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 翻译语境描写论纲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运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6579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翻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 翻译语境描写论纲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关于翻译理论和实践1
0.2 关于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3
0.3 翻译研究的学科间性6
0.3.1 翻译研究的学科间性6
0.3.2 学科间性视阈下的现代翻译研究“示意图”8
0.3.3 理论研究诸范畴9
0.3.4 理论研究诸范畴所体现的以植入式为主导的学科间性关系——首要关系13
0.3.5 应用研究诸范畴17
0.3.6 应用研究诸范畴所体现的以合作式为主导的学科间性关系——次要关系22
0.3.7 小结22
0.4 本书概要23
上编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29
第一章 语言学途径的反思29
1.1 概说29
1.2 “模式-途径”框架30
1.2.1 翻译研究模式和理论移植途径30
1.2.2 三大途径和两大流派32
1.2.3 对两大流派关系的认识34
1.3 “语境张力”框架40
1.3.1 “语境张力”概念40
1.3.2 各学派发展中的语境张力体现41
1.3.3 语境张力下各学派的相对位置48
1.3.4 语境张力的启示50
第二章 语言学途径的发展55
2.1 引言55
2.2 语言学途径作为一种工具范式55
2.3 语言学途径作为一种学术话语59
2.4 语言学途径的发展64
2.4.1 语言学途径发展的供体理论65
2.4.2 语言学途径的语境转向75
第三章 语言学途径的语境观——翻译语境82
3.1 引言82
3.2 语境的前理论概念(the pre-theoretical concept of context)——上下文84
3.3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观84
3.4 本书要建立的语境模式——语境视野模式89
3.4.1 译者的语境视野89
3.4.2 翻译研究者的语境视野92
3.4.3 语境视野模式中的“心理情景”和“语言框架”95
3.5 对翻译研究的启示98
3.5.1 方法论上的启示——翻译研究者视野中的诸关系98
3.5.2 认识论上的启示——翻译语境的属性103
第四章 语言学途径的研究方法109
4.1 引言109
4.2 注意研究跨学科理论移植规律109
4.3 描写和对比114
4.4 描写研究的程序116
4.5 语篇描写是语境研究的根本118
4.6 对语料库建设的思考121
4.7 研究者的立场125
下编 翻译语境描写纲要131
第五章 经验意义描写131
5.1 概说131
5.2 经验意义132
5.2.1 经验意义潜势以及经验意义的谋议和重构132
5.2.2 经验意义的解构和作者的经验138
5.2.3 译者经验在翻译中的作用142
5.2.4 小结和假设148
5.3 视角149
5.3.1 概说149
5.3.2 叙述视角150
5.3.3 时空视角157
5.3.4 小结和假设162
5.4 词语162
5.4.1 词语的种类162
5.4.2 概念性经验163
5.4.3 感知性经验166
5.4.4 事件性经验和关系性经验——及物过程167
5.4.5 小结和假设176
5.5 名物化177
5.5.1 什么是名物化177
5.5.2 “名词1+of+名词2”和“修饰语+中心词”结构178
5.5.3 去名物化过程是心理过程182
5.5.4 小结和假设183
第六章 人际意义描写184
6.1 概说184
6.2 互动语旨186
6.2.1 作者的呈现度186
6.2.2 译者的可见性194
6.2.3 感染力(pathos appeals)198
6.2.4 语言变体202
6.2.5 小结和假设208
6.3 功能语旨209
6.3.1 交际意图209
6.3.2 话语特征221
6.3.3 小结和假设225
第七章 语篇意义描写226
7.1 概说226
7.2 语义重复链226
7.2.1 衔接的实质是重复226
7.2.2 语义重复的种类229
7.2.3 小结和假设234
7.3 心理情景和语言框架234
7.3.1 概说234
7.3.2 情景成分隐化和语言框架235
7.3.3 高情景框架和低情景框架241
7.3.4 汉语高情景框架赋予译者的自由(translator's license)和责任243
7.3.5 小结和假设249
7.4 互文性250
7.4.1 互文性的含义250
7.4.2 语篇间的互文关系253
7.4.3 小结和假设259
7.5 连贯259
7.5.1 概说259
7.5.2 连贯的心理属性261
7.5.3 连贯的语篇属性267
7.5.4 小结和假设275
第八章 结语277
8.1 对本书的总结277
8.2 语言学途径发展随想282
修订版后记287
参考文献289
热门推荐
- 433380.html
- 744018.html
- 1871210.html
- 1131325.html
- 3007728.html
- 2298140.html
- 955477.html
- 3390562.html
- 577675.html
- 1049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7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3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5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2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5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4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1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