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 发展·比较·协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 发展·比较·协调
  • 许家林,龚翔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1696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会计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 发展·比较·协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协调问题的提出3

(一)经济全球化环境要求中国建立与国际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3

第一篇 基础研究第1章 绪论3

(二)中国加入WTO要求建立与国际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4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要求建立与国际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5

二、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协调问题研究的价值5

(一)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5

(二)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8

三、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协调研究的内容框架9

第2章 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11

一、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哲理溯源11

(一)构建理性主义和进化理性主义:人类社会制度演进的两种理论逻辑11

(二)“规则导向”:构建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13

(三)“目标导向”:由构建理性主义转变为进化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15

(四)我国现阶段的会计准则建设工作的推进:基于进化理性主义原理的断想17

(一)会计目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8

二、会计目标研究与会计准则体系建设18

(二)会计目标对会计准则体系制定的影响分析26

三、会计准则体系运行过程的制度环境剖析28

(一)政治环境28

(二)法律环境28

(三)经济环境29

(四)教育环境31

(五)文化环境32

四、会计准则体系制定的制度环境制约32

(一)制度的内涵特征及对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理念的影响33

(二)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度环境与准则体系形成逻辑34

(三)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度环境与制约因素37

五、会计准则制定行为的理论描述与实质分析40

(一)会计准则制定行为的理论描述40

(二)会计准则制定行为的实质分析43

(一)我国会计准则出台的历史回顾47

第3章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与发展47

一、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其发展过程47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发展51

(三)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程序55

(四)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其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系56

二、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已有成果58

(一)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58

(二)中国会计学会推动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59

(三)会计教育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60

(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组织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规划与实施工作61

(五)基本会计准则出台后给我国会计领域带来的根本性变化62

三、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64

(一)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主体存有争议64

(二)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目标需进一步明确65

(三)中国会计准则体系需健全并细化66

(四)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基础需慎重选择67

(五)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权威性有待加强68

(六)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相关法律法规应注重衔接68

(七)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应彰显特色69

(八)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应逐步到位69

四、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基本取向69

(一)积极研究并已经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69

(二)追踪已发布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并积极修订70

(三)适时改变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发布和实施方式70

(四)初步形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新架构71

五、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特点与主要变化71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特点71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变化73

第二篇 协调研究第4章 会计国际协调的基本问题81

一、会计国际协调的内涵界定81

(二)地区协调83

二、会计国际协调的基本层次83

(一)双边协调83

(三)全球协调85

三、会计国际协调的主要形式86

(一)国际或地区间制定政治协议或法规约束86

(二)会计职业团体制定会计准则87

(三)国际或地区性行业组织的认可与推行87

第5章 国际组织的会计协调88

一、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协调活动88

(一)联合国88

(二)欧洲联盟99

(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08

(四)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110

(五)非洲会计理事会112

二、全球性会计职业组织及其协调活动113

(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13

(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27

三、地区性会计职业组织及其协调活动131

(一)欧洲会计师联合会131

(二)亚太地区会计师联合会132

(三)泛美会计师联合会134

(四)东盟国家会计师联合会134

(五)北欧会计师联盟135

第6章 有关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国际协调136

一、美国的会计国际协调136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SEC和FASB理智的冷漠136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IASC改组:SEC和FASB与其无奈的合作137

(三)21世纪初期IASC改组以后:SEC和FASB采取积极姿态140

二、英国的会计国际协调144

(一)英国参与欧盟的会计协调活动144

(二)英国参与IASC/IASB的会计协调活动145

(二)AASB时期的协调149

三、澳大利亚的会计国际协调149

(一)AARF与ASRB时期的协调149

(三)IASC改组前后的协调150

四、加拿大的会计国际协调152

(一)CICA一贯采取积极协调的姿态153

(二)现时CICA在与FASB及IASC/IASB的协调中左右逢源154

五、日本的会计国际协调155

(一)BADC的组织管理体制使其与IASC/IASB协调中略显尴尬155

(二)FASF与ASBJ的成立标志着日本实现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根本性转变157

(三)ASBJ为应对与BADC的微妙关系而迈出与IASB实质性协调的步伐157

六、法国的会计国际协调159

(一)法国参与欧盟的会计协调活动160

(二)法国参与IASC/IASB的协调活动161

(三)法国在会计国际协调中对国际化与国家化关系的相机处理163

七、新加坡的会计国际协调163

(二)ICPAS时期的会计国际协调164

(一)SSA时期的会计国际协调164

(三)CCDG时期的会计国际协调165

八、中国香港的会计国际协调167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会计国际协调:确保准则与IAS重要方面一致167

(二)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的会计国际协调:根据IAS制定并颁发准则项目168

(三)21世纪初期的会计国际协调:实现与IAS/IFRS全面趋同168

第7章 会计国际协调趋势下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171

一、基本态度: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协调活动171

(一)会计国际协调与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171

(二)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协调并做出实效是我国的基本态度172

二、基本方针:在会计国际协调中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173

(一)会计准则在客观上具有经济后果性173

(二)IASC改组前后各国不同姿态与呼应的实质是对其自身经济利益的追逐174

(三)我国参与会计国际协调的态度与行动应考虑我国的经济利益175

(一)规范会计准则制定机制176

三、基本措施:在推进会计国际协调时注重不断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176

(二)合理界定会计目标177

(三)加快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177

(四)完善会计准则体系178

四、基本原则:在会计国际协调中坚持求同存异,以尽量缩小差距178

(一)会计国际协调中的国际化与国家化问题会长期存在178

(二)我国参与会计国际协调应求同存异179

五、基本起点:会计国际协调过程应充分考虑如何适应中国的会计环境179

(一)我国的会计国际协调应充分考虑会计环境及其变化179

(二)充分考虑我国会计环境的会计国际协调方略180

六、基本目标: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建设应主动适应会计国际协调的大趋势181

(一)完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推行会计国际协调的重要环节182

(二)相关组织对完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基本认识182

(三)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基础工作183

第三篇 运行研究第8章 会计规范体系贯彻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187

(一)问卷设计188

一、调查方案设计188

(二)调查方式189

二、调查结果分析189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189

(二)被调查者对我国现行会计规范状况的基本认识及其分析191

(三)被调查者对所在单位会计状况的基本看法197

(四)被调查者对所在单位会计规范执行情况的基本看法202

(五)被调查者对所在单位相关问题的基本看法207

(六)被调查者对其他问题的基本看法210

三、调查后的思考:关于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建设和贯彻实施的若干问题212

(一)科学严谨的会计规范体系内容是保证会计规范建设和执行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213

(二)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规范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石216

(三)加强全方位的会计监管体系建设是会计规范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218

(四)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会计规范建设和执行的持续保证219

(五)提高会计规范的违约成本是保证其顺利买施的有效举措221

(一)会计法规体系不协调现象客观存在222

第9章 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会计法规体系协调222

一、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会计法规体系协调问题的提出222

(二)协调会计法规体系需要研究的问题223

二、会计法规体系不协调现象剖析223

(一)法律空白224

(二)规范冲突225

(三)语言歧义226

三、会计法规体系不协调的法理认识230

(一)人类的有限性230

(二)法律文本的不确定性230

(三)抽象价值的不可衡量性231

(四)法律意识形态的多元性231

(五)法律普适性而导致的必然冲突231

四、会计法规体系协调的法理原则232

(一)会计法规体系协调的基本法理原则232

(二)遵循会计法规体系协调法理原则应研究的问题234

五、会计法规体系协调的基本思路235

(一)加强法律诠释在会计法律体系中的运用235

(二)组建会计法规体系协调的机构,加强会计法规体系协调的立法合作237

(三)提高会计法律立法水平,建立各司其职的会计法规体系239

六、会计法规体系协调与会计准则体系建设241

第10章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基于中、美制度框架及内容的比较与启示243

一、中、美证券监管体制及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基础的比较243

二、中、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结构的比较244

(一)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基本立法范畴的比较244

(二)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比较245

(三)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法律责任的比较245

(四)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规则体系的比较246

(五)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指导性规范——会计准则体系的比较246

(六)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保证性规范——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247

(二)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主要内容的比较248

(一)会计信息披露总体范围的比较248

三、中、美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规范的比较248

四、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250

(一)明确基本会计准则功能的同时不断完善具体准则250

(二)建立科学合理、协调一致的制度形成机制251

(三)为会计信息披露规则提供系统和详细的编报指南251

第四篇 比较研究第11章 中国基本会计准则与相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255

一、中国基本会计准则与相关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及体系比较256

(一)中国基本会计准则主要内容的历史变迁256

(二)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主要内容260

(三)IASC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框架的主要内容264

(四)ASB财务报告原则公告的主要内容267

(五)IASR财务报表的目标与概念的主要内容272

(六)内容体系的比较274

二、财务报表目标的比较275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277

四、财务报表要素的比较280

五、财务报表要素确认的比较282

六、财务报表要素计量的比较284

第12章 中国一般业务准则与相关IAS/IFRS的比较(上)287

一、存货准则的比较288

二、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比较293

三、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比较297

四、固定资产准则的比较302

五、生物资产准则的比较308

六、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314

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比较320

八、资产减值准则的比较322

第13章 中国一般业务准则与相关IAS/IFRS的比较(下)335

一、职工薪酬准则的比较335

二、企业年金基金准则的比较337

三、股份支付准则的比较339

四、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343

五、或有事项准则的比较348

六、收入准则的比较351

第14章 中国特殊业务准则与相关IAS/IFRS的比较(上)355

一、建造合同准则的比较355

二、政府补助准则的比较361

三、借款费用准则的比较364

四、所得税准则的比较368

五、外币折算准则的比较372

六、企业合并准则的比较377

七、租赁准则的比较384

第15章 中国特殊业务准则与相关IAS/IFRS的比较(下)393

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比较393

二、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的比较411

三、套期保值准则的比较418

四、保险合同准则的比较426

五、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的比较434

第16章 中国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与相关IAS/IFRS的比较(上)442

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的比较442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比较448

三、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比较451

四、现金流量表准则的比较458

五、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463

六、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比较468

第17章 中国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与相关IAS/IFRS的比较(下)475

一、每股收益准则的比较475

二、分部报告准则的比较480

三、关联方披露准则的比较486

四、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比较490

五、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准则比较500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5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