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学经典100句 维摩诘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佛学经典100句 维摩诘经
  • 孙慧兰,林常均,王灵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7592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佛教-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佛学经典100句 维摩诘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读】细说维摩诘所说经1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1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4

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7

直心是菩萨净土10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13

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16

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19

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22

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25

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28

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31

是身为灾,百一病恼;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是身无定,为要当死34

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37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40

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43

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46

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49

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52

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55

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解脱相者,则诸法也58

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无以日光,等彼萤火61

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64

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67

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70

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73

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76

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79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82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85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88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91

乐将护恶知识,乐亲近善知识94

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97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100

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103

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106

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109

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112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115

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118

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121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124

贪着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127

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130

离诸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133

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136

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139

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142

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145

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148

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151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154

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157

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160

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163

“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166

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169

欲度众生,除其烦恼172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175

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178

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181

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184

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187

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190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193

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196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199

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202

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205

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然不灭208

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211

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214

维摩诘默然无言217

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抟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220

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223

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226

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229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232

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235

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238

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241

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244

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247

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250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253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256

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259

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262

修学空,不以空为证265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268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271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274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277

一切言语道断280

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283

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故,不与愚暗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暗耳286

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289

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292

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295

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298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