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电技术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震初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5212·58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线电技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简单谐振电路1
§1-1引言1
一、无线电信号简介1
二、谐振回路与回路元件3
§1-2串联谐振电路和谐振现象6
一、串联回路的阻抗或导纳与频率的关系7
二、串联谐振9
三、串联谐振时的能量关系11
§1-3 串联回路的谐振曲线和相位特性曲线12
一、谐振曲线12
二、相位特性曲线16
§1-4 串联谐振回路元件上的电压、电压传输系数17
一、电容器的电压传输系数Kcv17
二、电感线圈上的电压传输系数KLv19
§1-5串联回路的通频带20
一、通频带的概念20
二、通频带与回路参数的关系21
三、选择性24
四、矩形系数25
五、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通频带的影响26
§1-6 串联谐振回路在无线电技术中的应用26
§1-7简单并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27
一、并联谐振27
二、谐振阻抗29
三、谐振时总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30
§1-8并联谐振回路在失谐时的阻抗31
§1-9并联回路的谐振曲线、相位特性曲线和通频带34
一、电压谐振曲线、相位特性曲线和通频带34
二、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回路通频带的影响35
§1-10复杂的并联谐振电路39
一、并联回路谐振阻抗的一般计算公式40
二、双电感和双电容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和谐振阻抗41
三、电源和负载都是部分接入时的复杂并联回路45
§1-11并联回路的滤波作用48
§1-12本章内容小结50
复习题54
第二章耦合谐振回路59
§2-1概述59
§2-2耦合系数60
§2-3耦合回路的等效电路63
一、互感耦合双调谐回路的等效电路65
二、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的等效电路70
§2-4耦合回路的调谐73
一、互感耦合双调谐回路的调谐74
二、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的调谐81
§2-5双调谐耦合回路的次级谐振曲线85
一、串联双调谐耦合回路的次级电流谐振曲线85
二、并联双调谐互感耦合回路的次级电压谐振曲线89
§2-6双调谐耦合回路的通频带94
一、k/kc<1时,即k<kc时的回路通频带94
二、临界耦合时,即k/kc=1时的回路通频带与矩形系数95
三、当耦合加强到k/kc>1时的回路通频带95
§2-7本章内容小结99
复习题102
第三章线性网路理论105
§3-1概述105
§3-2二端网路106
一、无源二端网路的基本参数和等效电路106
二、电抗二端网路107
§3-3四端网路的一般概念113
§3-4四端网路的基本方程和参数114
一、阻抗方程与Z参数115
二、导纳方程与Y参数116
三、传输方程与A参数117
四、混合方程与h参数119
§3-5 四端网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传输函数120
一、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120
二、短路阻抗和开路阻抗123
三、传输函数125
§3-6无源线性四端网路的等效电路127
一、等效网路的条件127
二、无源线性四端网路的等效T型网路128
三、T-π变换(Y-△变换)129
四、对称型的无源线性四端网路的等效X型网路133
§3-7四端网路的连接134
一、四端网路的串联134
二、四端网路的并联135
三、四端网路的链式联接138
§3-8四端网路的镜象参数139
一、特性阻抗(镜象阻抗)140
二、传输常数142
三、镜象参数与A参数的关系143
四、匹配链联网路146
§3-9阻抗匹配网路147
一、电抗相移器148
二、衰减器150
§3-10本章内容小结154
复习题157
第四章滤波器161
§4-1概述161
§4-2滤波器的传通条件162
§4-3低通滤波器166
一、特性阻抗166
二、衰减和相移常数167
三、设计公式170
§4-4高通滤波器171
一、特性阻抗171
二、衰减和相移常数173
三、设计公式175
§4-5带通滤波器175
一、截止角频率177
二、特性阻抗178
三、衰减和相移常数178
四、设计公式179
五、简易带通滤波器180
§4-6带阻滤波器183
一、截止角频率184
二、特性阻抗185
三、衰减与相移常数185
四、设计公式186
§4-7 m式滤波器187
一、串联m推演式滤波器188
二、并联m推演式滤波器189
三、m式滤波器的衰减和相移常数193
四、m式滤波器的特性阻抗196
五、m值的选择及m式滤波器的优缺点198
§4-8复合滤波器的设计198
§4-9晶体滤波器202
一、晶体的基本特性和等效电路202
二、T型带通晶体滤波器203
三、桥型带通晶体滤波器204
§4-10本章内容小结206
复习题210
第五章传输线211
§5-1一般概念211
§5-2传输线方程212
§5-3传输线的基本特性215
一、传输线上存在着入射波与反射波215
二、当终端接以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负载阻抗时(即终端是阻抗匹配时),传输线上只有入射波,而无反射波216
三、当传输线终端负载阻抗ZL≠Zc时,传输线上存在驻波219
§5-4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传输常数219
§5-5高频传输线与延迟线221
一、高频传输线221
二、延迟线224
§5-6无损耗短路线226
一、线上电压与电流的分布227
二、输入阻抗229
三、驻波的特点230
§5-7无损耗开路线231
一、线上的电压与电流的分布231
二、输入阻抗232
§5-8终端接任意负载时的无损耗线234
一、终端负载为纯电抗性质的情形234
二、终端接任意电阻负载的情形235
§5-9反射系数、行波系数和驻波系数240
§5-10传输线的应用242
一、传输线在测量方面的应用242
二、传输线用作谐振电路243
三、传输线用作谐波抑制网路245
四、传输线用作阻抗变换器或阻抗匹配器246
§5-11本章内容小结249
复习题251
第六章无线电信号254
§6-1概述254
§6-2非正弦周期性信号255
一、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合成255
二、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256
三、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262
§6-3非周期性信号265
一、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函数265
二、傅里叶积分266
三、非周期信号的频谱263
§6-4调幅波信号274
一、调幅波及其频谱275
二、调幅波的功率关系279
§6-5调角波信号280
一、一般概念280
二、调角波的频率偏移和调制指数282
三、调角波的频谱285
§6-6本章内容小结289
复习题291
第七章线性电路中的过渡过程及其计算方法293
§7-1 电阻电容串联电路与直流电源接通293
一、换路定律293
二、电阻电容串联电路接通直流电源时,电容电压uc与充电电流i的变化规律295
三、时间常数297
§7-2 电阻电容串联电路的短接301
§7-3 电阻电感串联电路与直流电源接通302
一、电流i的变化规律302
二、电感电压uL的变化规律304
§7-4 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的短接和断开305
一、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的短接305
二、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的断开307
§7-5 只含有一个储能元件的较复杂电路的过渡过程的解法309
一、有分支电路的过渡过程的一般解法309
二、三要素法312
§7-6 电阻电感串联电路接通正弦交流电源时的过渡过程313
§7-7 电阻电容串联电路接通正弦交流电源的过渡过程316
§7-8 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放电的过渡过程320
一、RLC电路中放电过程的定性分析321
二、RLC串联电路中放电过程的定量计算324
§7-9 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接通直流电源的过渡过程323
§7-10 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断开直流电源的过渡过程330
§7-11本章内容小结333
复习题337
第八章无线电信号通过线性电路340
§8-1傅里叶积分在复变数中的推广、拉普拉斯变换340
§8-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345
一、线性迭加性质345
二、平移特性346
三、尺度展缩性质348
四、微分性质348
五、积分性质349
§8-3 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求法350
§8-4无线电信号通过线性网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运算法353
一、元件两端电压与电流的运算形式353
二、欧姆定律的运算形式354
三、基尔霍夫定律的运算形式355
§8-5脉冲信号作用于单振荡回路的情形359
§8-6脉冲信号作用于耦合振荡回路的情形363
§8-7脉冲信号通过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情形367
一、脉冲信号通过微分电路的情形368
二、脉冲信号通过积分电路的情形369
§8-8调幅信号通过振荡回路的情形372
一、调幅振荡信号作用于振荡回路的稳态分析372
二、调幅振荡信号作用于振荡回路时的瞬变过程——振幅缓变法375
§8-9 调频振荡信号作用于振荡回路的情形379
§8-10信号通过线性电路不失真的条件384
§8-11本章内容小结385
复习题387
复习题答案389
热门推荐
- 420321.html
- 940134.html
- 1046190.html
- 649153.html
- 620590.html
- 2862992.html
- 620124.html
- 3406289.html
- 708674.html
- 2844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8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0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3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1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4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