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
  • (日)河上肇著;李达等译 著
  • 出版社: 昆仑书店
  • ISBN:
  • 出版时间:1930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1

第一章 唯物论1

一 观念论与唯物论1

上篇 马克思主义之哲学的基础1

一 从抽象的(舍象的)东西达到具体的(具象的 东西之思惟进行的一般形式)1

绪言1

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法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后的穷极目的6

二 为被压迫阶级的哲学的唯物论和无神论7

三 十六世纪时代的荷兰及十七世纪的英国的唯物论与无神论16

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史的过程之把握——辩证法的唯物论之适用19

四 十八世纪中法国的唯物论与无神论20

(一)麦里亚20

(二)杜尔巴克27

第一章 商品30

第一 为研究出发点的商品30

一 总说33

(三)十八世纪的唯物论之缺陷33

五 十九世纪德意志观念论之批评者费尔巴哈42

二 资本家社会最舍象的范畴之商品,是思惟以前就摆着的外的现象48

六 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根本见地看的唯物论52

三 以资本为问题,所以商品成了最舍象的范畴55

四 成为最舍象的范畴之商品和成为具象的全体之资本家社会,不可分离的同时存在63

七 关于研究上的唯物论的出发点66

五 论理的出发点(及论理的进行)到历史的出发点(及历史的发展)之适应71

八 唯物论的根据74

九 思惟与存在的适应关系78

六 出发点和到着点之间的辩证法的循环81

一○ 相对的真理与绝对的真理84

一一 当作真理之基准看的实践92

一 引言95

第二 分析商品而得的商品两个要素——使用价值及价值95

二 成为使用价值的商品97

第二章 辩证法97

一 黑智儿辩证法之颠倒97

三 成为价值的商品——其一,价值的品质107

二 辩证法的思惟之本质113

三 对立物之统一与统一之分解135

四 成为价值的商品——其二,价值的分层139

四 差别的相对性139

一 马克思给库格曼Kugelmann的书简149

第三 对于劳动价值说的异论的分析149

(一)序说154

五 在发展过程上(在运动之流上)把握事物154

二 由于把马克思的“舍象的,人类的,劳动”误解为单纯抽象的概念的异论155

(二)到反对物去的转变158

三 对观察对象限于劳动生产物的非难170

(三)发展即是对立物的斗争175

四 价值法则与现实上的商品交换比率之不一致176

五 价值法则,在纯粹的形态上是商品交换的法则185

(四)由量到质的转化189

(五)否定之否定199

第四 在商品上表示出来的劳动二重性207

一 引言207

六 总括——辩证法的唯物论212

二 当做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用的劳动看的劳动212

第三章 史的唯物论(唯物史观)213

一 唯物论向着社会(或历史)方面的扩张213

三 创造价值的人类的劳动之劳动219

二 人类社会生活上的基本对立物——生产诸力与生产诸关系220

其一 二种意义上的生产力222

其二 社会的生产诸力之构成分226

第五 价值形态及其发展230

一 论理的进行之出发点230

其三 生产诸关系及生产诸方法232

三 生产诸力与生产诸关系之辩证法的关系240

二 简单的价值形态之分析246

A 引言246

B 价值表现之对立的两极253

C 相对的价值形态256

四 为社会的经济构造之构成分的纯经济的诸关系及政治经济的诸关系256

D 等价形态266

五 社会的阶级差别及其政治的构造(政治的及法律的上层建筑)267

E 简单的价值形态之总体279

三 简单的价值形态之向扩大了的价值形态去的变态282

六 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的意识反映社会的存在282

四 被扩大的价值形态之走向一般的价值形态的变态290

七 社会变革的总过程——阶级斗争——经济与权力——从必然的王国飞跃到自由的王国294

五 从一般的价值形态到货币形态的推移302

一 引言306

八 唯物史观公式略解306

第六 商品的物神崇拜的性质及其秘密306

二 商品的物神崇拜的性质,是从何处产生?314

三 为商品生产者社会存在的反映的物体化意识319

四 商品生产社会以外的生产诸形态下面的劳动335

五 现实世界宗教的反映346

六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根本缺陷352

第二章 交换过程357

一 引言357

二 在诸商品的全部交换中所含的矛盾370

三 解决矛盾之唯一可能的货币之形成379

四 矛盾的展开及其同时的解决(问题是和它的解决的手段同时发生)384

五 特殊的商品向着货币之必然的转变397

六 商品的物神崇拜性之完成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