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
  • 李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3041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18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1

二 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3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3

四 学术创新与研究不足15

第一章 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概述16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16

一 新媒体的内涵与外延16

二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22

三 新媒体传播的当代特征25

第二节 媒体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历史28

一 传统媒体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历史28

二 新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历史30

第三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32

一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基本内涵32

二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35

第四节 新媒体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重要意义39

一 有助于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39

二 有助于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42

三 有助于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载体45

四 有助于进一步具体化、通俗化、实践化马克思主义理论48

第二章 新媒体背景下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五维要素52

第一节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主体53

一 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53

二 大众媒体信息发布者55

三 高校教育工作者57

四 个体马克思主义传播者59

第二节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客体61

一 组织传播对象61

二 大众传媒受众63

三 人际传播对象65

第三节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容68

一 技术内容转换68

二 传播内容变革69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渠道71

一 工具层面的传播渠道71

二 组织层面的传播渠道72

第五节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效果72

一 认知层面73

二 情感态度层面73

三 行动层面74

第三章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机遇与挑战76

第一节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机遇76

一 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前沿阵地77

二 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方式手段78

三 有利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现代载体80

四 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多向互动82

五 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深入发展83

第二节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挑战85

一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主体的选择造成了困惑85

二 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客体的信仰认同87

三 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地位造成了冲击88

四 降低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89

五 拉大了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影响力的差距90

第四章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92

第一节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存在的问题92

一 传播主体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及能力不够92

二 传播客体的选择及自律状况不佳94

三 传播内容上信息的编码质量不高95

四 传播渠道的自身环境令人担忧96

五 传播效果上虚拟空间与生活世界的脱离及监管失位97

第二节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99

一 传播主体的适应发展缺陷99

二 传播客体受多种社会环境的影响106

三 传播内容的多元竞争局面108

四 传播渠道的竞争升级112

五 传播效果的现实脱离感与监管困境114

第五章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策略118

第一节 加强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主体建设118

一 树立新的传播理念119

二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121

三 加强对新媒体传播特点及技术的把握122

四 探索利用新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艺术125

五 建设高素质新媒体传播队伍125

第二节 完善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客体建设127

一 时效性和亲和力增强的客体接受体验127

二 观点讨论和思想碰撞的客体交流空间128

三 培育受众的科学精神129

第三节 深化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内容建设131

一 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张力131

二 推进大众话语体系的构建133

三 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容135

第四节 推进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渠道建设138

一 构建专业的、覆盖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阵地138

二 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宣传阵地的感染力140

三 坚持重视大众传播与强化组织传播相结合142

四 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存融合的传播规律142

第五节 增强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效果建设143

一 提升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现实有效性144

二 构建完善我国新媒体监管机制146

结语151

参考文献1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