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诗歌通史 当代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敏俐,吴思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09060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0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诗歌史-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诗歌通史 当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与政治的无休止的纠缠2
二 与传统的审美习惯的冲撞5
三 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发展脉络8
四 台湾、香港、澳门诗歌概观14
第一章 诗学规范的确立与新诗话语转型19
第一节 战时文化与工农兵文艺形态中的当代新诗19
第二节 毛泽东的新诗主张及其影响22
第三节 新诗话语转型与颂歌形态的确立29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对“越轨”诗人的批判34
第五节 在修改中进行写作的当代诗人36
第二章 颂歌时代的诗人42
第一节 争做时代的夜莺42
第二节 蔡其矫等坚守个性的诗人56
第三节 成长于共和国的青年诗人64
第三章 百花时代与诗坛“反右”82
第一节 诗坛的“早春”82
第二节 诗坛“反右”90
第三节 运动中的《诗刊》与《星星》99
第四章 新民歌运动与新诗发展道路的论争113
第一节 作为运动的诗歌生产和民间诗学的政治想象113
第二节 新民歌运动与新诗“大众化”117
第三节 新民歌的文本特征120
第四节 新民歌影响下的诗人创作124
第五节 新诗发展道路的论争129
第五章 革命年代的政治抒怀137
第一节 政治抒情诗的话语追溯及其特殊形态137
第二节 隐秘矛盾与双声话语: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142
第三节 贺敬之的时代颂歌154
第四节 新诗在战歌形态上的强化156
第六章 “文革”时期的诗歌161
第一节 主流诗歌:红卫兵诗歌与“新诗学习样板戏”162
第二节 读书小组与诗歌沙龙168
第三节 流放诗人的“地下”写作174
第四节 “地下”诗歌的先驱:食指182
第五节 芒克、多多与白洋淀诗群189
第六节 贵州高原诗人群212
第七节 天安门诗歌运动217
第七章 历史的新时期与诗歌艺术的转型220
第一节 思想解放运动与诗歌界的拨乱反正220
第二节 诗歌创作队伍的重新集结225
第三节 “五四”诗学传统的重新衔接228
第四节 新时期诗歌与外来影响233
第八章 归来者的第二个春天241
第一节 艾青和“五七”受难者的回归241
第二节 牛汉、绿原与“七月派”诗人的回归270
第三节 郑敏与重新绽绿的“九叶”297
第九章 朦胧诗人的崛起320
第一节 诗歌民刊《今天》的出现320
第二节 北岛332
第三节 舒婷、顾城341
第四节 江河、杨炼与其他朦胧诗人357
第十章 新生代诗人的躁动374
第一节 新生代诗人的出现与“现代诗群体大展”374
第二节 西川、海子与北京板块380
第三节 韩东、于坚与“他们”诗群395
第四节 “莽汉”、“非非”诗群与四川板块408
第十一章 多元写作姿态的展开419
第一节 李瑛与新时期的政治抒怀419
第二节 乡土记忆与城市印象435
第三节 军旅中的诗情446
第四节 少数民族诗人的新姿态451
第五节 诗学文化的多重视野455
第十二章 异军突起的女性诗歌463
第一节 渐成声势的女性诗歌创作阵容463
第二节 翟永明与女性性别意识的强化474
第三节 王小妮与女性诗歌的多元展开482
第十三章 蔚为大观的西部诗歌494
第一节 昌耀与青海诗人494
第二节 新疆的“新边塞诗”497
第三节 陕甘板块504
第四节 西南诗人群514
第十四章 90年代的诗歌写作521
第一节 90年代诗歌的概述与世纪末的论争521
第二节 “独立”的担当529
第三节 口语写作540
第四节 个人化向度的呈现546
第十五章 当代台湾诗歌560
第一节 当代台湾新诗发展回溯560
第二节 从三足鼎立到四强分治590
第三节 现实主义诗派的抗衡631
第四节 开创后现代风潮643
第五节 其他重要诗人646
第十六章 当代香港与澳门诗歌652
第一节 从“难民文学”到现代主义652
第二节 在左右政治夹缝中寻找新的出路662
第三节 香港诗人文化身份的认同定位669
第四节 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忧680
第五节 香港新诗的主体性仍然存在689
第六节 澳门:富有诗意的小城697
后记704
热门推荐
- 1333850.html
- 313494.html
- 603818.html
- 1101806.html
- 1042363.html
- 1578497.html
- 1767427.html
- 2117974.html
- 1753144.html
- 47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5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2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0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3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3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88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