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 201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30972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影响-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14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 201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低碳经济实践与理论进展3
第一章 2013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概况3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关键之年3
一、低碳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3
二、中国低碳经济顶层设计加强5
第二节 低碳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13
一、市场机制向系统化方向发展13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果16
三、能源低碳发展进入新阶段20
四、低碳试点成效显著24
五、国际合作水平不断加强29
参考文献31
第二章 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35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35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理论35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理论36
三、低碳经济发展途径的理论基础37
第二节 国内低碳经济研究综述38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内涵38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38
三、低碳效率及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39
四、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选择42
第三节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43
一、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情景预测分析43
二、低碳发展政策机制研究45
第四节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最新研究概况47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47
二、国外相关研究进展50
参考文献51
第二部分 低碳经济统计体系和竞争力分析59
第三章 中国省域低碳经济竞争力分析59
第一节 2005—2011年全国省域低碳竞争力分析59
一、低碳竞争力排名59
二、低碳竞争力区域划分61
第二节 2005—2011年中国低碳竞争力地区排名比较62
一、低碳地区竞争力分析62
二、中碳地区竞争力分析67
三、高碳地区竞争力分析70
第四章 中国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评价74
第一节 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74
一、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说明74
二、2013年50个国家或地区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得分及排名74
三、2006—2013年50个国家或地区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格局变化趋势75
四、2013年主要国家或地区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77
第二节 中国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综合水平评价78
第三节 2013年中国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评价79
一、低碳效率提高缓慢79
二、能耗效率小幅下降83
三、低碳社会构建缓慢89
四、低碳引导能力有待提高94
第四节 国内外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比较98
一、不同的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比较98
二、不同的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排名结果比较99
第五节 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与国际综合竞争力比较100
一、WEF和IMD全球竞争力与低碳经济竞争力排名比较100
二、造成全球竞争力与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排名差异的因素104
三、50个国家及地区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数与WEF竞争力指数排名的综合分析105
四、50个国家及地区ILCC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数与IMD国际竞争力排名综合分析106
参考文献107
第三部分 低碳经济发展系统:市场、政府与社会111
第五章 低碳效率111
第一节 低碳效率的内涵和内容111
一、低碳效率的内涵111
二、低碳效率的内容112
第二节 我国低碳效率发展分析113
一、东部地区114
二、中部地区116
三、西部地区117
四、我国低碳效率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原因120
第三节 低碳效率之国内与国际经验122
一、低碳效率之国内案例研究:深圳122
二、低碳效率之国际案例研究:巴西125
三、碳交易之国际案例研究: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128
第四节 我国低碳效率发展之对策建议130
一、分地区、分阶段制定不同的提高低碳效率的政策规划130
二、着力提高能耗效率131
三、发展碳交易市场,用好市场手段提高低碳效率131
参考文献132
第六章 低碳引导135
第一节 低碳引导的研究概况135
一、文献综述135
二、低碳引导的概念和特征137
三、低碳引导的基本构成138
第二节 低碳引导的现状与不足139
一、法律法规体系建设139
二、产业、能源转型推动142
三、低碳政府建设143
四、CCS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146
五、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动147
六、生活消费引导150
第三节 低碳引导的国内外经验151
一、低碳引导在世界151
二、低碳引导在中国161
第四节 对我国低碳引导的对策建议166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66
二、加快产业、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调整169
三、建设低碳政府171
四、发展以CCS为代表的清洁煤技术173
五、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176
六、动员全民参与,践行低碳生活178
参考文献181
第七章 低碳社会185
第一节 低碳社会的内涵及构成185
一、低碳社会的提出及研究现状185
二、低碳社会的内涵186
三、低碳社会建设主体作用分析188
第二节 低碳社会建设的国际、国内经验192
一、低碳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之日本192
二、低碳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之巴西197
三、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内经验之上海199
第三节 我国建设低碳社会的现状202
一、我国建设低碳社会的劣势和优势202
二、我国建设低碳社会的机遇与挑战207
三、本节总结211
第四节 我国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建议211
一、促进低碳社会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212
二、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213
三、引导低碳社会意识和行为,构建市场型低碳社会215
参考文献217
第四部分 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223
第八章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223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223
第二节 颁布和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224
一、中央颁布的法律法规224
二、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以江苏省为例225
三、不足与思考226
第三节 研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和整体规划226
一、发展方向227
二、发展方式228
三、发展方法228
第四节 逐步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管理职能机构229
一、中央管理机构设置229
二、地方管理机构设置——以四川省广元市为例230
第五节 逐步推进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其分解落实232
一、碳排放总量由中央到地方的分解232
二、地方在不同方面的落实234
第六节 出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236
参考文献238
第九章 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框架240
第一节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框架概述240
第二节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强制命令型政策242
一、相关法律法规242
二、行业标准243
三、相关规划指南245
第三节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激励型政策246
一、财政补贴政策246
二、税收优惠与管制政策247
三、投融资政策249
四、碳交易政策251
第四节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劝说鼓励型政策253
一、低碳出行引鼓励政策253
二、低碳消费引导政策255
三、低碳生活指导政策:以上海市为例256
第五节 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总结与建议259
参考文献260
第五部分 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与展望265
第十章 低碳经济发展相关实践效果265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关系265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65
二、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66
三、市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67
第二节 低碳试点相关情况268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试点省市总体情况268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试点省市工作扎实推进270
三、低碳交通试点发展现状276
第三节 碳交易市场试点的现状与发展279
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279
二、碳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286
三、我国发展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288
参考文献289
第十一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290
第一节 低碳经济立法的必要性290
一、低碳经济立法是顺应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90
二、低碳经济立法是增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的必要条件292
三、低碳经济立法是提高公民法制观念、减碳意识的现实需要294
四、低碳经济立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95
五、低碳经济立法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坚实保障296
第二节 我国现行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297
一、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现状297
二、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300
第三节 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国际经验303
一、英国的低碳法律概况303
二、美国的低碳经济法律概况305
三、日本的低碳经济法律概况307
四、澳大利亚的低碳经济法律概况309
五、其他国家的低碳经济法律概况311
第四节 对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启示314
一、市场规制法方面的法律建构315
二、宏观引导调控法方面的法律建构315
三、国家投资经营法方面的法律建构317
参考文献318
第十二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治理体系探析319
第一节 政府存在的合法性319
一、政府与社会的关系319
二、政府存在的合法性的来源320
第二节 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21
第三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治理机制326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管理机制326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335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监督机制344
四、低碳经济发展的惩罚机制349
参考文献357
热门推荐
- 3448942.html
- 3357266.html
- 1023963.html
- 2475406.html
- 899743.html
- 427136.html
- 2917963.html
- 348384.html
- 2677775.html
- 1335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9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6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3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8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2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1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5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8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