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 修订版
  • 宋才发,谢尚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1117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民族区域自治法-法的理论-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区域自治1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作用和特色13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依据21

四、民族区域自治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法律体系29

第一编 民族区域自治法理论基础39

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法概论39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39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概念39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调整对象41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性质、适用范围及根本任务44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性质44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适用范围46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根本任务48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产生及发展49

一、民族区域自治及其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49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53

三、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建设58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渊源、体系及地位60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渊源及体系60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62

第五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63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原则64

二、坚持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利益相结合的原则65

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相结合的原则66

四、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68

五、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68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70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一般理论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70

一、法律关系的一般理论70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73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主体75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一般理论75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主体76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客体79

一、法律关系客体的一般理论79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客体81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内容84

一、法律关系内容的一般理论84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内容86

第五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确立、变更和保护93

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失的一般理论93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保护94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97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97

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及其建立的原则97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和变更的程序100

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名称102

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类型103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设立104

一、自治机关的概念104

二、自治机关的性质和职责105

三、自治机关的组成107

四、自治机关的组织原则109

第三节 自治权的行使110

一、自治权的概念及其特征110

二、自治权的基本内涵111

三、自治权的法律保障114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18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责118

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118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地位119

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责123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内部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原则125

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法院的组织领导体制125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126

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程序129

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检察院的组织和领导体制132

五、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工作原则133

六、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层级关系134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民族特色136

一、坚持适用法律上的法制统一和兼顾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原则136

二、切实保障和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审理案件和行使检察权138

三、切实配备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领导和工作人员中的民族成员140

第五章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民族关系141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41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念141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141

三、现阶段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145

第二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基本问题151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概念151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类型152

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特征154

四、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的民族状况157

第三节 调整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法律规则159

一、调整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法律规则的概念159

二、调整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法律规则的内容159

三、调整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法律规则的完善163

第六章 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165

第一节 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基本理论165

一、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概念165

二、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特征167

三、履行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原则169

四、履行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意义169

第二节 上级国家机关履行职责的基本原则174

一、立足实际原则174

二、统筹兼顾原则175

三、谋求发展原则176

四、恪尽职守原则177

第三节 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主要内容179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179

二、采取多种举措,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事业181

三、照顾少数民族利益,加大民族自治地方扶贫力度187

第四节 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健全完善190

一、加强立法,健全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法律体系190

二、与时俱进,规范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决策程序192

三、注重实效,优化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运作机制193

第二编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权分论197

第七章 自治机关的立法自治权197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立法197

一、民族立法自治权的概念及特征197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规的特点202

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规的效力原则204

四、民族立法自治权与相关权利之间的关联205

第二节 自治机关立法权的内容207

一、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治权207

二、变通或者补充法律的自治权213

三、变通执行与停止执行自治权222

第三节 自治机关行使立法权的原则226

一、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原则226

二、从当地经济文化实际出发的原则227

三、自治立法协调统一的原则228

第八章 自治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231

第一节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问题231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内涵231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状况234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237

第二节 民族语言文字自治权与民族语言文字自由权的关系238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自治权238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自由权241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自治权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自由权的关系244

第三节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自治权的法治保障246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自治权的立法保障246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自治权的执法保障249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自治权的司法保障251

第九章 自治机关的人事管理自治权253

第一节 自治机关人事管理自治权的内涵253

一、自治机关人事管理自治权的概念及特征253

二、实施民族自治地方人事管理自治权的意义256

第二节 自治机关人事管理自治权的内容260

一、自治机关有权培养各级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260

二、自治机关有权从当地民族中培养技术工人264

三、自治机关有权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265

四、自治机关有权采取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266

第三节 深化自治机关人事自治制度全面改革267

一、自治机关人事自治制度存在的缺陷267

二、创新自治机关人事管理自治制度的内涵270

三、完善自治机关干部专业人才的选拔使用制度271

四、强化自治机关干部专业人才的考评制度272

第十章 自治机关的经济贸易管理自治权274

第一节 自治机关的经济管理自治权274

一、自治机关经济管理自治权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意义274

二、自治机关经济管理自治权的主要内容282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贸易管理自治权291

一、民族自治地方开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291

二、自治机关贸易管理自治权的主要内容294

第三节 自治机关行使经济贸易管理自治权的原则297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经济管理自治权坚持的原则297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对内对外贸易管理自治权坚持的原则300

第十一章 自治机关的财政税收管理自治权304

第一节 自治机关的财政管理自治权304

一、自治机关财政管理自治权的性质、职能及其意义304

二、自治机关财政管理自治权的内容310

第二节 财政转移支付及其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实践316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内涵316

二、财政转移支付在民族自治地方实践的几个阶段318

三、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关系327

第三节 自治机关行使财政税收管理自治权的内涵330

一、国家财政与国家税收的基本内容330

二、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财政管理自治权332

三、正确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部的财政关系333

四、改革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管理体制334

第十二章 自治机关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管理自治权336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自治权的法律规范336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336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的属性338

三、民族自治地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自治权的法律规定340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43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现状343

二、实施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红线保护制度344

三、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环境权益保护法治化347

四、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环境损害终身追责制度348

五、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51

第三节 完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管理自治权的法治路径353

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353

二、健全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权利实现制度355

三、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资源开发利用补偿制度356

四、构建地方政府区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358

第十三章 自治机关各项社会事业的自治权361

第一节 自治机关科技管理的自治权361

一、科技进步对现代文明的影响361

二、自治机关科技管理自治权的含义363

三、自治机关科技管理自治权的内容363

第二节 自治机关教育管理的自治权368

一、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性368

二、自治机关教育管理自治权的法律规定370

三、自治机关对民族教育事业管理的具体内容371

第三节 自治机关医药卫生事业管理自治权379

一、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379

二、医药卫生事业管理自治权的法律规定380

三、自治机关对民族医药卫生事业的管理381

第四节 自治机关体育事业管理自治权385

一、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385

二、自治机关体育事业管理自治权的法律规定385

三、自治机关体育事业管理自治权的基本内容386

第五节 自治机关各项文化事业管理的自治权388

一、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88

二、民族文化事业管理自治权的法律依据390

三、民族文化事业管理自治权的主要内容390

第十四章 自治机关的其他自治权397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织地方公安部队的自治权397

一、中国武装力量和武装警察部队397

二、自治机关组织地方公安部队的自治权399

三、自治机关组织地方公安部队自治权的意义403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自治权406

一、民族自治地方实施流动人口管理的含义406

二、民族自治地方实施流动人口管理自治权的内容408

三、民族自治地方实施流动人口管理自治权的原则411

四、民族自治地方实施流动人口管理自治权的意义413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计划生育管理自治权414

一、自治机关实行计划生育管理自治权的含义414

二、自治机关行使计划生育管理自治权的依据415

三、自治机关实行计划生育管理自治权的内容416

四、自治机关实行计划生育管理自治权的成效418

第十五章 自治机关保障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自由420

第一节 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内涵420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420

二、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内容421

三、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特性425

四、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427

五、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428

六、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基本规律432

第二节 民族风俗习惯与法治社会建设的关系434

一、民族风俗习惯与法治社会的一般关系434

二、民族风俗习惯是多民族国家法治调整的对象437

三、民族习惯法是国家实现法治可资利用的“秩序资源”438

第三节 自治机关保障各少数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440

一、充分认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440

二、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443

第十六章 自治机关保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446

第一节 宗教的基本内涵446

一、宗教的含义446

二、宗教的起源448

三、宗教的本质450

四、宗教的特点452

五、宗教的分类455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主要宗教信仰456

一、原始宗教信仰456

二、佛教信仰457

三、伊斯兰教信仰458

四、基督教信仰459

五、道教信仰460

第三节 自治机关保护民族宗教信仰自由462

一、自治机关保护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法规规定462

二、自治机关保护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464

三、自治机关保护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依据467

四、自治机关保护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468

五、自治机关保护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措施472

第三编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实践探索483

第十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483

第一节 自治条例的概念、性质、内容及作用483

一、自治条例的内涵483

二、自治条例的性质484

三、自治条例的内容487

四、自治条例的特征487

五、自治条例的作用488

第二节 自治条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489

一、自治条例的“小宪法”地位489

二、自治条例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490

三、自治条例与其他自治法规的关系491

四、自治条例与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关系493

第三节 自治条例的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494

一、制定自治条例的原则494

二、制定自治条例的程序496

三、制定自治条例的技术505

第四节 我国自治条例的立法现状及完善505

一、民族自治条例的立法现状505

二、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阻碍因素508

三、加快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进程511

第十八章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制定单行条例515

第一节 单行条例的基本内涵515

一、单行条例的基本含义515

二、单行条例与自治条例的关系518

三、单行条例的基本内容519

第二节 单行条例在民族法治体系中的地位520

一、单行条例的特殊法律地位520

二、单行条例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522

三、单行条例与补充、变通规定的关系523

四、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的关系526

第三节 单行条例立法的法源及路径528

一、单行条例立法的法源528

二、单行条例立法的路径530

第十九章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534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基本内涵534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含义534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渊源537

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特征539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41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指导思想541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基本原则543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内容与程序545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内容545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程序548

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程序建设550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功能和意义550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功能550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意义553

后记5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