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和治理对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和治理对策
  • 张良驯,郭开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3922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和治理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影响因素1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1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变化趋势2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结构特征2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性别特征3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特征4

(四)未成年犯的受教育程度特征4

(五)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特征6

(六)未成年人犯罪时间特征8

(七)未成年人犯罪地点特征8

(八)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特征9

(九)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特征10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10

(一)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冲突10

(二)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14

(三)未成年人的不良交友15

(四)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淡薄16

第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17

一、价值观冲突、思想道德滑坡——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次原因17

(一)价值观冲突与未成年人犯罪17

(二)思想道德滑坡与未成年人犯罪21

二、朋辈群体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诱因25

三、家庭情感纽带断裂——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28

四、法治意识淡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34

五、不良行为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联度高37

(一)不良行为的现状分析37

(二)不良行为是预测犯罪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40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对策45

一、健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的法律45

(一)健全未成年人工读教育的相关法律45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立法53

(三)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57

(四)修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9

二、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的教育引导60

(一)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61

(二)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矫治63

(三)强化家庭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责任65

(四)改进学校教育方式69

(五)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的教育作用73

三、落实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的主体责任76

(一)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76

(二)政法机关要切实履行执法职责77

(三)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79

(四)共青团要发挥协调作用80

第四章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81

一、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现状82

(一)国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概况82

(二)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萌芽与发展86

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92

(一)受害人利益被排除在社区矫正制度的工作范围之外92

(二)对社区矫正的定性不够准确93

(三)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管理机制不健全94

(四)群众对社区矫正可能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的担忧94

(五)监控措施有待改善95

(六)对不服从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缺乏相应的强制措施95

(七)异地裁判与本地社区矫正机构的衔接不够顺畅96

(八)在矫未成年人的重新犯罪率仍然高于成年人97

(九)未成年犯义务教育面临困境98

三、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政策建议98

(一)将契约精神融入社区矫正之中98

(二)在禁止令的执行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子辅助技术109

(三)强化未成年犯的隐私保护观念111

(四)逐步启用电子镣铐112

(五)建立配套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程序规范114

(六)充分发挥社工的作用,逐步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化114

(七)设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部门,赋予矫治机构强制执行权115

(八)提升未成年人教育矫正内容的“刚性”,创设“社区教育令”116

(九)增设“社区服务令”118

(十)注重审前社会调查工作的开展119

(十一)原属劳动教养范围的人员应纳入社区矫正120

第五章 专门学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21

一、专门学校教育现状121

(一)学校数量增加,但分布不均121

(二)专门教育体系内分化明显,学校发展参差不齐122

(三)专门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弱于普通中学生123

(四)专门学校学生的不良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124

(五)专门学校学生对现在学校的评价高于原校126

(六)专门学校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与普通中学生存在较大差异130

(七)感恩教育、心理咨询辅导和拓展训练是专门学校最有效的教育方式132

二、专门教育存在的问题133

(一)专门学校教育立法和政策定位模糊133

(二)专门学校教育实施过程中招生难、标签化、教育效果衡量标准不统一133

(三)办学动力有限134

三、完善专门学校教育的政策法规建议134

(一)政策管理方面134

(二)法规建设方面136

第六章 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状况及改善对策140

一、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状况和特征141

(一)理想、梦想的现实化141

(二)信仰的功利化、世俗化143

(三)道德观、价值观的庸俗化144

(四)法制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146

二、影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因素148

(一)未成年人的情感及情感教育尚未得到关注148

(二)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及情感关怀的缺失151

(三)学校教育并不“迷恋后20%学生的成长”152

(四)社会多元文化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154

(五)社会转型期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隐患156

三、加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对策158

(一)重视未成年人的情感教育及顺遂情感体验158

(二)创新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160

(三)关注学校教育中后20%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160

(四)完善未管所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改造161

(五)探索基于个体情感发展的多元主体综合治理机制163

第七章 未成年犯的家庭特征及治理措施165

一、未成年犯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地位较低165

二、未成年犯的家庭结构不健全167

三、未成年犯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169

四、未成年犯的家庭亲情关系较疏远170

五、未成年犯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171

六、未成年犯的家庭监护缺位172

七、家庭预防是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175

第八章 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78

一、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178

(一)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占比较大178

(二)社会闲散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情况严重180

(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留守未成年人犯罪占比较大181

(四)留守未成年人犯罪地点多在街头和公共场所182

(五)多数留守未成年人是初次犯罪182

(六)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团伙化183

(七)留守未成年人犯罪后的矫正难度较大185

二、留守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186

(一)城乡二元化是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186

(二)家庭经济状况对留守未成年人犯罪影响较大187

(三)价值观的偏差对留守未成年人犯罪产生深远影响188

(四)缺少安全感是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192

(五)家庭教育不当是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193

(六)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教育原因195

(七)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原因196

(八)诱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外在原因197

三、完善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对策建议198

(一)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199

(二)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200

(三)建设诚信社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200

(四)营造良好的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成长环境201

(五)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202

(六)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202

第九章 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4

一、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主要特点204

(一)未成年人犯罪时周边环境的特点204

(二)未成年犯罪人自我认知情况209

(三)未成年人对法律的认知状况213

(四)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状况215

二、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219

(一)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219

(二)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220

(三)少数民族未成年犯罪人的法制观念淡薄222

(四)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家庭的经济困顿224

(五)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225

(六)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的不良交往226

(七)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的冲突227

(八)特殊的自然与社会环境227

(九)语言障碍228

三、完善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对策建议229

(一)完善有关预防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229

(二)加强对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230

(三)提高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232

(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233

(五)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的教育234

(六)加强思想教育和双语教育234

第十章 流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状况、问题及对策235

一、当前流动未成年人的犯罪状况和特点235

(一)流动未成年犯的人身危险性235

(二)流动未成年犯的犯罪类型和犯罪客体237

(三)流动未成年犯的共同犯罪238

(四)流动未成年犯的犯罪场所239

二、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240

(一)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体因素240

(二)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253

(三)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交友因素258

三、完善流动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对策建议259

(一)强化家庭抚育功能,避免流动未成年人的危险人格259

(二)完善对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防控功能261

(三)加强对流动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和社会帮教262

第十一章 社会组织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的作用266

一、社会组织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的功能定位266

二、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67

(一)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现状267

(二)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趋势268

三、有关社会组织功能评价的调查数据分析269

四、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271

(一)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高,监督机制尚未确立271

(二)政府主导性强,购买社工服务力度不够271

(三)缺乏专业性的未成年人犯罪防控工作队伍272

(四)重点未成年人群体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273

(五)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273

五、加强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对策建议273

(一)降低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培育良性的社会组织环境273

(二)建立权责分明的政府机关与社会组织联动机制274

(三)强化经费保障支持以支撑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营274

(四)加强社会预防组织的专业化程度275

(五)强化社区预防,构建立体化的预防体系275

(六)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信息的共享机制276

(七)强化社会组织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面的理论研究276

附件:调查问卷278

后记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