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
  • 汪向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10801789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网络经济(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网络经济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1

一、“新经济”概念的由来与含义2

二、“新经济”的表现与特征10

三、从信息技术的特点看“新经济”的影响18

第二章 “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30

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0

二、“新经济”以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为基础35

三、经济全球化引起广泛关注38

四、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41

五、发展中国家的选择46

第三章 国际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趋势49

一、“摩尔定律”将继续支配信息业的高速成长50

二、互联网产业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进一步奠定“新经济”的基础53

三、数字革命推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趋于融合56

四、抢占信息领域制高点的竞争加剧57

五、资本市场运作,成为信息技术连片开发、“新经济”飞速成长得以实现的加速器59

六、信息领域的规制改革与市场开放将向纵深发展61

七、全球信息两极分化,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63

第四章 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巨大成就和突出矛盾65

一、我国信息化的起步66

二、我国信息化的全面推进72

(一)电信75

(二)电子78

(三)广播电视80

(四)其他81

三、我国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82

(一)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矛盾83

(二)信息技术引进和自主研究开发的矛盾84

(三)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与效益、结构的矛盾85

(四)信息网络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的矛盾85

(五)网络闲置与重复建设的矛盾86

(六)信息化投资缺乏和资本市场运作不力的矛盾87

(七)信息化方面的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87

(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内统一的通信市场及规制体系缺位的矛盾88

第五章 互联网的发展:国际与国内90

一、互联网的由来及其技术经济特点91

二、互联网的发展:国际现状与新的发展态势98

(一)规模99

(二)分布102

(三)内容106

(四)应用107

三、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112

(一)规模115

(二)分布117

(三)内容118

(四)应用120

第六章 新兴的互联网产业群及其发展热点124

一、互联网产业群的构成125

二、互联网产业群的发展热点130

(一)“新电信运营商”131

(二)IP网与IP业务134

(三)宽带接入138

(四)移动互联143

(五)互联网内容开发与服务提供147

(六)网络广告150

(七)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及各种托管服务156

(八)技术厂商的网络化159

第七章 “新经济”与电子商务166

一、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产业波动166

(一)信息技术革命与美国“新经济”的形成166

(二)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崛起与泡沫的形成169

二、泡沫散去的国外电子商务171

(三)“纳市”崩盘与网络经济的低谷171

(一)电子商务的基础更加坚实172

(二)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在低谷中调整174

(三)传统企业健步走向B2B商务舞台178

(四)电子商务前景广阔181

(五)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建设逐步跟进185

三、起步中的中国电子商务190

(一)电子商务的支撑条件继续推进190

(二)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在低潮中调整194

(三)企业间电子商务在起步中发展195

(四)B2C电子商务初见端倪197

(五)政府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加大199

四、结论与展望:电子商务的再审视201

第八章 “新经济”与传统产业改造206

一、我国传统产业的现状207

(一)传统产业的定义207

(二)农业及农村的基本情况208

(三)工业的基本情况212

(四)服务业基本情况215

二、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作用217

(一)信息技术对农业改造的作用217

(二)信息技术对于改造传统工业的作用219

(三)信息技术对于改造传统服务业的作用223

三、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实践进展225

四、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29

第九章 数字革命与数字融合232

一、“三网融合”与宽带IP网234

二、新业务的大发展237

三、接入终端的多样化241

四、电子产品更新换代244

五、软件成为一大竞争热点246

(一)企业资本的不同来源249

第十章 “新经济”与资本市场249

一、资本市场:“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249

(二)资本市场251

(三)资本市场对“新经济”的作用255

二、纳斯达克股灾及其影响258

(一)纳斯达克股灾258

(二)纳斯达克股灾的影响263

三、国内“新经济”发展需要资本市场进一步发育完善269

(一)国内“新经济”更依赖资本市场的支持269

(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问题271

(三)国内资本市场有待完善275

第十一章 信息领域的规制改革与互联网规制278

一、信息领域的规制278

二、信息领域的规制改革与全球开放282

(一)信息领域规制改革与全球开放的动因282

(二)从电信业自然垄断的终结看信息领域的规制改革287

(三)电信改革的基本趋势和主要形式294

三、中国的电信规制改革296

(一)80年代电信政策的调整与局部性改革296

(二)90年代的电信改革298

(三)电信资费301

(四)互联互通304

(五)电信竞争306

(六)电信市场向国内外私人资本的开放310

四、互联网的规制313

(一)与市场有关的规制315

(二)内容的规制316

(三)网上知识产权319

(四)域名管理320

(五)信息安全322

第十二章 “新经济”与创新325

一、“新经济”时代创新的特点326

二、“新经济”与国家创新系统329

三、“新经济”与技术创新333

四、“新经济”与制度创新339

五、“新经济”与经营管理创新343

(一)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管理创新的重要性344

(二)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管理创新的重要性346

第十三章 “新经济”与“数字鸿沟”350

一、“数字鸿沟”:互联网时代新的两极分化351

(一)“数字鸿沟”的概念与经济根源351

(二)两种类型的“数字鸿沟”353

二、面对“数字鸿沟”的挑战358

(一)“数字鸿沟”是南北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的新发展358

(二)解决国际“数字鸿沟”问题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秩序361

三、国际社会针对“数字鸿沟”的反应364

(一)世界银行的“InfoDev”基金365

(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366

(三)国际电信联盟及其瓦莱塔行动计划368

(四)八国集团的“DOTForce”计划370

(五)联合国:信息通信技术特别工作组以及信托基金的构想372

(一)如何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发挥私人部门的作用376

四、与缩小“数字鸿沟”有关的几个问题376

(二)如何形成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379

(三)如何将“数字鸿沟”转化为“数字机遇”380

五、“数字鸿沟”与中国382

第十四章 面对“新经济”的战略选择386

一、国际新动态令人关注386

(一)美国387

(二)日本389

(三)欧洲392

(四)亚太地区395

二、走出某些思想误区398

(一)“新经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客观存在399

(二)“新经济”不是富国的专属物400

(三)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市场运作模式,是融入全球经济主流的必然选择402

(四)以开放的心态发展“新经济”,只有在开放中才能争取“双赢”404

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406

(一)新兴的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406

(二)如何把发展“新经济”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407

(三)发展“新经济”需要高度重视基础建设409

四、政策建议412

附录:中国“新经济”研究报告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