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中外常用金属材料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中外常用金属材料手册
  •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编;支良生,党光清主编;宋建忠,吴义田,赵亚莉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95362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35页
  • 文件大小:261MB
  • 文件页数:1960页
  • 主题词:金属材料-世界-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中外常用金属材料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本知识1

1.1 金属材料名词解释1

1.1.1 黑色金属材料1

1.1.2 有色金属材料11

1.2 金属材料常用性能名词术语15

1.2.1 力学性能15

1.2.2 物理性能18

1.2.3 化学性能22

1.3 合金元素及其在合金中的作用22

1.3.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22

1.3.2 合金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27

1.4 金属热处理工艺名词术语28

1.5 怎样识别和使用现行标准29

1.5.1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30

1.5.2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30

1.5.3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标准30

1.5.4 美国标准30

1.5.5 DIN(德国标准)31

1.5.6 BS(英国标准)31

1.5.7 JIS(日本工业标准)31

1.5.8 NF(法国标准)32

1.6 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32

1.7 切削工具材料的选择33

1.8 金属材料常用标准名词术语35

1.9 钢材缺陷术语37

1.10 金属材料的保管39

第2章 中外金属材料牌号的表示方法42

2.1 中国国家、行业以及企业、工厂标准代号42

2.1.1 中国国家、行业准代号42

2.1.2 中国部分冶金企业、工厂标准代号43

2.2 外国国家标准名称及代号44

2.3 国外各国家、部(协会)标准代号及名称47

2.4 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和制定机构的名称及代号53

2.5 国外企业厂商代号及名称54

2.6 黑色金属材料中外牌号的表示方法55

2.6.1 中国国家标准(GB)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55

2.6.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67

2.6.3 美国(SAE)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77

2.6.4 英国国家标准(BS)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84

2.6.5 法国国家标准(NF)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90

2.6.6 德国工业标准(DIN)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96

2.6.7 日本工业标准(JIS)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02

2.6.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14

2.7 有色金属材料中外牌号的表示方法117

2.7.1 中国国家标准(GB)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17

2.7.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31

2.7.3 美国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37

2.7.4 英国国家标准(B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43

2.7.5 法国国家标准(NF)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47

2.7.6 德国工业标准(DIN)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58

2.7.7 日本工业标准(JI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65

2.7.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173

第3章 各国材料牌号对照180

3.1 金属材料牌号对照及其代用的基本原则180

3.2 各国材料牌号对照表181

3.2.1 黑色金属材料牌号对照表181

3.2.2 有色金属材料牌号对照表232

第4章 铝及铝合金254

4.1 中国铝及铝合金254

4.1.1 铝及铝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254

4.1.2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性能274

4.1.3 铝及铝合金的物理性能322

4.1.4 铝及铝合金的特性及用途324

4.1.5 铸造铝合金的有关性能334

4.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铝及铝合金347

4.2.1 铝及铝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347

4.2.2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性能368

4.3 美国铝及铝合金439

4.3.1 铝及铝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439

4.3.2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性能462

4.3.3 铝及铝合金的物理性能479

4.3.4 铝及铝合金的特性及用途487

4.4 英国铝及铝合金513

4.4.1 铝及铝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513

4.4.2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性能518

4.5 法国铝及铝合金529

4.5.1 铝及铝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529

4.5.2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性能538

4.6 德国铝及铝合金569

4.6.1 铝及铝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569

4.6.2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性能580

4.6.3 铝及铝合金的特性及用途604

4.7 日本铝及铝合金607

4.7.1 铝及铝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07

4.7.2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性能611

4.7.3 铝合金铸件的特性及用途635

4.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铝及铝合金636

4.8.1 铝及铝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36

4.8.2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性能640

第5章 镁及镁合金655

5.1 中国镁及镁合金655

5.1.1 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55

5.1.2 镁及镁合金的力学性能659

5.1.3 镁合金的一般物理性能665

5.1.4 镁及镁合金的特性及用途668

5.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镁及镁合金669

5.2.1 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69

5.2.2 镁及镁合金铸件的力学性能672

5.3 美国镁及镁合金673

5.3.1 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73

5.3.2 镁及镁合金的力学性能677

5.4 英国镁及镁合金683

5.4.1 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83

5.4.2 镁及镁合金的力学性能686

5.5 法国镁及镁合金688

5.5.1 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88

5.5.2 镁合金的力学性能688

5.6 德国镁及镁合金689

5.6.1 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89

5.6.2 镁及镁合金的力学性能691

5.6.3 变形镁合金和铸造镁合金的特性及用途694

5.7 日本镁及镁合金694

5.7.1 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94

5.7.2 镁及镁合金的力学性能696

5.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镁及镁合金698

5.8.1 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98

5.8.2 镁及镁合金的力学性能700

第6章 铜及铜合金701

6.1 中国铜及铜合金701

6.1.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701

6.1.2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720

6.1.3 铜及铜合金的物理性能751

6.1.4 铸造铜合金的特性及用途755

6.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铜及铜合金757

6.2.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757

6.2.2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774

6.3 美国铜及铜合金826

6.3.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826

6.3.2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840

6.3.3 铜及铜合金的特性及用途874

6.4 英国铜及铜合金882

6.4.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882

6.4.2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893

6.4.3 铜及铜合金的物理性能907

6.5 法国铜及铜合金908

6.5.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908

6.5.2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913

6.6 德国铜及铜合金927

6.6.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927

6.6.2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934

6.6.3 铜合金的物理性能976

6.6.4 铜及铜合金的特性及用途977

6.7 日本铜及铜合金979

6.7.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979

6.7.2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986

6.7.3 铜及铜合金的特性及用途1008

6.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铜及铜合金1017

6.8.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017

6.8.2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1023

第7章 钛及钛合金1034

7.1 中国钛及钛合金1034

7.1.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034

7.1.2 钛及钛合金的力学性能1042

7.1.3 工业纯钛在各种介质中的耐蚀性能1050

7.1.4 加工钛及钛合金的一般物理性能1052

7.1.5 加工钛及钛合金的特性及用途1053

7.2 美国钛及钛合金1055

7.2.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055

7.2.2 钛及钛合金的力学性能1076

7.2.3 钛及钛合金的技术规范1106

7.3 英国钛及钛合金1108

7.3.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08

7.3.2 钛及钛合金的力学性能1110

7.3.3 钛及钛合金的物理性能1114

7.3.4 钛及钛合金的特性及用途1115

7.4 法国钛及钛合金1116

7.4.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16

7.4.2 钛及钛合金的力学性能1117

7.4.3 钛及钛合金的特性及用途1118

7.5 德国钛及钛合金1118

7.5.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18

7.5.2 钛及钛合金的力学性能1123

7.6 日本钛及钛合金1126

7.6.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26

7.6.2 钛及钛合金的力学性能1127

7.7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钛及钛合金1128

7.7.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28

7.7.2 钛及钛合金的力学性能1129

第8章 锌及锌合金1130

8.1 中国锌及锌合金1130

8.1.1 锌及锌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30

8.1.2 锌及锌合金的规格及力学性能1134

8.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锌及锌合金1137

8.2.1 锌及锌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37

8.2.2 锌及锌合金的力学性能1138

8.3 美国锌及锌合金1138

8.4 英国锌及锌合金1140

8.4.1 锌及锌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40

8.4.2 锌及锌合金的力学性能1140

8.5 法国锌及锌合金1141

8.5.1 锌及锌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41

8.5.2 锌及锌合金的力学性能1142

8.6 德国锌及锌合金1142

8.6.1 锌及锌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42

8.6.2 锌及锌合金的力学性能1143

8.7 日本锌及锌合金1144

8.7.1 锌及锌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44

8.7.2 锌及锌合金的力学性能1146

8.7.3 压铸锌合金使用部件实例1146

8.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锌及锌合金1147

第9章 铅及铅合金1149

9.1 铅及铅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149

9.2 铅及铅合金的规格及特性1152

第10章 铸铁1156

10.1 中国铸铁1156

10.1.1 灰铸铁件1156

10.1.2 球墨铸铁件1159

10.1.3 可锻铸铁件1163

10.1.4 耐热铸铁件1164

10.1.5 蠕墨铸铁件1166

10.1.6 耐磨铸铁件1167

10.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铸铁1170

10.3 美国铸铁1174

10.4 英国铸铁1179

10.5 法国铸铁1181

10.6 德国铸铁1182

10.7 日本铸铁1183

10.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铸铁1184

第11章 铸钢1186

11.1 中国铸钢1186

11.1.1 铸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186

11.1.2 铸钢的力学性能、特性和应用1189

11.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铸钢1196

11.3 美国铸钢1199

11.4 英国铸钢1211

11.5 法国铸钢1214

11.6 德国铸钢1217

11.7 日本铸钢1218

11.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铸钢1222

第12章 结构钢1223

12.1 中国结构钢1223

12.1.1 结构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223

12.1.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238

12.1.3 结构钢的特性与用途1264

12.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结构钢1276

12.2.1 结构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276

12.2.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293

12.3 美国结构钢1330

12.3.1 结构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330

12.3.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341

12.4 英国结构钢1368

12.4.1 结构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368

12.4.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377

12.5 法国结构钢1391

12.5.1 结构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391

12.5.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405

12.6 德国结构钢1431

12.6.1 结构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431

12.6.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441

12.6.3 结构钢的特性及用途1463

12.7 日本结构钢1469

12.7.1 结构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469

12.7.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474

12.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结构钢1481

12.8.1 结构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481

12.8.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487

第13章 工具钢1491

13.1 中国工具钢1491

13.1.1 碳素工具钢1491

13.1.2 合金工具钢1492

13.1.3 高速工具钢1497

13.1.4 硬质合金1500

13.1.5 凿岩钎杆用中空钢1505

13.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工具钢1505

13.3 美国工具钢1506

13.4 英国工具钢1511

13.5 法国工具钢1513

13.6 德国工具钢1519

13.7 日本工具钢1522

13.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具钢1527

第14章 不锈钢和耐热钢1530

14.1 中国不锈耐热钢1530

14.1.1 不锈耐热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530

14.1.2 不锈耐热钢的热处理制度及力学性能1550

14.1.3 不锈耐热钢的特性及用途1584

14.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不锈钢和耐热钢1588

14.2.1 不锈耐热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588

14.2.2 不锈耐热钢的力学性能1609

14.3 美国不锈耐热钢1694

14.3.1 不锈耐热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694

14.3.2 不锈耐热钢的力学性能1704

14.4 英国不锈耐热钢1718

14.4.1 不锈耐热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718

14.4.2 不锈耐热钢的力学性能1723

14.4.3 航空用钢的室温力学性能1729

14.5 法国不锈耐热钢1733

14.5.1 不锈耐热钢及阀门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733

14.5.2 不锈耐热钢的室温力学性能1741

14.5.3 不锈耐热钢的高温和低温力学性能1751

14.5.4 不锈耐热钢的蠕变性能1757

14.6 德国不锈耐热钢1759

14.6.1 不锈耐热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759

14.6.2 不锈耐热钢的力学性能1766

14.7 日本不锈耐热钢1780

14.7.1 不锈耐热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780

14.7.2 不锈耐热钢的力学性能1793

14.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不锈耐热钢及耐腐蚀钢1812

14.8.1 不锈耐热钢及耐腐蚀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812

14.8.2 不锈耐热钢及耐腐蚀钢的力学性能1822

第15章 高温合金1862

15.1 中国高温合金1862

15.1.1 高温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862

15.1.2 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1880

15.1.3 高温合金的物理性能1887

15.1.4 高温合金的特性及用途1895

15.2 美国高温合金1898

15.2.1 高温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898

15.2.2 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1903

15.2.3 高温合金的物理性能1906

15.2.4 高温合金的特性及用途1909

15.3 英国高温合金1912

15.3.1 高温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912

15.3.2 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1914

15.3.3 高温合金的物理性能1916

15.4 法国高温合金1917

15.4.1 高温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917

15.4.2 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1918

15.4.3 高温合金的物理性能1920

15.5 德国高温合金1921

15.5.1 高温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921

15.5.2 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1926

15.5.3 高温合金的物理性能1927

15.5.4 高温合金的特性及用途1929

15.6 日本高温合金1929

15.6.1 高温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1929

15.6.2 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1930

附录 法定计量单位19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