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洋近代政治思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洋近代政治思潮
  • 浦薛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洋近代政治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西洋政治思想之性质范围与演化1

一 政治思想在政治学中之地位1

二 政治思想之由起、盛衰与功用5

三 西洋政治思想之要题、派别与趋向13

四 西洋政治思想之研究19

第二章 西洋近代政治思潮之渊源——自柏拉图至孟德斯鸠22

一 希腊23

(一)背景23

(二)柏拉图28

(甲)《共和国》28

(乙)《政治家》31

(丙)《法律》32

(三)亚里士多德34

(甲)《伦理》35

(乙)《政治》37

(四)希腊末年之政治观念40

二 罗马41

(一)政制背景41

(二)波里比阿42

(三)西塞禄44

(四)罗马法与罗马法家46

三 中古世纪50

(一)中古之形成:教会与封建51

(甲)耶稣与《新约》51

(乙)圣奥古斯丁与教父54

(丙)日耳曼民族与封建制度57

(二)中古之浸盛:教政相争59

(甲)教政相争之鸟瞰59

(乙)教政相争之第一幕:尼古拉与罗退耳60

(丙)教政相争之第二幕:格列高里七世与亨利四世61

(丁)伯尔拿、约翰及格累细安63

(戊)教政相争之第三幕:殷诺森三世与英法君主65

(己)阿奎那托马斯66

(庚)教政相争之第四幕:逢尼非斯八世与法王腓力第四——巴黎之约翰与杜步亚皮耳68

(辛)丹第70

(壬)教政相争之第五幕:约翰二十二世与留伊斯四世——马栖略与奥坎72

(三)中古之末叶75

(甲)巴托罗76

(乙)威克里夫77

(丙)教会中议院运动之政治会议79

(丁)最尔孙与库萨讷80

四 再生与改革时代80

(一)马克维里81

(甲)动机、目的、方法与精神82

(乙)思想内容83

(丙)影响与评估88

(二)改革与反改革88

(甲)路德马丁89

(乙)喀尔文92

(丙)诺克斯95

(丁)由改革而反改革96

(戊)柏拉民、部社与苏亚勒士:反动思想之代表98

(三)由“反抗君权”到“君权神授”99

(甲)反抗君权论之代表:《反抗暴君之根据》(1579)101

(乙)布卡南、马利亚纳及阿尔修雪斯104

(丙)君权神授论:英王哲姆斯一世及法国之政治派106

(四)布丹与格老秀斯110

(甲)布丹110

(乙)格老秀斯113

(五)乌托邦主义:谟耳、培根、安得累雅、康帕内拉及哈林顿117

(甲)谟耳之《乌托邦》117

(乙)培根之《新西国》及安得累雅之《耶教都》119

(丙)康帕内拉之《日都》119

(丁)哈林顿之《大洋国》120

五 近代之前期122

(一)英国之清教革命与密尔顿123

(二)霍布斯与斯宾挪莎128

(三)洛克与光荣革命134

(四)孟德斯鸠与欧洲思潮138

第三章 卢梭之政治思想144

一 卢梭之地位与背景145

二 初期著作:应征文两篇与《政治经济论》149

(一)《论科学艺术与风化之关系》149

(二)《论人间不平等之由起与基础》151

(三)《政治经济论》155

三 《社约论》157

(一)《社约论》中悬待解决之中心问题160

(二)卢梭之基本答案——契约161

(三)契约论之批评164

(四)主权与主权者168

(五)政治意志172

(六)法律与立法家181

(七)政治环境185

(八)政府与政体186

(九)革命189

(十)财产191

(十一)国民宗教192

四 其他文字中之政治观念195

(一)《爱弥儿》195

(二)《山中通信》199

(三)《高锡加宪政刍议》200

(四)《波兰政制议》201

五 卢梭之贡献与影响204

第四章 十八世纪后半欧洲各派社会学说中之政治思潮210

一 范围背景与特点211

二 社会、道德与法律诸学说中之政治思潮213

(一)法国方面213

(甲)摩里历213

(乙)马不里215

(丙)爱尔法修218

(丁)何尔巴哈220

(二)英国方面224

(甲)布朗226

(乙)普里斯特利228

(丙)普来司231

(丁)布拉克斯吞233

(戊)弗格森236

(三)大陆方面241

(甲)得罗尔谟241

(乙)柏卡里亚243

(丙)飞兰哲里247

三 经济学说中之政治思潮248

(一)重农学派250

(二)斯密亚丹258

(甲)背景与含义258

(乙)《德性论》260

(丙)《法学讲演稿》262

(丁)《原富》264

(子)具体主张——政府消极放任,个人积极竞争265

(丑)哲学基础——人性、自利与自然规范269

(寅)财产、政府与社会272

(卯)殖民政策274

(戊)结论276

第五章 美法革命之政治理论280

一 美法两革命在事实与理论双方之连带与重要281

二 美利坚革命之政治理论285

(一)背景、因由与步骤285

(二)消极反抗——根据宪政之立论289

(甲)私人论著289

(乙)公文296

(三)宪法论辩之分析与评估297

(四)积极革命——根据自然法与自然权利之自辩299

(甲)《独立宣言》299

(乙)各邦之宣言与宪法300

(丙)“后退”抑“前进”302

(五)佩因之政治思想302

(甲)国家与政府304

(乙)政体成文宪法与革命307

(六)哲斐孙之政治观念311

(七)守旧与建设314

三 法兰西革命之政治理论316

(一)背景与过程316

(二)《疾苦诉愿书》中之政治意见321

(三)《人权与民权宣言》322

(四)《教士之民宪》332

(五)前后宪法中之政治观念333

(六)西耶士之政治观念336

(七)孔道西之政治思想341

(甲)主权、造宪与立法341

(乙)政制与教育343

(丙)历史哲学345

(八)党派领袖348

四 美法革命之影响与贡献356

第六章 德意志唯心主义派之政治思想359

一 康德361

(一)历史哲学361

(二)国际关系366

(三)权利哲学371

(四)伦理基础378

二 菲希特381

(一)革命精神——《恢复思想自由》与《为纠正公众对于法兰西革命之评判献议》382

(二)个人自由——《自然权利之基础》385

(三)社会经济——《闭关贸易国家》390

(四)历史哲学——《现代之特征》393

(五)族国主义与教育理想——《向德意志民族讲话》395

(六)国家观念——《权利学》与《国家学》402

三 黑格尔406

(一)国家主义407

(二)宪法原理411

(三)权利学说415

(四)战争意义416

(五)民族使命418

第七章 反动与守旧:美法革命以后之政治思潮423

一 美利坚之反动——亚当斯与哈密尔敦424

(一)美宪与《联治论》424

(二)亚当斯约翰429

(三)哈密尔敦435

二 英吉利之反动:柏克439

(一)少壮急进——颂扬自然社会440

(二)中年自由主义——拥护政党内阁444

(三)反帝国主义——同情美利坚与印度447

(四)老年反动——抨击法兰西革命451

三 法兰西之反动——梅斯特与波那尔456

(一)梅斯特459

(二)波那尔466

第八章 英国功利主义派之政治思想473

一 渊源与背景473

二 边沁477

(一)道德论——人性与苦乐478

(二)边沁之国家论483

(三)边沁之政府论487

(四)边沁之法律论490

(五)经济与教育494

三 穆勒哲姆斯496

(一)论政府498

(二)论法律499

(三)论教育与经济501

四 穆勒约翰503

(一)人性论505

(二)功利新解507

(三)自由论509

(四)政府与民治514

(五)其他观念518

五 功利主义之影响与贡献520

(一)其他信徒520

(二)功利主义之评估525

附录一 评《西洋近代政治思潮》&萧公权 528

附录二 评介《西洋近代政治思潮》&邹文海 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