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广西市县历史 南丹卷(1978-200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共南丹县委党史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906964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龙州县-1921~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广西市县历史 南丹卷(1978-200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绪论3
第一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
第一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
第一节 拨乱反正落实政策3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南丹的贯彻3
二、补好真理标准讨论课与全面清理“左”的错误5
(一)补好真理标准讨论课5
(二)全面清理“左”的错误7
三、党的“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与国民经济的调整8
四、实事求是平反冤假错案9
五、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1
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各项建设13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起步15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15
二、“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的实施18
三、工业企业改革的探索20
四、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22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23
一、党的十二大精神在南丹的贯彻23
二、整党整风23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开展25
四、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27
五、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8
六、流通领域的改革30
七、实行党政分开 撤销人民公社体制32
八、政协南丹县委员会的成立34
九、中国共产党南丹县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35
(一)党代会的召开35
(二)大会确定的工作任务35
(三)中共南丹县第六届委员会历次全委(扩大)会37
(四)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选举和调任38
第四节 治理整顿与农村改革的整体推进39
一、党的十三大精神在南丹的贯彻39
二、中国共产党南丹县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召开40
(一)党代会的召开40
(二)大会确定的工作任务41
(三)中共南丹县第七届委员会历次全委(扩大)会42
(四)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选举和调任44
三、党政机关作风整顿45
四、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45
五、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48
(一)维护南丹局势的稳定48
(二)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49
(三)新时期“社教”的开展50
六、中国共产党南丹县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51
(一)党代会的召开51
(二)大会确定的工作任务52
(三)中共南丹县第八届委员会历次全委(扩大)会54
(四)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选举和调任55
七、深化农村改革,稳步发展农村经济56
第五节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58
一、围绕宏观调控,探索搞好经济体制初步改革58
二、改革科技体制,发展科技事业62
三、改革教育体制,发展教育事业63
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66
五、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67
第六节 大力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工作68
一、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68
二、控制多胎措施的落实70
三、认真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生育条例》71
第七节 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成果73
一、少数民族政治地位的提高73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74
第二章 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77
第一节 开展解放思想大学习 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77
一、深入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77
二、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79
三、中国共产党南丹县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80
(一)大会主要议程81
(二)大会确定的工作任务81
(三)中共南丹县第九届委员会历次全委(扩大)会84
(四)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选举和调任85
四、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86
第二节 “科技立县”战略决策的提出与实施87
一、“科技立县”战略思想的形成87
二、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88
三、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 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90
四、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91
第三节 全面推进扶贫开发 打好扶贫攻坚战役91
一、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扶贫工作的起步开展92
二、以异地安置为中心的“八五”扶贫开发93
三、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97
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 建立市场农业98
一、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9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双层经营机制100
三、调整优化产品与产业结构,建立商品基地和支柱产业101
第五节 深化宏观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2
一、深化计划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102
二、深化财税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104
三、全面落实流通领域经营自主权106
四、深化企业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107
第六节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投资环境109
一、以撤县建市为目标建设新南丹县城109
二、狠抓水电能源建设 实现电气化县目标111
三、加快道路交通及现代电信建设112
第七节 跨世纪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的确立113
一、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与学习邓小平理论114
二、中国共产党南丹县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15
(一)大会主要议程115
(二)大会确定的工作任务115
(三)中共南丹县第十届委员会历次全委(扩大)会117
(四)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选举和调任120
三、调整优化经济和所有制结构 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20
第八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的建设123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提高党员政治素质123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增强党组织战斗力127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密切党同群众关系133
第九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37
一、支持人大充分履行职能137
二、支持地方政协工作 发挥统一战线作用139
三、坚持党管武装工作制度142
四、稳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43
五、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46
六、加强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县147
第十节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51
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51
二、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建设153
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进步154
第十一节 南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与经验教训160
一、南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160
二、南丹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162
三、“7·17”特大透水事故的发生及其沉痛教训164
四、中国共产党南丹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66
(一)大会主要议程167
(二)大会确定的工作任务167
(三)中共南丹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历次全委(扩大)会168
(四)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选举和调任170
第二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73
第三章 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173
第一节 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173
一、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173
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掀高潮175
三、解放思想再讨论活动的开展175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77
第二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178
第三节 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181
一、打造特色品牌,发展通道经济181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整体实施181
三、做强做大第一产业,调整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184
四、营造优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86
五、经济建设恢复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187
第四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88
第五节 组织、党校和党史工作190
一、管理和服务干部、党员、人才的组织工作190
二、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党校事业的发展192
三、重视和支持党史工作194
第六节 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五年195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5
二、改革步伐加快,经济结构优化196
三、扶贫开发措施有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
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社会事业不断进步200
五、稳步推进法制建设,不断巩固安定团结局面201
六、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党的领导不断加强202
七、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基本经验202
第四章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南丹20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南丹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04
一、党代会的召开204
二、中共南丹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历次全委(扩大)会206
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选举和调任211
第二节 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212
第三节 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214
一、加快承接产业转移214
二、城乡清洁工程的实施214
第四节 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216
一、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216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17
三、从容应对金融危机,力保全县经济增长224
第五节 县委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226
一、必须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奠定执政党的基础226
二、必须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稳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26
三、必须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227
四、必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筑牢党执政的民心基础228
五、必须提高依法治县的能力,铺平党执政的法治基础229
六、必须提高领导团结工作的能力,充实党执政的力量基础230
七、必须持续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31
附录一:1978—2008年南丹县党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233
附录二:本书资料主要来源235
后记236
热门推荐
- 2462843.html
- 3416057.html
- 2006014.html
- 2783952.html
- 2431747.html
- 3705647.html
- 736969.html
- 1031806.html
- 2207272.html
- 3359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4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8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4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0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4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2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