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7516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城乡规划-建筑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1
一、城乡规划学概述1
二、城乡规划学科构建的本土文化背景3
三、中国城乡规划学的形成7
四、中国城乡规划学的发展13
五、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学23
第一篇 城乡规划学科构建的本土文化背景25
第一章 中国古代城乡规划传统的知识框架27
第一节 在安居与治水的生产实践中产生规划概念27
第二节 “制礼乐”的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奠定古代规划的制度属性30
第三节 在“务为治”的思想争鸣中形成古代规划的思想基础35
第四节 “治道”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城乡规划42
第二章 先秦: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传统奠基46
第一节 早期住区选址与布局46
第二节 城市的兴起及其战略布点48
第三节 《周礼》所见中国古代空间规划体系与技术方法49
第四节 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早期规划中的系统观念与综合平衡55
第三章 秦汉至隋唐: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传统成型58
第一节 郡县制度与国家城市体系58
第二节 象天法地,经纬阴阳:阴阳数术对城郭室舍选址布局的影响60
第三节 都城规划布局中的新探索65
第四节 传统中国的两种帝国模式与空间治理70
第四章 宋元明清: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传统转型73
第一节 中原王朝的都城规划与规制转型73
第二节 “征服型”王朝的多京制与都城规划77
第三节 城市体系与城市生活的新变化80
第四节 人居营建的制度化与风俗化83
第五章 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传统的价值与意义85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性质与功能85
第二节 城乡规划知识体系与重术轻学86
第三节 规划与学科再思考89
第四节 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的启发91
第二篇 中国城乡规划学在近代的构建95
第一章 综述:社会转型与近代城市规划学科构建的整体状况96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背景和对西学知识的认知96
第二节 中国近代城乡规划学科构建的历史分期及依据98
第三节 各时期主要内容99
第二章 学科孕育:西方知识的输入与西式城市建设的认知(1895年前)102
第一节 导论102
第二节 在传统知识和官学框架下的西方知识的渗入103
第三节 以租界为先导的西式城市建设的输入105
第四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城市建设模式转换109
第五节 乌托邦的家国构想——空想主义的理想社会建设思潮110
第六节 结论111
第三章 学科萌芽:城市改造的认同与城乡建制的导入(1895—1921)113
第一节 导论113
第二节 城市改造的认同:城市规划实践推进的西方规划思想和技术的传入114
第三节 城乡建制的导入:城市自治机构的建立与乡村建设模式的探索117
第四节 以学术团体、书籍报刊等方式为主的知识传播124
第五节 规划知识在中国近代工程教育中的展露126
第六节 结论127
第四章 学科肇始:总体规划的形成与学术研究的兴盛(1921—1937)128
第一节 导论128
第二节 西方规划学科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的途径及意义129
第三节 城市规划实践中总体规划的形成134
第四节 建设及管理法规的出台137
第五节 规划研究和教育的展开138
第六节 结论145
第五章 学科进步:规划制度的建立与规划实践的展开(1937—1949)146
第一节 导论146
第二节 国家城市规划制度的建立147
第三节 规划研究和教育的战时发展与停滞149
第四节 规划体系的构建:战后规划实践所反映的规划知识和技术的发展154
第五节 规划编制在各地的普及与战时的夭折155
第六节 结论156
第六章 中国近代城乡规划学科构建的历史考察157
第一节 城乡规划学科的构建过程157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用语的概念演变及定型160
第三节 中日及欧美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比较164
第四节 学科特征及启示165
第三篇 中国城乡规划学在当代的构建167
第一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168
第一节 国家学科建制的完备与统一168
第二节 苏联模式影响下的知识体系延续与转型169
第三节 冲突中的学科成长与本土化171
第二章 苏联模式影响下城乡规划学科建制的初步完备(1949—1955)174
第一节 国家规划制度和机构的建立174
第二节 苏联专家参与下的学科实践176
第三节 苏联规划专著和教材的翻译和引介185
第四节 规划标准和规范的草拟189
第五节 规划专业教育的诞生191
第六节 小结192
第三章 城乡规划学科的本土化拓展(1956—1963)194
第一节 反苏与反“教条”195
第二节 规划标准定额之争196
第三节 城乡规划的“大跃进”204
第四节 “三年不搞城市规划”210
第五节 反思与激进之间的专业教育与学术共同体211
第六节 小结214
第四章 设计与文化革命中的城乡规划学科(1964—1976)216
第一节 “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与“见缝插针”216
第二节 “设计革命”与三线建设218
第三节 学科建制与实践的恢复220
第四节 小结223
第四篇 中国城乡规划学在当代的发展227
第一章 城乡规划学科的恢复重建时期(1977—1992)228
第一节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外部总体环境228
第二节 城乡规划学科的恢复、开放及其科学化追求229
第三节 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复苏与重建236
第四节 学科外部支撑条件的建立与完善257
第五节 城乡规划学科的工具属性定位260
第二章 城乡规划学科的建制完善时期(1993—2010)261
第一节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外部总体环境261
第二节 城乡规划空前“繁荣”与城乡发展理念的转型265
第三节 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逐渐完善267
第四节 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规范化295
第五节 学科知识领域的扩张与融合298
第六节 城乡规划学科属性的渐进转变303
第三章 一级学科地位确立后的转型发展(2011—2015)305
第一节 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转型305
第二节 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调整与扩展307
第三节 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趋势310
大事记312
热门推荐
- 644807.html
- 3225394.html
- 2660274.html
- 508289.html
- 3148378.html
- 1086708.html
- 2309817.html
- 2635598.html
- 1400484.html
- 1062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7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4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3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9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4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7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