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冀南,赵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9020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金融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
1.1 货币的起源1
1.1.1 货币的起源理论1
1.1.2 货币的发展4
1.2 货币的职能8
1.2.1 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8
1.2.2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10
1.3 货币制度11
1.3.1 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形成11
1.3.2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2
1.3.3 货币制度的演变13
1.3.4 中国的货币制度18
小结19
思考题20
案例简介20
第2章 信用24
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24
2.1.1 信用的含义及特征24
2.1.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概述25
2.1.3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26
2.2 高利贷27
2.2.1 高利贷概述27
2.2.2 高利贷的特点27
2.2.3 高利贷的作用28
2.2.4 高利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28
2.2.5 高利贷信用与现代信用的区别28
2.2.6 民间借贷现象29
2.3 信用形式30
2.3.1 商业信用30
2.3.2 银行信用31
2.3.3 政府信用31
2.3.4 消费信用32
2.3.5 国际信用33
2.4 信用工具34
2.4.1 信用工具概述34
2.4.2 信用工具类型35
2.5 信用秩序的维护36
2.5.1 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36
2.5.2 构建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37
小结39
思考题39
案例简介40
第3章 利率42
3.1 利息与利率42
3.1.1 利息42
3.1.2 利率及其种类45
3.2 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48
3.2.1 利率的决定48
3.2.2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53
3.3 利率管理与利率市场化55
3.3.1 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类型55
3.3.2 利率市场化56
小结60
思考题60
案例简介60
第4章 金融机构体系64
4.1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64
4.1.1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64
4.1.2 金融机构的经济功能67
4.2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68
4.2.1 中国人民银行68
4.2.2 金融监管机构69
4.2.3 商业银行70
4.2.4 政策性银行71
4.2.5 非银行金融机构71
4.2.6 在华外资合资金融机构72
4.2.7 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金融机构体系72
4.3 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体系73
4.3.1 银行类金融机构73
4.3.2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75
4.3.3 外资合资金融机构76
4.4 国际金融机构76
4.4.1 世界银行76
4.4.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7
4.4.3 亚洲开发银行77
4.4.4 亚投行78
4.4.5 其他国际金融机构78
小结79
思考题79
案例简介80
第5章 商业银行83
5.1 商业银行概述83
5.1.1 商业银行产生及发展83
5.1.2 商业银行组织形式85
5.1.3 商业银行性质及职能87
5.2 商业银行业务90
5.2.1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90
5.2.2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93
5.2.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95
5.3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97
5.3.1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一般原则97
5.3.2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理论的演变98
小结102
思考题103
案例简介103
第6章 中央银行105
6.1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05
6.1.1 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105
6.1.2 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演进107
6.1.3 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09
6.2 中央银行的类型、性质与职能110
6.2.1 中央银行的类型110
6.2.2 中央银行的性质111
6.2.3 中央银行的职能112
6.3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115
6.3.1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15
6.3.2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17
6.3.3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118
小结119
思考题119
案例简介119
第7章 金融市场124
7.1 金融市场124
7.1.1 金融市场的含义124
7.1.2 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功能125
7.1.3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26
7.1.4 金融市场的分类128
7.2 货币市场130
7.2.1 货币市场概述130
7.2.2 货币市场的类型133
7.3 资本市场139
7.3.1 资本市场的概念与特点139
7.3.2 资本市场的结构139
7.4 外汇市场142
7.4.1 外汇市场的概念142
7.4.2 外汇市场的分类142
7.4.3 外汇市场的职能143
7.4.4 外汇市场的主要业务144
7.5 保险市场144
7.5.1 保险市场的概念144
7.5.2 保险市场的要素145
7.5.3 保险市场的类型145
7.5.4 保险市场的功能146
7.6 黄金市场146
7.6.1 黄金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146
7.6.2 黄金市场的交易主体147
7.6.3 黄金市场的分类148
小结148
思考题149
案例简介149
第8章 国际金融153
8.1 国际收支与外汇153
8.1.1 国际收支153
8.1.2 外汇与汇率159
8.2 国际储备167
8.2.1 国际储备的概念167
8.2.2 国际储备的作用167
8.2.3 全球国际储备呈现新特点168
8.2.4 我国国际储备体系发展的特点169
8.3 国际货币体系170
8.3.1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与作用170
8.3.2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71
8.3.3 牙买加货币体系174
8.4 国际资本流动175
8.4.1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及基本形式175
8.4.2 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发展及特征176
8.4.3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179
8.4.4 我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选择181
小结182
思考题183
案例简介183
第9章 货币需求186
9.1 货币需求的概念和决定因素186
9.1.1 货币需求的概念186
9.1.2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188
9.1.3 货币需求函数189
9.2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理论190
9.2.1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90
9.2.2 古典货币数量论190
9.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发展192
9.3.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92
9.3.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94
9.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及贡献195
9.4.1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95
9.4.2 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196
9.4.3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和联系196
小结197
思考题198
案例简介198
第10章 货币供给200
10.1 货币供给概述200
10.1.1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200
10.1.2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202
10.2 货币供给模型与理论204
10.2.1 货币供给模型204
10.2.2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206
10.2.3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208
10.3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209
10.3.1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209
10.3.2 商业银行与货币供给211
小结215
思考题215
案例简介215
第11章 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217
11.1 货币市场孤立均衡217
11.1.1 货币孤立均衡的含义217
11.1.2 货币市场均衡的标志218
11.2 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219
11.2.1 社会总供求平衡220
11.2.2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222
11.3 LS-LM模型中的货币均衡223
11.3.1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223
11.3.2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224
11.3.3 IS-LM模型224
11.4 货币失衡224
11.4.1 货币失衡的概念224
11.4.2 货币失衡的可能性与现实性225
11.4.3 货币失衡的类型及形成原因227
11.4.4 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228
小结231
思考题232
案例简介233
第12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35
12.1 通货膨胀概述235
12.1.1 通货膨胀的界定235
12.1.2 通货膨胀的度量236
12.1.3 通货膨胀的特征237
12.1.4 通货膨胀的分类238
12.2 通货膨胀的成因239
12.2.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39
12.2.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239
12.2.3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240
12.2.4 结构型通货膨胀241
12.3 通货膨胀效应分析242
12.3.1 产出效应242
12.3.2 强制储蓄效应243
12.3.3 收入分配效应243
12.3.4 财富再分配效应244
12.3.5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245
12.3.6 社会就业效应245
12.4 通货膨胀的治理246
12.4.1 宏观紧缩政策246
12.4.2 收入政策247
12.4.3 收入指数化政策247
12.4.4 供给政策247
12.5 通货紧缩248
12.5.1 通货紧缩的含义248
12.5.2 通货紧缩的成因248
12.5.3 通货紧缩的治理249
小结251
思考题251
案例简介251
第13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256
13.1 金融风险概述256
13.1.1 金融风险的含义256
13.1.2 金融风险的特征257
13.1.3 金融风险的成因258
13.1.4 金融风险的分类259
13.1.5 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262
13.2 金融监管概述262
13.2.1 金融监管的含义和必要性262
13.2.2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263
13.2.3 金融监管的对象264
13.2.4 金融监管的内容265
13.2.5 存款保险制度265
小结266
思考题268
案例简介268
第14章 货币政策272
14.1 货币政策的目标272
14.1.1 货币政策的目标概述272
14.1.2 货币政策的目标内容274
14.1.3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275
14.2 货币政策的工具277
14.2.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77
14.2.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82
14.2.3 直接信用控制282
14.2.4 间接信用控制283
14.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283
14.3.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84
14.3.2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287
14.4 货币政策的效应290
14.4.1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290
14.4.2 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291
14.4.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291
小结292
思考题293
案例简介293
第15章 金融创新296
15.1 金融创新的内涵296
15.1.1 金融创新的定义296
15.1.2 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关系297
15.2 金融创新的背景与导因298
15.2.1 金融创新的国际背景298
15.2.2 金融创新的直接导因300
15.3 金融创新的内容301
15.3.1 金融业务的创新301
15.3.2 金融机构的创新303
15.3.3 金融工具的创新304
15.3.4 金融市场的创新306
小结307
思考题307
案例简介307
第16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310
16.1 金融与经济增长310
16.1.1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10
16.1.2 金融与经济理论的演进312
16.2 金融压抑、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313
16.2.1 金融压抑313
16.2.2 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316
16.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318
16.3.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界定318
16.3.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318
16.3.3 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319
16.4 中国金融与经济发展321
16.4.1 中国金融深化程度321
16.4.2 中国货币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323
16.4.3 中国金融改革趋势324
小结325
思考题326
案例简介326
参考文献330
热门推荐
- 1195494.html
- 3069421.html
- 525735.html
- 34806.html
- 2956719.html
- 3140234.html
- 3174744.html
- 299447.html
- 3160732.html
- 2727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7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3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0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3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6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3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0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3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