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会计操作实务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贺志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1641810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657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680页
- 主题词:企业会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会计操作实务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财务会计综述1
第一节 会计组织1
一、会计机构设置1
二、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7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3
一、可靠性13
二、相关性13
三、可理解性13
四、可比性14
五、实质重于形式14
六、重要性14
七、谨慎性14
八、及时性15
第三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5
一、会计要素概述15
二、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22
三、会计事项及其种类29
第四节 会计计量35
一、会计计量要求36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36
三、各种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36
四、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37
第五节 会计循环37
一、概述37
二、编制会计分录39
三、过账42
四、期末账项调整前试算平衡43
五、调账46
六、调整后试算49
七、编制会计报表51
八、结账51
九、结账后试算53
十、编制转回分录53
第六节 会计记账方法54
一、会计科目54
二、会计账户55
三、会计记账方法56
第七节 会计基本假设(前提)59
一、会计主体59
二、持续经营59
三、会计分期59
四、货币计量60
第八节 会计凭证60
一、会计凭证设计的原则61
二、原始凭证的设计61
三、记账凭证的设计72
四、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和管理制度的设计78
第九节 会计账簿的登记79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79
二、会计账簿的主要内容与登记要求81
三、结账与对账87
四、错账的查找与更正方法89
五、账簿的更换与保管91
第十节 会计控制91
一、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92
二、销售与收款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93
三、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94
四、仓储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94
五、成本与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95
六、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95
七、投资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96
八、筹资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96
第十一节 会计规范97
一、会计规范基础知识97
二、会计法律99
三、会计行政法规100
四、会计规章101
第二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预付项目103
第一节 库存现金103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与控制103
二、库存现金的会计处理104
第二节 银行存款106
一、银行存款账户开立和使用的有关规定106
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会计处理107
三、银行存款的清查107
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107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107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108
第四节 应收票据108
一、应收票据的种类108
二、不带息应收票据109
三、带息应收票据109
四、应收票据贴现110
第五节 应收账款111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111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112
三、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112
四、坏账113
五、其他应收款项116
第三章 存货117
第一节 综合知识117
一、存货的性质117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范围117
三、存货的分类119
四、存货的盘存方法119
第二节 存货的计价120
一、存货的初始计价120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122
三、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124
第三节 存货收发的会计核算125
一、按实际成本核算125
二、按计划成本核算130
三、存货的其他核算方法132
第四节 存货的期末计价133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133
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34
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会计处理原则134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135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135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135
二、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136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136
一、一般性原则136
二、不同取得渠道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136
三、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137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138
一、计量模式的选择138
二、成本模式138
三、公允价值模式139
四、计量模式的变更(转换)139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140
一、转换的条件140
二、转换日的确定140
三、在成本模式下的入账价值140
四、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入账价值140
五、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141
第五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141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终止确认141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收益141
第六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42
一、投资性房地产142
二、资本公积144
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4
四、其他业务成本145
五、营业税金及附加145
六、资产减值损失145
第七节 在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145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145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的规定146
第五章 固定资产147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147
一、固定资产的特征和确认147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148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149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取得151
一、购入固定资产151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153
三、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157
四、接受捐赠固定资产157
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固定资产157
六、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158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折旧159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159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59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160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160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163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163
一、费用化的后续支出164
二、资本化的后续支出164
第五节 固定资产处置165
一、固定资产出售的会计处理步骤166
二、固定资产报废166
三、固定资产投资转出167
四、固定资产捐赠167
五、固定资产清查168
第六节 固定资产的减值169
第六章 无形资产171
第一节 无形资产概述171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及确认171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172
三、无形资产的内容172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174
一、购入的无形资产174
二、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176
三、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178
四、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178
五、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178
六、通过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179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179
一、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179
二、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180
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181
四、无形资产的减值181
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处置182
一、无形资产的出售182
二、无形资产的出租182
三、无形资产的报废182
第七章 负债183
第一节 流动负债183
一、应付账款183
二、应付票据184
三、应交税费185
四、短期借款195
五、预收账款196
六、代销商品款196
七、应付职工薪酬197
八、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201
九、其他应付款202
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203
一、长期借款203
二、应付债券204
三、长期应付款206
四、专项应付款208
五、预计负债208
第三节 借款费用213
一、借款费用的内容213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213
三、借款费用的账务处理216
第四节 债务重组216
第八章 所有者权益217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217
一、所有者权益的分类217
二、企业组织形式与所有者权益218
第二节 实收资本219
一、实收资本概述219
二、实收资本核算220
第三节 资本公积221
一、资本公积概述221
二、资本公积核算222
第四节 留存收益222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与构成222
二、盈余公积223
三、未分配利润224
四、股利分派224
五、股票分割227
第九章 收入228
第一节 收入的确认229
一、确认收入的时点229
二、确认收入的条件229
三、合并为一份合同时的会计处理229
四、合同变更的会计处理230
五、“五步法”收入确认核心要求231
六、区分“在某一时段内”还是“在某一时点”确认收入232
七、按照履约进度确认“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的收入232
八、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点确认“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的收入232
第二节 收入的计量233
一、交易价格的确定233
二、确定交易价格时考虑可变对价因素的影响233
三、确定交易价格时考虑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因素的影响233
四、确定交易价格时考虑非现金对价因素的影响235
五、确定交易价格时考虑应付客户对价因素的影响235
六、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236
七、商品单独售价的确定或估计236
八、合同折扣236
九、可变对价及可变对价的后续变动额238
第三节 合同成本238
一、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238
二、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239
三、增量成本及其他支出239
四、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摊销240
五、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减值损失240
第四节 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240
一、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240
二、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241
三、判断从事交易时的身份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后确认收入241
四、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244
五、向客户授予知识产权许可245
六、售后回购交易245
七、向客户预收销售商品款项246
八、向客户收取无须退回的初始费246
第五节 收入的列报246
一、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246
二、在附注中披露与收入有关的信息246
第十章 成本和费用248
第一节 成本会计核算综合知识248
一、成本会计综合知识248
二、成本核算综合知识251
第二节 产品成本核算基础知识258
一、要素费用的会计处理258
二、综合费用的会计处理267
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290
第三节 产品成本核算具体方法306
一、综合知识306
二、品种法306
三、分批法324
四、分步法330
五、定额法335
六、分类法345
第四节 期间费用的会计处理351
一、销售费用的会计处理351
二、管理费用的会计处理352
三、财务费用的会计处理355
第十一章 利润356
第一节 利润形成及利润分配356
一、利润形成和会计处理356
二、利润的分配359
第二节 每股收益360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360
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361
三、每股收益的重新计算366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368
第一节 综合知识368
一、财务报表的组成369
二、财务报表方面的基本要求369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372
一、资产负债表列报的总体要求372
二、资产的列报372
三、负债的列报373
四、所有者权益的列报374
五、资产负债表的列报格式和列报方法374
第三节 利润表379
一、利润表列报的总体要求379
二、综合收益的列报379
三、利润表的列报格式和列报方法380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383
一、综述383
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86
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88
四、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90
五、现金流量表的编制392
六、在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402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405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的总体要求405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报格式和列报方法406
第六节 附注410
一、附注披露的总体要求411
二、附注披露的主要内容411
第七节 分部报告415
一、企业报告分部的确定415
二、分部会计信息的披露416
第八节 中期财务报告417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417
二、确认和计量428
第九节 合并财务报表435
一、综合知识435
二、合并范围436
三、合并程序444
第十节 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449
一、重大判断和假设的披露450
二、在子公司中权益的披露451
三、在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中权益的披露454
四、在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458
第十三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461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综述461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类461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几个特殊问题462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463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性质463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464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的情形464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466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470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的情形470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471
第四节 在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473
一、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信息473
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473
第十四章 关联方披露474
第一节 关联方及关联方关系474
一、关联方及关联方关系474
二、关联方及关联方关系的判断475
三、关联方及关联方关系的表现形式476
第二节 关联方交易476
一、关联方交易的动机476
二、关联方交易的类型477
第三节 在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477
一、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的范围和原则477
二、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内容及要求478
第十五章 外币折算480
第一节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480
一、外汇管理概述481
二、我国《外汇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482
三、经常项目外汇管理483
四、资本项目外汇管理491
五、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管理495
六、人民币汇率管理496
七、外汇市场管理496
八、违反外汇管理的法律责任496
第二节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499
一、记账本位币的确定499
二、记账本位币的变更500
第三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500
一、折算汇率501
二、交易日的会计处理501
三、会计期末或结算日对外币交易余额的会计处理502
四、分账制记账方法504
第四节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507
一、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的折算507
二、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的折算514
三、处置境外经营时的折算514
四、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财务报表的折算514
第十六章 人力资源515
第一节 职工薪酬会计515
一、职工薪酬的组成516
二、短期薪酬516
三、离职后福利519
四、辞退福利523
五、其他长期职工福利524
六、在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524
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528
一、企业年金综合知识528
二、企业年金的确认和计量529
三、企业年金基金缴费531
四、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532
五、企业年金基金收入534
六、企业年金基金费用535
七、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537
八、企业年金基金的列报538
第三节 股份支付543
一、有关概念543
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543
三、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545
四、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546
五、在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550
第十七章 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551
第一节 企业合并551
一、企业合并的综合知识551
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554
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563
四、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572
五、在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574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574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综合知识575
二、初始计量576
三、后续计量579
四、期末计量588
五、相关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589
第三节 合营安排591
一、合营安排的综合知识592
二、合营安排的认定和分类592
三、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597
四、合营企业参与方的会计处理600
第十八章 或有事项601
第一节 或有事项的内涵和特征601
一、或有事项的内涵601
二、或有事项的特征601
第二节 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重要概念602
一、或有事项的分类602
二、或有负债603
三、或有资产603
第三节 或有事项的确认与计量603
一、预计负债的确认604
二、预计负债的计量605
第四节 或有事项的披露607
一、预计负债的披露607
二、或有负债的披露607
三、或有资产的披露608
第五节 或有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609
一、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609
二、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会计处理609
三、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的会计处理610
四、产品质量保证的会计处理610
五、票据背书转让、贴现的会计处理611
六、企业重组的会计处理611
七、亏损合同的会计处理612
第十九章 租赁613
第一节 租赁概述613
一、租赁的特征及其相关概念613
二、租赁的分类615
第二节 经营租赁615
一、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要求615
二、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案例615
第三节 融资租赁617
一、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要求617
二、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案例619
第四节 售后租回交易622
一、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要求622
二、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案例622
第二十章 债务重组626
第一节 债务重组综述626
一、债务重组的特征626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626
三、用以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627
四、附注披露627
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627
一、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627
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628
三、以债务转为资本629
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630
五、混合重组方式632
第三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632
一、应收账款632
二、固定资产清理633
三、应付账款633
四、实收资本634
五、主营业务收入634
六、其他业务收入635
七、营业外收入635
八、营业外支出635
第二十一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636
第一节 综述636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636
二、附注披露637
第二节 确认和计量637
一、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637
二、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637
三、发生补价的处理637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637
五、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时的处理638
第三节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638
一、不涉及补价的情况639
二、涉及补价的情况640
第四节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处理640
第五节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642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643
二、以账面价值计量的情况645
第六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646
一、固定资产清理646
二、主营业务收入646
三、其他业务收入647
四、营业外收入647
五、营业外支出647
第二十二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648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变更648
一、可以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形649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649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变更651
一、需要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形651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651
第三节 前期差错更正652
一、前期差错包括的情形652
二、前期差错重要性的判断652
三、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652
第四节 应在附注披露的相关信息653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653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655
三、前期差错更正的披露656
热门推荐
- 2306525.html
- 2017494.html
- 3695805.html
- 2725088.html
- 1765125.html
- 2007278.html
- 3186896.html
- 372362.html
- 581949.html
- 2043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6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5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9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1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7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8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1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