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激励与经济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建华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2198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激励与经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与方法论7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及其根本特征7
第二节 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13
一、基要因素问题的提出13
二、增长之谜: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15
三、新近研究和结论18
第三节 基要因素与创新研究的关系21
一、基要因素的实质及其变动的经济内函21
二、经济发展必须引入创新研究22
三、本书中的创新范畴和分析重点24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创新研究的方法论26
一、创新思想萌芽: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30
第二章 创新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30
第一节 创新经济学的思想萌芽和理论先导30
二、创新理论先驱:约翰·雷33
第二节 熊彼特与创新经济学的形成35
一、以创新为主核的经济分析新框架35
二、创新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8
第三节 技术创新论的发展线索和基本内容43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线索43
二、技术创新论的主要内容49
第四节 制度创新论和创新进化论58
一、制度创新的基本线索及其主要贡献58
二、创新进化论61
一、增长理论的演进64
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对创新研究的深化与发展64
二、罗默与创意经济学66
三、内生增长论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含义69
第六节 简评:创新经济学的贡献与启迪70
一、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获得一个灵活的机制71
二、经济变革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变迁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72
三、市场机制具有自我组织创新的激励功能73
四、有效需求的创造是创新持久的根本动力74
五、企业有及其创新行为在经济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75
第三章 创新行为及其激励的经济分析76
第一节 环境假定与经济人假说新论76
一、传统的经济人假说及其生存环境76
二、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与经济人假说新论80
一、寻求生产一利润与寻求非生产性利润84
第二节 创新行为、非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84
二、创新行为与非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86
第三节 创新行为分析的层次与逻辑90
一、个人选择、集体选择与不同创新及创新主体的差异性90
二、技术创新决定论与制度创新决策论93
三、创新分析的系统论95
第四节 创新的激励与国家创新系统96
一、激励、激励机制与激励相容97
二、创新的激励类型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98
三、创新激励的制度安排99
四、持续有效激励与国家创新系统101
第一节 创新在经济起飞阶段的作用和表现106
一、经济“起飞”:历史进程的趋同与变异106
第四章 创新与农业国的工业化106
二、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中创新的特殊性111
第二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120
一、技术创新的特征与作用121
二、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125
第三节 企业家的功能和作用136
一、企业家作用的不可替代性137
二、东亚企业家精神的兴起:对韦伯命题的质疑141
三、观念、制度环境与企业家阶层的形成145
第四节 制度变迁与创新机制的形成148
一、制度创新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148
二、东亚的创新激励制度150
三、从“克鲁格曼质疑”看发展中国家创新机制的形成154
第五章 创新激励的比较制度分析158
第一节 经济组织、经济体制及其创新特征158
一、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等级组织与市场组织159
二、经济组织的制度内涵161
三、社会经济体制对创新行为的影响163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创新169
一、经济运行的制度框架和基本特征169
二、组织僵化与反创新倾向173
三、企业创新行为的经济分析178
四、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与激励:对“斯达汉诺夫运动”的再认识183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新188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模式和同质因素188
二、市场经济制度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激励功能193
三、企业内部组织创新的形式和特点196
四、产业组织与创新行为203
第四节 小结与简评208
第六章 创新激励与体制转轨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发展210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一个简要的评论211
一、经济改革的历史发展逻辑:从体制完善到体制转轨212
二、体制转轨的方式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17
三、转轨进程中的体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22
第二节 体制转轨中微观经济组织的行为分析225
一、非国有经济组织的行为分析——以乡镇企业为例225
二、过渡性体制形态下的国有企业行为235
三、比较与评论246
第三节 体制转轨中的创新与传统农业的改造248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效应249
二、阻碍农业发展的机制分析253
三、制度创新与市场发育: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259
第四节 体制转轨中产业组织的重组与政府行为263
一、现代工业发展的两种趋势:专业化发展与非专业化倾向263
二、政府政策对产业组织变动的影响267
三、政府的行政努力与企业的选择及其效果271
四、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角色的两难处境:退出与创新主体缺位273
第五节 改革条件下创新机制转变的基本发展趋势274
一、在改革条件下,创新机制转变的必然趋势有和机契机275
二、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的现状与理想模式的构建278
三、培育和重塑经济发展的创新主体和微观基础284
四、推动经济体制的整体创新287
主要参考文献292
后记301
热门推荐
- 3618197.html
- 564000.html
- 953103.html
- 3168625.html
- 2172262.html
- 567994.html
- 1282670.html
- 56286.html
- 872676.html
- 2632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8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3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8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4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4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4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8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6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4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