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鲁文化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鲁文化史
  • 杨朝明著(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0974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文化史(学科: 研究 地点: 山东省 年代: 古代) 文化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鲁文化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 陈光林1

序言 李学勤1

序 晁福林1

绪论1

一、鲁国与鲁国文化2

二、关于齐文化与鲁文化的比较研究6

三、鲁国的衰亡与鲁文化的关系10

四、关于“鲁文化”与所谓“邹鲁文化”的概念问题14

五、鲁文化的特质及其对当代社会的重要启示16

建构篇25

第一章 适于农耕的地理环境——泰山之阳,洙泗之城,宜五谷桑麻六畜25

第二章 悠久的历史文化——“少昊之墟”的历史传说和文化遗存31

一、与曲阜有关的历史传说31

二、考古文化发现38

第三章 商奄旧地——商奄文化觅踪59

第四章 周文化的东向及其与商奄文化在鲁地的交汇——周人的灭商、东征、东封66

生长篇83

第五章 “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鲁的建国与鲁文化的形成83

一、伯禽治鲁,变俗革礼84

二、“体国经野”89

三、周社与毫社96

四、鲁有王礼100

第六章 “一继一及”与嫡长制——鲁国继承制的现象与实质103

第七章 “动不违时,财不过用”117

一、动不妨农,使民以时117

二、耕作方式与农作物119

三、畜牧与养殖122

第八章 “工商食官”125

一、鲁缟与鲁酒127

二、陶器制作131

三、金属冶制133

第九章 婚姻礼俗135

一、“同姓不婚”135

二、婚姻礼仪144

三、讲究男女有别和夫妻之别150

第十章 丧葬制度160

一、风格迥异的两组墓葬162

二、丧葬之礼165

三、民间实行“三年之丧”174

第十一章 政治观念——周公的影响与鲁人的表现183

一、尊尊而亲亲183

二、重民保民188

三、明德慎罚193

四、勤政尚贤199

第十二章 道德思想——以柳下惠为例205

一、和悦平易212

二、不以三公易其介215

三、恪守直道215

四、言中伦、行中虑216

五、不去父母之邦217

六、诚信而与人无害218

兴盛篇221

第十三章 “周礼尽在鲁矣”221

一、周公“制礼作乐”221

二、周礼与“鲁礼”227

三、礼义、礼仪、礼俗229

四、礼为国本232

五、崇礼、明礼、“服于有礼”235

六、诸侯至鲁,“于是观礼”238

第十四章 姬姓“宗邦”,诸侯“望国”241

一、“周之最亲莫如鲁”242

二、鲁、齐文化的交流245

三、“鲁、卫之政,兄弟也”253

四、鲁、宋文化的关系258

五、“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261

六、小国朝鲁269

第十五章 《诗》的国度272

一、《诗》与乐舞272

二、《诗》与鲁人的社会生活277

三、豳乐东传成为鲁音283

四、政治清明而“颂”声兴287

一、祭祀观念291

第十六章 祭神祀祖291

二、祭祀之名目298

三、祭祀与政治311

第十七章 孔子之学315

一、孔子其人315

二、《论语》等研究孔子的资料323

三、儒学的创立329

第十八章 “鲁人皆以儒教”349

一、孔门弟子349

二、子思与《中庸》356

三、孟子与《孟子》363

四、“思孟学派”371

五、“举鲁国而儒服”374

一、“鲁得立四代之学”379

第十九章 教育379

二、官守学术下的鲁国教育381

三、私学的兴起383

四、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386

第二十章 史学389

一、史官与史学389

二、孔子与《春秋》393

三、左丘明与《左传》、《国语》396

四、榖梁赤与《榖梁传》399

第二十一章 科技成就401

一、天文学401

二、历法404

三、《墨子》所反映的科技成就408

一、发展概况413

第二十二章 手工工艺413

二、手工艺品举例414

三、能工巧匠鲁班417

衰变篇423

第二十三章 由安土重农到好贾趋利423

一、独立工商业者的普遍423

二、货币的出现426

三、从尚德义、重俭朴到“爱财”、“巧伪”428

第二十四章 礼乐的崩坏与保存431

一、礼存其仪而失其义432

二、墨学对儒学的矫正434

三、由“君子儒”到“知时变”438

四、孔子庙堂:保存礼乐的坚固堡垒446

后记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