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贫困动态性 理论与实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贫困动态性 理论与实证
  • 吴海涛,丁士军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0437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贫困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贫困动态性 理论与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贫困动态性研究的理论与逻辑1

1.1关键概念界定1

1.1.1贫困1

1.1.2农户3

1.1.3贫困线4

1.1.4贫困动态性5

1.1.5贫困脆弱性6

1.1.6收入贫困、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7

1.1.7暂时性贫困与慢性贫困8

1.1.8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9

1.2贫困动态性的理论解释10

1.2.1贫困的季节性理论10

1.2.2贫困的代际传递理论11

1.2.3贫困的生命周期理论12

1.2.4贫困的资本决定理论12

1.2.5贫困的风险冲击理论13

1.3贫困动态性研究的逻辑主线15

1.3.1谁在进入和退出贫困16

1.3.2他们怎样地进入和退出贫困16

1.3.3他们为什么会进入和退出贫困16

1.3.4他们未来会怎样贫困17

1.4本章小结17

第2章贫困动态性研究的方法和数据19

2.1个体福利的测度19

2.1.1收入和消费度量19

2.1.2实际消费的测度21

2.1.3购买力平价23

2.1.4空间价格指数24

2.2构建贫困线25

2.2.1基本需求法26

2.2.2比例法26

2.2.3恩格尔系数法26

2.2.4马丁法26

2.2.5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法27

2.3经典的贫困测度方法28

2.3.1 FGT指标28

2.3.2森(Sen)指数29

2.3.3基尼(Gini)系数30

2.3.4恩格尔(Engel)系数32

2.3.5泰尔(Theil)指数32

2.3.6阿特金森(Atkinson)指数33

2.4描述贫困动态性的方法34

2.4.1列表和计数法34

2.4.2生命统计表法35

2.4.3组分变异法35

2.4.4二元风险率模型法36

2.4.5多元风险率模型法37

2.4.6参与式贫困评估方法37

2.5度量慢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38

2.5.1贫困持续程度法39

2.5.2收入和消费不足法41

2.5.3未来消费或收入不足概率法41

2.5.4组分法41

2.5.5度量暂时性贫困与慢性贫困方法的评价42

2.6度量贫困脆弱性43

2.6.1收入或消费变动法43

2.6.2期望效用脆弱性44

2.6.3未来贫困概率法45

2.7贫困动态性研究的数据利用46

2.7.1截面数据46

2.7.2时序数据和面板数据47

2.8本章小结48

第3章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演变51

3.1我国贫困标准的变动51

3.1.1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确定51

3.1.2新贫困线的测算方法54

3.1.3新贫困标准测算结果56

3.2农村贫困的演变58

3.2.1贫困规模变化58

3.2.2减贫速度61

3.2.3贫困人口的分布63

3.3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69

3.3.1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8年)69

3.3.2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年)70

3.3.3大规模扶贫开发阶段(1986—1993年)71

3.3.4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72

3.3.5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扶贫阶段(2001—2010年)73

3.3.6消除绝对贫困缩小相对贫困阶段(2011—2020年)73

3.4贫困发展的趋势和反贫困的挑战74

3.4.1贫困发展趋势74

3.4.2反贫困的挑战79

3.5本章小结82

第4章农户贫困的动态过程83

4.1湖北农村社会经济概况83

4.1.1湖北简介83

4.1.2湖北经济发展趋势85

4.1.3湖北农村改革和贫困缓解87

4.2湖北农村贫困状况及分布89

4.2.1农村贫困状况90

4.2.2农村贫困分布92

4.3湖北农户的基本情况98

4.3.1数据来源98

4.3.2农户基本特征101

4.3.3农户收入和消费变动102

4.3.4农户贫困发生状况106

4.4湖北农户贫困的动态过程110

4.4.1农户贫困的经历110

4.4.2贫困的运动113

4.4.3贫困的连续性118

4.5本章小结122

第5章农户贫困动态性的特征和成因125

5.1动态性贫困的农户特征125

5.1.1不同类型贫困农户收入和消费状况125

5.1.2不同类型贫困户的收入和消费增幅130

5.1.3不同类型贫困户的家庭特征132

5.1.4进入和退出贫困的农户特征135

5.2农户贫困动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138

5.2.1农户不同类型贫困的决定因素138

5.2.2农户进入和退出贫困的决定因素140

5.3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基于组分分解法的分析141

5.3.1分解方法的评价141

5.3.2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分解144

5.3.3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的决定因素一理论分析150

5.3.4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的决定因素一实证检验152

5.4本章小结167

第6章农户贫困的脆弱性171

6.1农户生计和脆弱性分析框架171

6.1.1农户生计分析框架171

6.1.2贫困脆弱性分析框架176

6.1.3生计分析和脆弱性分析框架的比较和融合179

6.2农户贫困脆弱性度量181

6.3脆弱性方法预测未来贫困182

6.4贫困脆弱性的决定因素184

6.4.1收入贫困脆弱性的决定因素185

6.4.2消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188

6.4.3贫困脆弱性和贫困动态性影响因素比较189

6.5本章小结191

第7章贫困动态性的案例研究193

7.1游走在贫富之间193

7.2风险冲击与农户贫困陷入197

7.3生计策略与农户贫困退出208

7.4村级层面贫困动态性210

7.5本章小结213

第8章农户相对贫困的动态215

8.1农户收入分化及其变化趋势216

8.1.1地区间农户收入差距216

8.1.2不同收入构成及其变化218

8.1.3不同收入组农户构成221

8.2湖北农村收入不平等及其决定因素223

8.2.1不同收入来源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225

8.2.2区域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226

8.2.3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回归分解法227

8.3农户性别贫困差异——基于多维视角贫困视角232

8.3.1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233

8.3.2数据来源及各维度贫困线的确定234

8.3.3不同性别人口多维贫困的测度235

8.4本章小结238

第9章结论性评述241

9.1主要结论241

9.1.1谁在进入和退出贫困?241

9.1.2他们怎样进入和退出贫困?242

9.1.3他们为什么会进入和退出贫困?242

9.1.4他们未来会怎样贫困?243

9.2政策含义244

9.2.1完善科学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244

9.2.2建立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245

9.2.3根据致贫原因设计分类扶贫措施245

9.2.4构建农户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应对支持网络246

9.2.5加强农村家庭发展能力建设247

9.2.6重视相对贫困缓解247

9.2.7建立分析和处理中国贫困问题的国际视野248

参考文献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