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化学基础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近代化学基础 下
  • 四川大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931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化学基础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5.1 有机化合物及其特点1

15.1.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特点1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简介1

15.1.2 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特点2

15.2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有机化学2

15.3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2

15.3.1 共价键的均裂与自由基型反应3

15.3.2 共价键的异裂与离子型反应3

15.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3

15.4.1 按碳架分类4

15.4.2 按官能团分类4

15.5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6

15.6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程序9

15.6.1 分离提纯9

15.6.4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10

15.7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概要10

15.6.3 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式的确定10

15.6.2 物理常数鉴定10

思考题13

习题13

第十六章 脂肪族烃类化合物15

16.1 饱和烃(烷烃)15

16.1.1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15

16.1.2 烷烃的构象17

16.1.3 烷烃的物理性质20

16.1.4 烷烃的化学性质22

16.1.5 烷烃的制法27

16.1.6 烷烃的来源27

16.2 不饱和烃28

16.2.1 不饱和烃的结构及π键的性质29

16.2.2 不饱和烃的构造异构及烯烃的顺反异构29

16.2.3 不饱和烃的命名31

16.2.4 不饱和烃的物理性质34

16.2.5 烯烃的化学性质36

16.2.6 炔烃的化学性质46

16.2.7 二烯烃与共轭体系51

16.2.8 不饱和烃的来源与制备57

16.3 脂环烃59

16.3.1 脂环烃的分类及命名59

16.3.2 环烷烃的性质61

16.3.3 环烷烃的稳定性及构象64

思考题68

习题68

17.1.1 苯系芳烃的分类及命名73

17.1 苯系芳烃73

第十七章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73

17.1.2 单环芳烃的结构及共振论简介75

17.1.3 单环芳烃的性质78

17.1.4 稠环芳烃92

17.1.5 芳烃的来源与制备98

17.2 非苯芳烃及休克尔规则99

17.2.1 休克尔规则100

17.2.2 非苯芳烃芳香性的判定100

17.3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101

思考题102

习题103

第十八章 对映异构107

18.1 立体异构107

18.2 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107

18.2.1 手性分子和对映异构体107

18.2.2 对称平面与对称中心108

18.3.2 旋光仪109

18.3.1 平面偏振光109

18.3 平面偏振光与旋光仪109

18.4 构型的表示方法110

18.4.1 立体透视式111

18.4.2 费歇尔投影式111

18.5 构型的标记113

18.5.1 相对构型与绝对构型113

18.5.2 构型标记法——D/L及R/S标记113

18.6 具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115

18.6.1 具有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115

18.6.2 具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116

18.7.1 含除碳外的其它手性原子的化合物117

18.7.2 不含手性原子的手性分子117

18.7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117

18.8 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118

思考题119

习题119

第十九章 卤代烃122

19.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122

19.1.1 卤代烃的分类122

19.1.2 卤代烃的命名122

19.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23

19.3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125

19.3.1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125

19.3.2 卤代烷的消去反应131

19.3.3 卤代烷与金属的反应134

19.4.1 分类135

19.4.2 结构与反应活性135

19.4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135

19.5 多卤代烃与人类和环境138

思考题139

习题139

第二十章 醇、酚、醚143

20.1 醇143

20.1.1 醇的分类、命名与结构143

20.1.2 醇的物理性质145

20.1.3 醇的化学性质147

20.1.4 醇的制备153

20.2 酚155

20.2.1 酚的结构和命名156

20.2.2 酚的物理性质157

20.2.3 酚的化学性质158

20.2.4 酚的来源和制法164

20.3 醚165

20.3.1 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65

20.3.2 醚的物理性质166

20.3.3 醚的化学性质166

20.3.4 环醚与冠醚168

20.3.5 醚的制备170

思考题170

习题171

第二十一章 醛和酮175

21.1 醛、酮的分类和结构175

21.1.1 醛、酮的分类175

21.1.2 醛、酮的结构175

21.1.3 醛、酮的命名176

21.2 醛、酮的物理性质177

21.3 醛、酮的化学性质179

21.3.1 亲核加成反应179

21.3.2 氧化和还原反应185

21.3.3 α-氢原子的反应187

21.4 醛、酮的制法190

21.4.1 醇及不饱和烃的氧化190

21.4.2 芳烃的酰化190

习题191

思考题191

21.4.3 羰基合成191

第二十二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95

22.1 羧酸195

22.1.1 羧酸的分类、命名和结构195

22.1.2 羧酸的物理性质196

22.1.3 羧酸的化学性质198

22.1.4 羧酸的来源和制备203

22.2.1 羟基酸205

22.2 取代酸205

22.2.2 氨基酸206

22.3 羧酸衍生物210

22.3.1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210

22.3.2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211

22.3.3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212

22.3.4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215

22.4 β-二羰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19

酸性219

22.4.2 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220

习题224

思考题224

第二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227

23.1 硝基化合物227

23.1.1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227

23.1.2 硝基化合物的制备228

23.1.3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28

23.1.4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30

23.2.1 胺的分类及命名233

23.2 胺233

23.2.2 胺的结构234

23.2.3 胺的物理性质235

23.2.4 胺的化学性质237

23.2.5 胺的制备242

23.2.6 季铵盐和季铵碱244

23.3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245

23.3.1 重氮盐的制备、性质及应用246

23.3.2 偶氮化合物及偶氮染料249

习题250

思考题250

第二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255

24.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55

24.2 五元杂环化合物257

24.2.1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257

24.2.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58

24.2.3 糠醛260

24.2.4 重要的吡咯衍生物与卟啉260

24.3.2 吡啶的性质261

24.3.1 吡啶的结构261

24.3 六元杂环化合物261

24.4 稠杂环化合物264

24.5 生物碱265

思考题267

习题267

第二十五章 碳水化合物270

25.1 单糖270

25.1.1 葡萄糖的结构271

25.1.2 单糖的化学性质274

25.1.3 重要的单糖277

25.2 二糖278

25.2.1 还原性二糖279

25.2.2 非还原性二糖280

25.3 多糖280

25.3.1 淀粉280

25.3.2 纤维素282

25.3.3 其它多糖及其生理功能283

思考题283

习题284

第二十六章 类脂化合物285

26.1 蜡285

26.2 油脂285

26.3 磷脂286

26.4 萜类287

26.5 甾族化合物288

思考题290

27.1 多肽291

27.1.1 多肽的分类和命名291

第二十七章 蛋白质和核酸291

27.1.2 多肽结构的测定292

27.1.3 多肽的合成293

27.2 蛋白质295

27.2.1 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和作用295

27.2.2 蛋白质的结构296

27.2.3 蛋白质的性质298

27.3 核酸299

27.3.1 核酸的组成299

27.3.2 核酸的结构301

27.3.3 核酸的生物功效303

习题303

第二十八章 金属有机化合物305

28.1 18电子规则306

28.2 金属羰基配合物308

28.2.1 金属羰基配合物的成键特征和表征308

28.2.2 单核金属羰基配合物309

28.2.3 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311

28.3.2 σ-烷基化物312

28.3 σ-烃基过渡金属配合物312

28.3.1 σ-烃基化物的稳定性312

22.4.1 β-二羰基化合物的互变异构和314

28.3.3 σ-芳基化物314

28.3.4 其它不饱和烃的σ-烃基化物314

28.4 过渡金属的不饱和烃π-配合物315

28.4.1 π-烯烃配合物315

28.4.2 π-炔烃配合物317

28.4.4 不饱和烃的π-配合物的合成318

28.4.3 π-烯丙基配合物318

28.5 π-离域碳环配合物319

28.5.1 π-环戊二烯基金属配合物320

28.5.2 π-苯金属配合物323

28.6 配位催化325

思考题327

习题327

第二十九章 簇状化合物329

29.1 概述329

29.1.1 原子簇的定义329

29.1.2 金属原子簇中的M—M键330

29.2 金属原子簇的类型和空间结构332

29.2.1 金属原子簇的分类332

29.2.2 金属原子簇的空间结构332

29.2.3 EAN规则和维德规则336

29.3 金属原子簇的合成和应用339

29.3.1 金属原子簇的合成339

29.3.2 金属原子簇的应用340

习题342

思考题342

第三十章 化学合成与分离343

30.1 化学合成与分离概述343

30.1.1 化学合成343

30.1.2 分离343

30.2 无机合成方法简介345

30.2.1 气相合成法345

30.2.2 液相合成法346

30.2.3 固相合成法346

30.3.1 合成路线347

30.3 有机合成方法简介347

30.3.2 合成方法348

30.4 常见的分离方法349

30.4.1 蒸馏分离法349

30.4.2 萃取分离法349

30.4.3 泡沫分离法350

30.4.4 沉淀分离法350

30.4.5 溶解—沉淀法351

30.4.6 色谱分离法352

30.4.7 电泳法354

30.4.8 膜分离法355

思考题358

第三十一章 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359

31.1 化学与材料359

31.1.1 纳米材料359

31.1.2 新型一维材料361

31.1.3 新型薄膜材料362

31.1.4 梯度功能材料363

31.1.5 超导材料364

31.2.1 半导体366

31.2 化学与信息366

31.2.2 光导纤维367

31.2.3 化学传感器368

31.3 化学生物学简介368

31.3.1 生命元素与人体健康368

31.3.2 金属酶371

31.3.3 抗癌机制与抗癌药物372

31.4 绿色化学简介375

31.3.4 化学生物学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375

31.4.1 绿色化学的特点376

31.4.2 绿色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76

31.4.3 绿色化学与环境378

思考题381

主要参考文献382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83

索引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