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岭南文库 陈寅恪诗笺释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岭南文库 陈寅恪诗笺释 上
  • 胡文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5810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5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685页
  • 主题词:陈寅恪(1890~1969)-诗歌-文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岭南文库 陈寅恪诗笺释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1

朝鲜亡国1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6

易卜生与比昂松6

意土海战11

瑞士雪山奇景13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15

清室逊位15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18

巴黎选美与民国总统终身制18

故国之思22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24

京华梅花24

吴宓与《红楼梦》26

巴黎和会与留美学生29

失恋同学32

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遗少心理34

王国维之死37

古史辨派47

王国维与近代中国54

1928年(民国十七年戊辰)国民党政权108

1929年(民国十八年己巳)日本汉学110

文廷式与晚清政局119

1930年(民国十九年庚午)吴稚晖与清共125

1931年(民国二十年辛未)不抵抗主义132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南京蒋介石政权143

1935—1936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至二十五年丙子)中国共产主义运动148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蓝衣社159

抗战初期的主和论167

黄河花园口决堤178

抗战周年184

龚自珍诗风186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西南边疆的服饰时尚190

抗战悲观论193

宋明历史的重演197

蒋汪分裂209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通货膨胀与米价217

初见蒋介石221

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巳)国共汪三分天下225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太平洋战争爆发230

滞港难民返回内地235

文化节操与抗战信心239

亡友许地山245

知识分子的稻粱谋249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献九鼎与顾颉刚256

藏书史一页263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甲申)杨树达及其文献学267

杜甫草堂270

蒋宋的政治婚姻273

汪精卫盖棺评说282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乙酉)眼疾手术失败302

眼疾与国事304

平生恨事与著述存佚306

清华大学故居310

通货膨胀与教授薪俸313

美国兵与陪舞女郎319

抗战惨胜324

眼疾叹327

国共冲突与美国调停328

太平洋海战339

蒋宋重归于好340

雅尔塔协定与苏俄威胁345

苏俄重占东北355

抗战胜利亦喜亦忧359

“满洲国”终结363

父女同病367

外蒙独立与中苏问题368

外蒙与西藏376

中苏盟约378

西安事变与中共384

国共和谈388

中日胜败的反省389

马关条约392

对眼疾的悲观394

重游英伦396

熊式一与林语堂398

李提摩太402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学问无传人406

新南北朝410

夫人唐筼416

归国心事418

抗战胜利与蒋宋和好420

左翼知识分子与延安423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蒋政权必败428

美国霸权与左倾思想430

黄秋岳之死435

张君劢与国民政府改组446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戊子)苏美势力角逐中国454

学生运动左右对峙457

两种共产主义460

乱世桃源463

围城下的抉择467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己丑)政治流亡与广州473

寄身岭南479

国民政府仅馀半壁江山482

中共军队横渡长江484

蒋介石得而复失486

去留之间489

美国抛弃国民党政权500

金融崩溃508

政治协商会议519

秧歌525

广州河南名胜530

1950年(庚寅)534

教书之业无以为继534

近代岭南诗人538

胡适流亡海外541

国民党飞机空袭544

禅宗顿悟之喻547

“虚经腐史”551

明教558

中国通史561

政治气候575

国民党无能579

郑成功与台湾政权583

【附佚诗诗题】(一首)590

1951年(辛卯)591

夫唱妻随591

知识分子积极靠拢593

病中596

言必称马列597

国共之争603

艾叶与红旗605

近代湖南痛史607

自比苏轼614

旧书业式微616

进军西藏620

结婚纪念日622

坚守学术独立624

陈三立迁墓629

自称残废634

江西同乡诗人637

归隐与流亡640

捐献运动643

对苏联“一边倒”647

下册653

1952年(壬辰)653

杭州653

水仙萎谢655

杜鹃与牡丹656

木棉657

院系调整658

思想改造662

知识分子的驯服666

蒋介石评说669

儿子、学生批判胡适672

“大义灭亲”678

夫妻初识682

【附佚诗诗题】(一首)684

1953年(癸巳)685

唐景崧与台湾685

新年693

去国梦破694

朱师辙退休695

西湖三老698

清史馆与《清史述闻》701

苏联模式704

歌功颂德707

朝鲜停战协议711

苏联政局715

论著托付门生718

政治学习724

《论再生缘》写作缘起733

终老杭州意愿成空740

谢绝赴京742

独立不迁749

【附佚诗诗题】(三首)753

1954年(甲午)759

屈身教职759

文史旧学763

岁晚寒梅768

梅妻769

传统文化元气大伤771

兴亡遗恨775

自我放逐岭南786

柳如是不负钱谦益789

为钱谦益翻案797

中秋感赋808

柳如是809

钱谦益复出蒙羞812

陕北民歌816

棉布统购统销818

批判胡适运动820

中国文化本位833

旧居难觅843

柳如是与陈子龙844

钱柳姻缘847

【附佚诗诗题】(九首)851

1955年(乙未)855

新遗民855

柳如是之死859

钱谦益862

批判胡风运动866

姻缘忆旧869

唐筼抄录文稿873

月下梅影876

《柳如是别传》写作缘起877

国共两岸对峙884

白头偕老887

政治的高寒888

政治预见891

抗战时期的物价898

【附佚诗诗题】(四首)900

1956年(丙申)901

不谈时政901

消灭“四害”运动908

苏共二十大与赫鲁晓夫912

共产主义与东方925

“欠砍头”的诗史929

东西方对峙935

柳如是咏寒柳词938

马克思主义的“格义”945

【附佚诗诗题】(八首)956

1957年(丁酉)959

京剧的早年记忆959

柳如是与明清易代966

鸣放运动972

思想节操979

“阳谋”982

清华国学研究院987

钱柳与复明运动992

陶铸的优礼996

从鸣放转向反右1005

追忆王国维1013

【附佚诗诗题】(十三首)1015

1958年(戊戌)1018

钱谦益情场得意1018

梁思成批判父亲1024

“颂红妆”1031

【附佚诗诗题】(十一首)1035

1959年(己亥)1040

晚节未亏1040

西藏事变1047

对“大跃进”的质疑1053

《桃花扇》与明末清初史事1057

李香君、柳如是的节操1061

【附佚诗诗题】(五首)1064

1960年(庚子)1065

张君秋演剧花絮1065

梅兰芳风华不再1066

陈师曾画与身世之感1068

【附佚诗诗题】(五首)1071

1961年(辛丑)1074

物质匮乏1074

信仰问题1081

“厚今薄古”运动1084

郭沫若与口号诗1092

目疾与赏月1102

1962年(壬寅)1104

物质待遇问题1104

知识分子待遇1110

陶铸、胡乔木登门拜访1114

声名之累1118

隐逸与贬谪1120

新婚回忆1121

夫妻离合与中秋1123

批判与退休1125

1963年(癸卯)1127

郭沫若与《再生缘》1127

南京考古与李秀成1131

因言得咎1136

自感年寿无多1137

中印战争1139

复明运动失败1143

《柳如是别传》的繁琐1154

【附佚诗诗题】(二首)1156

1964年(甲辰)1159

史笔之绝1159

谢绝拜年1161

杜甫草堂1163

元宵不饮酒1164

玄奘顶骨与佛教梵文1166

老少学人趋新媚俗1175

戊戌政变与晚清政局1180

刘少奇出访东南亚1188

钱谦益愿望成空1194

《柳如是别传》自述1199

国共分治1205

中苏关系破裂1207

京剧盛衰1211

偷生与祈死1221

中苏交恶与西方阵营1224

悔未离开大陆1228

冼玉清赴港传闻1231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1234

政协委员资格1239

胡乔木与著作出版问题1243

冷对世俗讥评1250

种植果树运动1251

人生遗恨1254

家国兴亡之感1256

1965年(乙巳)1259

蜡梅代梅花1259

移风易俗与花市1260

节约过春节1262

望八之年1264

学问为时流所讥1266

美国干预越南1268

曾昭燏自杀1271

政潮暗涌1275

春节花会1277

政治甄别与“备战备荒”1278

清明扫墓成迷信1282

群众性反美示威1284

向达与吴宓1286

知识分子与“教育改革”1289

夫妻同甘共苦1293

反蒋示威与台湾1295

人民公社的空想1297

自比陶潜1303

流寓香港的回忆1304

珍妃之死与戊戌变法1306

1966年(丙午)1313

情系来生1313

林彪与个人崇拜1315

“备战”运动1319

思想之羞人格之辱1322

焚书与破“四旧”1324

联语1328

后记1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