场上现有的电阻抗式的体成分测量仪简介45
3.5.1韩国Inbody人体成分测量仪系列45
3.5.2日本欧姆龙体脂测量仪系列47
3.5.3日本Tanita(百利达)体脂肪测量仪48
3.5.4韩国X-SCAN PLUS II人体成分分析仪49
3.5.5韩国杰文系列身体成分分析仪T-SCAN PLUS50
3.5.6德国费森尤斯人体成分检测仪BCM51
3.5.7 BCA人体成分分析仪系列52
3.6对电阻抗式人体成分仪的评价条件52
3.6.1 测试频率52
3.6.2测试电阻抗值范围53
3.6.3测试电极数与测试位置53
3.6.4有的仪器有不同的限制条件影响适应性53
参考文献53
第4章 人体体成分测试系统的研制55
4.1仪器硬件的研制56
4.1.1仪器的外形56
4.1.2硬件及其创新56
4.2仪器的软件设计61
4.3仪器的性能指标63
4.3.1计算项目齐全63
4.3.2性能稳定64
4.4衍生新产品智能成分秤Mybody64
4.4.1体重秤与成分秤功能比较64
4.4.2成分秤的功能65
第5章 建立数学模型及校准方法的研究67
5.1人体体液测量模型的建立及校准68
5.1.1用同位素稀释法建立体液BIA测量模型69
5.1.2用透析机校准BCA仪器83
5.1.3人体成分检测仪BCM与BCA-2的对比85
5.2人体脂肪和肌肉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校准88
5.2.1脂肪、肌肉的测量方法概述88
5.2.2磁共振法测量人体脂肪和骨骼肌的方法92
5.2.3磁共振成像法测量人体成分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检验96
5.2.4磁共振对脂肪重和脂肪百分比的校验99
5.3用双能X射线建立与校正人体成分数学模型112
5.3.1测试目的112
5.3.2测试对象113
5.3.3测试方法113
5.3.4测试数据分析113
5.3.5讨论116
参考文献118
第6章 体质、体能测量及应用123
6.1体质体能测评方法125
6.1.1形态指标125
6.1.2生理机能指标129
6.1.3力量测试指标131
6.1.4柔韧指标136
6.1.5反应灵敏指标136
6.1.6平衡指标137
6.1.7灵敏性:4 × 10m折返跑测试仪138
6.2当前我国学生体能现状分析138
6.2.1中小学生体质体能调查测试研究139
6.2.2对我国高中生体能现状的调查研究150
6.2.3大学生和研究生体质体能现状的调查研究155
6.2.4推广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系统平台和服务窗口158
6.3老年人体质体能测评159
6.3.1测评方法及筛选161
6.3.2最优测评方法163
参考文献171
第7章应用实例173
7.1中国人体成分数据集及其分析174
7.1.1数据集数据的一致性174
7.1.2数据的代表性175
7.1.3数据的精确度和稳定性177
7.1.4人体各成分的统计数据及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177
7.1.5不同地区人体成分的差异189
7.1.6人体成分的百分位置195
7.1.7确定标准值的建议方案202
7.2老年人肌肉衰减症诊断与跌倒风险预测203
7.2.1 肌肉衰减症的诊断204
7.2.2跌倒风险预测206
7.3骨质疏松评价与防治213
7.3.1测试样本213
7.3.2测试方法213
7.3.3分析方法与结果214
7.4骨密度与人体成分的相关性217
7.4.1测试样本217
7.4.2测试方法217
7.4.3测试结果与分析217
7.5体成分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218
7.5.1人体成分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相关性研究219
7.5.2人体成分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研究219
7.5.3人体成分与血红蛋白、血糖的相关性分析220
7.6用人体成分仪预测脂肪肝发生风险220
7.6.1脂肪肝与脂肪重、体脂百分比、BMI的相关分析221
7.6.2预测脂肪肝发生风险的ROC曲线221
7.6.3脂肪肝风险系数预测的推算222
7.7透析治疗中的应用223
7.7.1透析中人体总体液正常量和多余水分模型的建立与检验223
7.7.2研制卧式人体成分仪取得初步进展226
参考文献232
结束语239
热门推荐
- 449353.html
- 716811.html
- 1683299.html
- 432203.html
- 1665021.html
- 2779302.html
- 3602401.html
- 3382179.html
- 2361194.html
- 2134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0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1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8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2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9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9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1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7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