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家族传统文化小百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土家族传统文化小百科
  • 彭继宽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978780665909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土家族-民族文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家族传统文化小百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语言10

土家语10

古代土家话13

服兹煞14

四音连绵词14

语流音变16

三音格形容词17

体18

级20

第二章 文献典籍21

一、口碑经典23

《梯玛经》23

《舍巴辞》24

《哭嫁词》25

二、正史文献27

廪君传说27

板楯蛮夷27

三、地方典籍28

《五溪地理图》28

《永顺宣慰司志》29

《容美纪游》29

《田氏一家言》30

《湘西土司辑略》31

《向国栋自序》31

《永顺县风土志》32

《卯洞土司志》33

《九溪卫志》33

《彭氏谱》33

《田氏世家》34

《卯洞向氏族谱》34

《咸丰冉氏家谱》34

《九如堂覃氏三修族谱》35

《容阳堂田氏族谱》35

《田氏谱志》35

《(施南土司)覃氏重修族谱》35

《众增冉氏族宗谱略》36

《土官宗图册》36

《添平所志》36

《土司族谱》37

《女杰秦良玉演义》37

《从军回头记》38

四、铭文碑记38

复溪州铜柱记38

明溪新寨题名记39

世宗堂铭40

八部庙残碑41

向伯林之墓志41

彭荩臣华表联42

昭勋碑42

永顺宣慰司祠堂碑42

奉天诰命碑(一)43

奉天诰命碑(二)43

保善楼记43

捷音者叙44

万人洞记44

情田洞记44

万全洞记45

百顺桥碑文45

白夫人墓志46

田行皋碑刻46

明陛诰封始祖妣佘老太君贞洁之基墓47

(团堡)冉氏家庙碑序47

义学碑记47

汉土疆界碑48

军门禁约48

禁赌碑49

第三章 信仰崇拜50

一、宗教祭祀内容53

解钱53

求子54

渡关54

搭子孙桥54

打胎55

祭白虎55

赶白虎56

傩祭56

回神遣煞57

安床58

喊魂58

扛旱龙船59

招魂59

谢坟60

烧封包60

放马脚60

求雨61

祭风神61

二、图腾崇拜62

白虎崇拜62

鹰崇拜63

鸡崇拜63

三、自然崇拜64

蛇崇拜64

团鱼(鳖)崇拜65

四、民间信奉的神祇向王神65

八部大神66

向老官人66

田好汉67

三抚神67

舍巴神67

七里公王神68

大二三神68

阿密麻妈69

梅山神69

张五郎70

傩神71

婆送嘎71

火畬婆神72

四官神72

五谷神73

土地神73

灶神74

毛娘神74

井水神74

五、民间信畏的邪神青草鬼75

摆子鬼75

麻阳神76

火烟神76

信兆头77

六、著名宗教场地77

向王庙77

天王庙78

八部庙78

土王庙79

永顺老司城79

婆婆庙80

三抚庙80

伏波庙81

永顺观音崖81

家先神堂81

第四章 哲学思想83

一、主要学说观点84

“两仪”“三春”宇宙发展说84

宇宙层次说85

文明再创说85

阴阳交合说86

植物造人说86

万物有灵观86

灵魂不灭观87

二、学者88

冯壶川88

范长生88

第五章 伦理道德90

一、家庭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夫妻成一家91

儿女子孙一大家92

几代同堂大家庭92

两夫妻家庭92

二、家庭关系与道德家长当家93

孝顺父母94

夫和妇顺94

男女合作95

兄友弟恭95

平分家产96

维护家声96

三、亲属关系与称谓直系亲属97

同胞亲属98

房族亲属98

姻亲亲属99

四、社会道德与伦理讲良心99

尽忠心100

重情义101

守信用101

以和为贵101

互济互助102

疾盗娼103

五、伦理道德教育103

家庭教育103

学校教育104

社会教育105

第六章 生产经济106

一、各种生产形式及其相应的文化活动打猎歌107

烧火畬108

捕鱼捞虾108

薅草锣鼓109

酉水船工喊号子110

采茶歌110

拖木号子111

报靠歌111

二、交通运输112

(1)陆路运输112

背负112

挑脚113

驮运113

(2)特殊工具114

码杈114

背笼114

笮笼115

背水桶115

(3)水上运输115

船运115

放木排、竹排116

(4)公路运输117

三、传统土特产品117

金色桐油117

白蜡、黄蜡117

土漆118

五倍子118

木瓜119

楠木119

天麻119

板栗120

娃娃鱼120

茶油121

汞121

天下第一杉121

中国鸽子树122

坝漆122

黄杨木雕123

无泪蜡烛123

猕猴桃124

魔芋124

金银花125

山苍子125

古丈毛尖126

宜红茶126

富硒绿茶127

第七章 乡规民约及土司法规128

一、乡规民约129

山上赶肉 见者有份129

封山育林129

维护地方治安130

保护秋收131

收捡桐茶131

住房俗规132

集市公约133

家规133

家法134

乱亲不乱族134

二、土司法规135

土司法规135

处罚135

纳礼136

民规136

土官法规137

第八章 教育138

一、启蒙教育139

启蒙教育139

二、家庭教育140

家庭教育140

三、社会教育141

蒙养院141

书院141

土童142

府学142

司学142

县学143

学宫143

学田144

学规144

学额144

社学145

义学145

私塾145

四、著名书院147

鸾塘书院147

钟灵书院147

天门书院148

若云书院148

桂林书院149

渔浦书院149

龙翔书院149

凤鸣书院150

有丝书院150

凤仪书院150

五、著名学校151

思南中学151

四川省立第五中学152

酉阳师范学校152

永顺苏区中学153

列宁小学153

龙潭两等小学堂153

酉阳蚕桑学校154

永顺县第一中学154

六、著名教育家155

向晖庭155

田秋155

彭施涤156

刘孔阶157

张筱岩157

陈谔157

肖涵熙158

黄穆如159

彭官熔159

向达160

刘泽膏160

赵君陶161

杨秀涛162

黄楚昌162

田星六163

程昌棋163

王宏实164

第九章 科学技术165

里耶秦井165

铸犁口166

烧碱166

熬硝167

木构建筑167

放孔明灯167

水碾168

土法染布168

第十章 传统医药170

一、医学理论171

病源外因论171

人有百病论172

直感诊断论173

防重于治论173

服药禁忌论174

二、常用药物174

跌打损伤药174

蛇虫咬伤药175

祛风除湿药175

解表药176

败火药176

赶气药176

理血药177

止痛药177

消食药178

利水药178

补养药178

三、医术疗法179

内服与外用179

封刀接骨180

熏蒸坐浴180

烧药火攻180

药热烫熨181

针刺扎挑181

刮痧182

拔罐182

推拿按摩183

四、著名医生、药匠汪古珊183

彭廉泉184

秦子文184

黎民藩185

李树藩186

李治民186

田运干187

罗秉周187

程祺芝188

覃遵华188

第十一章 体育养生190

一、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掰手劲191

打飞棒191

打陀螺192

摔抱腰193

打秋千193

踢毽子194

打贡鸡194

土弓箭195

斗角195

抵杠196

打碑196

骑竹马197

石锁197

石担198

板凳龙198

竹铃球199

跳格子199

蛮刀藤牌199

跳凳跳桌200

土家弩箭200

高桌狮201

二、气功201

硬气功201

三、武术202

拳术202

土拳202

鸡形拳203

小梅庄拳203

四、著名武术气功大师武林拳师庹仕谟204

硬功拳王刘盘铭204

武林拳师张慈保205

第十二章 兵家兵法206

一、兵制装备207

营兵207

旗头兵208

白杆兵209

二、战略战术209

旗头阵法209

钩镰枪弩技211

滚木擂石术211

套网陷阱术212

三、军事文化活动213

闯驾进堂213

诺蒙挫套213

智杀猛兽214

英雄拔普215

第十三章 文人文学216

一、古代文人218

田九龄218

田舜年219

彭秋潭219

陈汝燮220

田泰斗220

马斗彗221

彭勇行221

田金楠221

彭施铎222

陈景星222

席正铭223

牟伦扬223

黄玉英224

庹悲亚224

二、古代文学作品225

紫芝亭诗集225

秀碧堂诗集225

楚骚馆诗集226

敬简堂诗集226

田信夫诗集227

詹詹言集227

题仙人洞228

拥翠轩诗集228

偶成草诗集229

竹香斋失遗诗稿229

大水行·黄平行229

溪州竹枝词230

彭勇行兄弟的竹枝词231

姑恶篇231

飞来山记232

醉仙亭赋233

洋烟赋233

百年乡诗二人集234

雪庐诗集234

冷冷山人集234

太行山的子弟兵235

晚秋堂诗集235

诗词存稿236

灵溪诗存236

半有堂集237

“悔晦堂丛书”之八237

铜柱歌237

第十四章 民间文学239

一、神话242

“开天辟地”与“补天补地”242

依窝阿巴做人242

洪水淹天243

踢日与射日244

佘氏婆婆245

水杉的传说245

虎儿娃245

五谷杂粮是哪里来的246

二、传说247

向王天子247

巴曼子248

覃垕王248

洛蒙挫托248

匠帅拔佩249

努力嘎八250

科洞毛人250

磨亮卡替251

彭公爵主的传说251

秦良玉的传说252

陈连升和他的战马252

田思群的传说253

白云姑娘253

贺龙将军的脚印254

白莲教的传说254

二酉藏书254

落印潭255

女儿寨传说255

土家族姓氏传说256

土家人为什么不吃狗肉257

“舍巴日”来历257

打扬尘258

土家人的年节为什么不一致258

“赶年”的来历259

喜罩帕259

牛王菩萨260

咚咚奎260

兄弟俩学吹咚咚奎260

西兰卡普和兽皮261

《龙船调》的来历261

黄连262

党参262

女儿鸟263

刀刀雀263

西兰卡普263

三、民间故事264

土司背新娘264

张开嘴吃布264

狩猎郎和龙女265

两个老庚266

戒酒266

没主见的人267

冉广盘的故事267

波七卡的故事267

颜长富的故事268

智为穷人娶娇妻268

听说过的,我们都晓得268

糊涂虫269

螃蟹同岗狗赛跑269

猴子和团鱼270

四、歌谣270

薅草锣鼓歌270

船工号子271

石工号子271

一根金竹竿271

做田歌272

轿夫歌272

采茶歌273

姐妹织273

嘉庆十八年·庚子年灾歌273

覃垕谣·躲躲躲等274

光绪靠洋人274

红色歌谣275

拦门礼词275

傩堂神歌276

丧鼓歌276

孝歌277

闹丧歌277

梅山词277

上梁礼词278

踩门礼词278

苦歌278

太平歌279

十二月鸟名歌279

菜名歌280

赌博歌280

马桑树儿搭灯台280

石滚打来也不飞281

冷水泡茶慢慢浓281

蚕儿牵丝在肚中281

篙篙点在妹心头282

吴幺姑282

灯草花儿黄283

春哥与锦鸡283

五、歌谣形式284

四句山歌284

五子句284

连八句284

盘 歌285

谜语歌286

六、著名歌手286

宋老妈妈286

张友桃287

田茂忠287

田诗学288

第十五章 戏剧杂艺289

一、戏剧290

毛古斯290

傩戏291

《思南傩堂戏》292

高台戏293

阳戏293

酉剧294

秀山花灯294

《土家族花灯词》295

荆河戏295

辰河戏296

南戏296

“包谷灯”戏297

土地戏297

二、地方曲艺298

花灯298

长阳南曲299

利川小曲299

龙船调299

恩施扬琴300

鄂西竹琴301

三棒鼓301

渔鼓301

九字鞭302

三、杂技303

狮子爬桌子303

踩刀303

翻刀叉304

踩铧304

下油锅305

钉鸡眼305

四、著名艺人306

聂介轩306

张敬之306

王老容307

田应贵308

崔照昌309

粟兰庭309

第十六章 音乐舞蹈310

一、音乐311

“家伙哈”311

“咚咚奎”311

吹木叶312

野喇叭313

土家摇篮曲313

山伯访友313

二、舞蹈314

摆手舞314

铜铃舞315

跳马舞315

操旗舞316

跳丧舞317

车灯317

“玩耍耍”318

土家板凳龙318

“肉莲花”318

保兹哈舞319

傩舞320

竹梆舞321

第十七章 书画雕塑322

一、雕塑篆刻323

石雕323

木雕324

铜雕324

二、著名书画家、雕塑家严寅亮325

张一尊326

潘登山326

田永立327

鄢琦327

宋元臣328

第十八章 民间工艺329

一、编织330

“西兰卡普”330

花带331

竹编331

藤编332

草编332

棕编333

二、印染333

印染333

三、挑花334

挑花334

四、刺绣335

刺绣335

五、剪纸335

剪纸335

六、制陶336

制陶336

七、著名工艺家336

田家义336

李鼎新337

叶玉翠338

第十九章 名胜古迹339

一、风景胜地340

不二门340

猛洞河341

武陵源341

张家界342

索溪峪343

天子山343

天门山344

清江三峡345

天柱山346

盐池温泉346

小南海347

梵净山347

乌江山峡348

坐龙溪大峡谷349

茅岩河349

太平山350

二、寺庙碑塔350

观音岩350

普光禅寺351

来凤仙佛寺352

老司城祖师殿352

永和寺352

开元寺353

五雷山353

文峰塔354

三、洞窟354

玉皇洞354

黄龙洞355

九天洞356

腾龙洞356

九龙洞357

大酉洞358

卯洞358

落仙洞359

玉龙洞359

容美三洞360

蛮王洞360

黄金洞361

四、关隘361

渔洋关361

三江口关362

老鹰关362

第二十章 古代建筑363

一、住宅建筑365

酉阳土司别墅365

转角楼365

平房366

四合院366

鱼木寨367

二、寺庙建筑367

祖师殿367

土王庙建筑368

舍米糊摆手堂368

佛寺建筑369

三、古墓建筑370

龙河崖棺群370

官渡河崖棺葬371

郁江崖棺葬371

酉水流域崖棺葬372

老司城土司古墓群373

四、道路桥梁建筑374

官道374

乡道374

山道375

猎路375

凉亭375

指路碑376

洗车河大桥376

接龙桥376

五、著名建筑大师377

彭善炎377

向嘉海378

第二十一章 重点文物379

一、重点出土文物380

虎钮錞于380

铜钲380

唐钟381

永顺宣慰使司官印381

沿河长官司官印381

杨芳战旗382

丝织百褶裙383

褐色软缎夹被383

二、重点文物单位384

溪州铜柱384

里耶秦简384

老司城385

武落钟离山386

唐崖土司城386

硅化木386

沿河长官司衙署387

三、重点文化遗址388

“长阳人”遗址388

山阳岭恐龙化石遗址388

巨猿洞389

白虎垅389

老屋基旧石器时代遗址390

红土弯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90

东洛文化遗址391

长阳西寺坪遗址391

长阳香炉石遗址392

长阳桅杆坪遗址392

里耶溪口新石器时代遗址393

古人堤新石器时代遗址393

第二十二章 巫术占卜394

一、巫术占卜仪式395

画水395

车七姑娘395

二、巫术占卜人员396

梯玛396

仙娘397

地理先生397

阴阳先生398

三、占卜道具·服饰牛角398

司刀399

八宝铜铃399

竹卦399

神剑400

令牌400

梯玛神像图401

三清图401

师坛图402

傩面具402

法衣403

法裙403

第二十三章 风俗习惯405

一、婚嫁习俗407

自由婚407

包办婚407

哭嫁408

开脸409

接亲队伍409

拦门410

找摸米411

坐花轿411

拜堂412

抢坐新床413

闹新房414

跑婚414

二、生育习俗415

送喜保胎415

中秋偷瓜416

捡生踩生416

报喜望月417

取名寄拜417

还愿渡关418

百家锁链418

三、丧葬习俗419

亡人丧装419

梯玛祭丧419

做道场420

接引亡魂421

阴魂结421

哭丧祭伞422

立碑修墓422

四、生产习俗423

打锣鼓423

帮白工424

驱野兽424

捆草标425

议款425

赶仗426

五、饮食习俗426

鼎罐饭426

火焖饭427

粑粑427

团馓428

糯米甜酒糟429

粉条与豆腐429

火炕腊肉430

合菜430

合渣431

野味菜431

麻辣火锅菜432

六、烟酒茶习俗432

旱烟杆432

咂酒433

油茶433

七、服饰习俗434

八幅罗裙琵琶襟434

满襟银钩外托肩434

官装与操衣435

金银首饰435

菩萨帽子436

八、节庆习俗436

过小年436

过大年436

守岁抢年438

舍巴节438

四月八439

女儿会439

六月六440

七月半440

玩秋441

其他节日441

喜庆日442

九、礼仪习俗442

磕头作揖442

拜年祝福443

接戚过节443

贺喜贺生444

请客做客444

尊人为上445

十、禁忌习俗446

吉日忌凶语446

忌“四眼”446

堂屋诸忌447

两房两忌447

七月不打进屋蛇448

外尸不准抬进屋448

参贺喜庆忌戴白449

神灵面前禁污浊449

后记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