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TO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秀山,胡铁成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3132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世界贸易组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WTO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加入WTO对地方政府的挑战1
一、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现状及存在问题2
(一)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职能3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6
(三)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8
二、WTO法律框架对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14
(一)要求修改或废止违反WTO规则的一切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15
(二)要求积极进行制度准备,主动建立与WTO规则相适应的地方政府运行机制17
(三)要求配合中央政府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19
三、加入WTO对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要求20
(二)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21
(一)从控制型向服务型的公共管理模式过渡21
(三)从“审批政府”向“填表政府”转变22
(四)从中央与地方的权责模糊向权责明确转变23
(五)从对策型决策向依法行政的管理方式转变24
四、加入WTO对地方政府管理区域经济的要求25
(一)规范运用财政、金融手段调控辖区经济27
(二)大力强化社会保障与服务的职能,构建区域社会安全环境28
(三)从单纯依靠优惠政策转到主要依靠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提高区域吸纳力29
(四)从行政推动型向政策引导型转变,从地方保护型向区域开放型转变30
(五)调整、规范地方经济管理规章,在政务安全前提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31
第二章 加入WTO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影响33
一、加入WTO对不同地区政府治理结构的挑战34
(一)不同地区面临规则更改的挑战——实践国民待遇原则,开展法制建设35
(二)不同地区面临政府信用方面的挑战——更好地建立政府信誉,营造优越的投融资环境37
(三)不同地区面临制度成本方面的挑战——消除行政壁垒,建立高效透明的政府行政体制40
(四)不同地区在政府行政机构及内部人力资源方面面临的挑战43
(五)地方政府在如何消除地区保护、实行区域合作和优势互补方面面临的挑战45
(六)加入WTO后如何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大力推进政府创新47
二、加入WTO后生产要素流动性对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50
(一)区位优势对不同地区的影响50
(二)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和运输成本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57
三、加入WTO后不同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受到的冲击64
(一)加入WTO加快了中国的劳动地域分工格局优化的进程64
(二)加入WTO行业开放时间表导致对东西部市场化进程的影响不同66
(三)加入WTO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冲击不同69
一、地方政府体制的转变81
第三章 建立公正、高效、透明的地方公共权力机构81
(一)地方政府管理职能、运行机制的转变82
(二)适应加入WTO要求,加快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90
(三)实行政务公开,提高地方政府效率95
二、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清理与法制建设99
(一)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缺陷99
(二)WT0对其成员法律体系的影响与要求100
(三)地方法制建设应对WTO规则的思路和对策103
三、地方政府公务员的培训107
(一)WTO对政府公务员素质的要求107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务员的素质状况109
(三)加强地方政府公务员培训110
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政企关系现状和问题114
(一)我国地方政府政企关系的现状114
第四章 重塑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114
(二)地方政府政企关系中存在的内在冲突116
(三)加入WTO对地方政府政企关系的挑战116
二、适应加入WTO要求,强化服务保障职能120
(一)地方政府的服务保障职能120
(二)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122
(三)地方政府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123
三、重塑新型的地方政府政企关系124
(一)放松或取消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国内各类合法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124
(二)清理并大幅度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性审批126
(三)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国内市场,大力整治市场秩序129
(四)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制度132
(五)大力发展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转移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136
第五章 培育和提高区域竞争力 构筑区域经济发展优势142
一、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143
(一)后发优势的潜在可能性与实现条件143
(二)跨越式发展的实现条件149
(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153
二、培育和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59
(一)培育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是振兴区域经济的根本途径159
(二)培育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是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60
(三)培育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是应对加入WTO后面临挑战的关键性举措162
三、培育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思路162
(一)发挥比较优势,扶持特色产业162
(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164
(三)发挥整体优势,开展区域合作166
(一)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区域创新系统167
四、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若干对策167
(二)营造竞争性环境,加速创新的形成170
(三)发展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培育地区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172
(四)加大教育和科研投资,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173
(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形成区域间的“共赢”局面174
(六)实施“外脑”或“借脑”工程,加强官产研(学)的结合175
第六章 发挥地方政府的社会职能 应对加入WTO挑战177
一、优化区域投资环境,构筑区位优势177
(一)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透明度181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183
(三)发挥劳动力供给优势,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184
(四)筑巢引凤,美化生活环境185
(一)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186
二、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人才工程186
(二)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广泛引进人才191
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构建社会安全网192
(一)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就业机会192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安全网195
四、加快区域形象建设,扩大区域影响力196
(一)塑造区域形象,提升区域整体价值196
(二)明确区域分工职能,塑造、推广区域形象197
五、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199
(一)保护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99
(二)因地制宜,确定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200
主要参考文献203
后记208
热门推荐
- 1749116.html
- 3193374.html
- 2987270.html
- 2696342.html
- 1573961.html
- 2002356.html
- 760960.html
- 207300.html
- 2662351.html
- 2224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2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1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8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8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3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4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6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1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3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