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经济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土地经济学 第2版
  • 刘书楷,曲福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038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土地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地经济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土地的综合概念与特性功能1

一、土地的综合概念与内涵1

二、土地的综合特性与功能4

第二节 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7

一、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内涵7

二、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8

第三节 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义10

一、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来源10

二、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10

三、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0

四、土地经济学的学科定义11

第四节 土地经济学的历史与进展14

第五节 土地经济学的基本任务、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17

一、土地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和研究目标17

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体系18

三、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9

主要参考文献20

第二章 人地关系原理及土地的供给与需求21

第一节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趋向21

第二节 人口发展与人口可持续发展原理23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与内涵23

二、传统人口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4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论和人口经济原理26

四、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战略与对策27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30

一、土地供给与需求的概念和运行机制30

二、土地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分析32

三、土地供求关系的调控38

第四节 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40

一、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40

二、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42

主要参考文献46

第三章 土地报酬规律与土地集约经营48

第一节 土地报酬规律的概念与内涵48

一、土地报酬规律的提出和早期表述48

二、近代土地报酬规律内涵的扩展49

三、马克思主义对“土地报酬(收益)递减规律”的批判52

第二节 生产要素配合原理与生产函数理论在土地报酬运动三阶段分析中的应用54

一、生产要素配合原理和生产函数的概念与内涵54

二、应用生产函数对土地报酬运动物质数量关系的阶段分析55

三、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58

第三节 土地集约经营60

第四节 我国土地集约经营的对策63

一、我国土地集约经营的必然趋势63

二、我国实行土地集约经营的客观要求及其途径64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66

主要参考文献68

第四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70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规模经营的概念与内涵70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72

一、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土地规模经营72

二、我国农业用地规模经营问题76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经营86

一、城市化的内涵及城市土地的特点86

二、城市土地规模经营的经济分析90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92

一、我国的城市规模和规模效益92

二、我国房地产的开发和土地规模经营93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前景分析94

主要参考文献96

第五章 地租理论97

第一节 地租的概念、性质与形式97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97

二、地租的形式、种类98

第二节 西方古典地租理论102

一、古典经济学派早期的地租理论102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103

三、屠能的地租理论10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地租原理106

第四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地租114

一、社会主义地租的形成条件、性质与特点114

二、社会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及其分配116

三、社会主义地租的经济意义119

主要参考文献121

第六章 地价理论122

第一节 土地价值与价格理论122

一、地价的概念和经济意义122

二、土地价值与土地价格的主要理论观点124

第二节 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及土地价格变动的规律130

一、土地价格的制约因素130

二、土地价格变动的规律132

第三节 土地估价方法134

一、马克思“地租资本化”法134

二、西方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常用的土地估价法136

第四节 土地价格机制与土地价格制度创新140

一、土地价格体系140

二、土地价格管理制度143

三、土地价格制度创新144

第五节 土地价格管理145

主要参考文献146

第七章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147

第一节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与基本模式147

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147

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模式147

三、“三维结构框架”的理论与方法148

第二节 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及其应用155

一、农业生产资源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原理156

二、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原理157

主要参考文献161

第八章 土地利用分类与空间配置162

第一节 土地利用的分类162

一、土地利用的基本概念与内涵162

二、土地利用分类的概念与目的163

三、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与方法163

四、近现代的土地利用类别简介165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地域分工171

一、土地利用地域分工的涵义171

二、土地利用地域分工的原则172

第三节 土地利用区域规划175

一、土地利用区域规划的涵义和意义175

二、区域规划的历史演变和各国土地利用区域规划的特点176

三、土地利用区域规划体系180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182

一、土地利用区位选择的经济意义182

二、屠能的《孤立国》与农业区位论183

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85

四、城镇用地和娱乐用地的区位选择187

主要参考文献188

第九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概论189

第一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与内涵189

一、土地利用与人地关系调整189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及其内涵190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192

第二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193

一、限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自然因素193

二、限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因素195

三、限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因素195

四、限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人口因素196

五、限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因素197

第三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197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标准197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198

第四节 我国土地利用问题与可持续利用战略202

一、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202

二、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205

主要参考文献207

第十章 各类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208

第一节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208

一、耕地的供给与需求208

二、耕地利用的特征与原则209

三、我国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210

四、我国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12

五、实现耕地保护的保障机制213

第二节 林地、草地与水面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214

一、林地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214

二、草地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217

三、水面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219

第三节 城镇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223

一、城市化与城镇用地的扩大223

二、城镇用地的特点与分类223

三、城镇用地的利用原则与管理措施224

第四节 矿地与旅游地的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226

一、矿地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226

二、旅游地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227

第五节 宜农荒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230

一、宜农荒地资源的类型230

二、我国宜农荒地资源的分布及开发潜力232

三、我国宜农荒地资源的合理分区开发234

主要参考文献238

第十一章 土地制度概论239

第一节 制度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39

一、制度的概念与分类239

二、制度的功能与变迁241

三、影响土地利用的制度因素243

第二节 土地制度的概念与构成244

一、土地制度的概念245

二、土地制度的构成245

三、土地制度的功能247

第三节 我国土地制度的产生与变迁248

一、我国土地制度的产生248

二、我国近代土地制度的变迁253

三、我国现代土地制度的变迁254

第四节 不同类型国家的土地制度比较261

一、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261

二、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263

三、以土地国家控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266

第五节 土地制度改革及其理论趋向268

一、土地制度改革的含义268

二、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趋向269

主要参考文献275

第十二章 土地产权制度277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概述277

一、产权277

二、土地产权279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的基本要求279

第二节 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280

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创新280

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创新285

第三节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建设290

一、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特质及其产权残缺290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创新294

第四节 城市国有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297

一、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297

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298

主要参考文献300

第十三章 土地使用制度301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概述301

一、土地使用制度的含义301

二、土地使用制与土地所有制的关系301

三、土地使用制度的分类301

第二节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302

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现状及特征302

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演变306

三、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完善309

第三节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311

一、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现状311

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12

主要参考文献313

第十四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315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的内涵315

一、土地用途管制315

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316

三、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317

第二节 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比较317

一、加拿大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317

二、美国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319

三、日本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322

四、我国台湾省的土地使用管制制度323

五、典型国家或地区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特点325

第三节 我国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概况326

一、我国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必要性326

二、我国实施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可行性328

三、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330

四、我国土地用途管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333

主要参考文献336

第十五章 土地市场与土地市场制度337

第一节 土地市场的概念与功能337

一、土地市场的概念337

二、土地市场的特征338

三、土地市场的功能338

第二节 我国土地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40

一、土地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培育340

二、城市土地经营与土地收购储备制度341

第三节 我国土地市场制度建设344

一、土地市场制度建设的意义344

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的建设345

三、土地市场制度的政府安排346

主要参考文献348

第十六章 土地金融制度349

第一节 土地金融的概念、特征与功能349

一、土地金融的概念和分类349

二、土地金融的特征和功能350

第二节 典型国家的土地金融制度与政策比较352

一、德国的土地金融制度与政策352

二、美国的土地金融制度与政策355

第三节 我国的土地金融制度改革与建设357

一、农地金融制度的建设357

二、城市土地金融制度的建设360

主要参考文献367

第十七章 土地税收制度368

第一节 土地税的概念与功能368

一、土地税的概念、性质和功能368

二、地税、地租、地费的关系界定370

三、土地税收的功能371

第二节 各国(或地区)土地税收制度与土地税收政策比较371

一、土地税收制度和税收形式372

二、土地税收政策375

第三节 我国土地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建设376

一、目前的土地、房地产税收制度377

二、农地税收制度378

三、市地税收制度381

四、土地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382

主要参考文献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