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月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ISBN:781004823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文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章 以地貌、族群迁徙和战争为条件的文化扩散7
一、依山傍水推背行7
二、村落·国家12
三、黄河·长江·海外16
第二章 符号传播20
一、实物中的符号传播20
二、生活方式的传播24
三、交通工具:桨、船、车30
四、文字32
第三章 “术”传播37
一、道术一体37
二、占卜与巫术40
三、各种艺术的多渠道传通46
四、教化51
第四章 中原文化的外向播散56
第五章 口传政治:帝国的传播机制之一65
一、诰辞、誓词与民谣67
二、采诗献诗与赋诗言志73
第六章 军令如洪及分封制:帝国的传播机制之二79
一、协同指令信号79
二、军队编伍:组织即传播81
三、军令、政令、法令同源共生83
四、分封制:主从关系的反馈传播86
第七章 文化人的传播时代90
一、繁滋传播的公共空间90
二、私学:组织化传播思潮的信息中心92
三、传播工具的突破95
四、稷下学宫:自由传播的基地98
五、门客和游士:各种层次的调解人100
六、图书的收藏与复制102
第八章 哲学级别的传播论107
一、孔子的传播思想及实践(附儒家)107
二、兵法家们侧重行政传播113
三、几项诸子一致的传播观点116
四、《察传》:先秦传播学说的总结120
第九章 秦汉一统及打通西域123
一、大改造123
二、朝议制度与政令通四海128
三、放松商业关禁与展开边地外交131
四、开放的丝绸之路132
五、中国和罗马135
第十章 昌盛的文献传播与经史传统的奠定137
一、文房四宝—纸的出现137
二、“隶变”与百科全书式的字典139
三、文献重聚142
四、正史成为纵向传播的主渠道144
五、儒学复兴与经典教育146
六、文化群体与党锢之祸148
七、从城市到村镇150
第十一章 宗教、文人雅集和南北交融152
一、佛教的东来与道教的兴起152
二、宗教的组织传播154
三、家族与谱牒156
四、文人雅集159
五、文化中心的南移160
六、民族融合的高峰 南北汇合的新局162
第十二章 古代文化传播的高峰164
一、隋唐以前的对外传播164
二、辽阔的交通线165
三、文化输出166
四、报纸169
五、雕版印刷172
六、说话:娱乐传播174
七、诸种文学样式的交叉传播177
八、科举及教育作为激励机制的传播效果178
九、宗教文化的传播181
第十三章 近代化形态的传播183
一、四大发明带来的传播景观184
二、传播技术的书籍与发达的图书市场187
三、报纸、新闻的社会作用191
第十四章 文坛政坛一体化及娱乐传播195
一、史志目录、金石学195
二、文学传播:士人的生活方式197
三、市民文艺大登台199
第十五章 儒学大传播203
一、儒学的北传204
二、三个渠道206
三、两座传播塔209
四、史学的道统化212
第十六章 元杂剧及元代科技的传播215
一、元曲兴起于文化统制的中断与底层文化的传播217
二、元杂剧的传播大势220
三、杂剧的衰微不是由于南传221
四、辉煌的科技成就及其传播223
第十七章 明初控制文化只有政治传播229
一、权力与教化输出231
二、书院传儒脉234
三、社与会:政府行为以外的组织传播237
第十八章 官方的行政传播与市民社会的抒情渠道243
一、通政司:传播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244
二、邸报:官场行情总汇246
三、告示和塘报248
四、市镇兴起与“市”入城中的传播行为250
五、民间信息场253
六、舆情汹汹257
第十九章 集大成的明代建筑及其复制式的传播261
一、六朝宫殿草萧萧261
二、南北两京262
三、礼制、宗教建筑凝结了古今法式265
四、园林、墓陵与万里长城268
第二十章 图书业的发展与医学著作的鼎盛271
一、从《永乐大典》到私人藏书271
二、图书的刻售与外传275
三、医药图书的极盛278
四、中医外传281
第二十一章 多元交叉传播的新局面284
一、内绻—离散284
二、鼓词 弹词 宝卷286
三、宗教的交叉传播288
四、民族文化的交叉传播290
五、字音交叉的满文及满汉文的交叉使用292
第二十二章 清廷传播的文化296
一、寓统驭于传播的意识形态管理法297
二、辫子、官缺与理学301
三、借嘴说话303
四、传播了摧残文化的文化307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文化传播311
一、大师传灯312
二、辉煌的汉学314
三、外国人眼中、手里的中华文化316
结语:文化的传播与传播的文化322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332
热门推荐
- 192115.html
- 2962975.html
- 2443311.html
- 2428379.html
- 2044803.html
- 3298331.html
- 1970787.html
- 3836129.html
- 2179811.html
- 1135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8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8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3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6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8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3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0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4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