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雨亭 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 对威廉·派纳“存在体验课程”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陈雨亭 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 对威廉·派纳“存在体验课程”的研究
  • 陈雨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60992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陈雨亭 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 对威廉·派纳“存在体验课程”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寻找一种方法1

一、逃离途中与自传相遇1

二、无能为力的教师与“从内部入手”4

三、自我解放与自传研究方法10

四、有关本书的一些说明13

第一章 存在体验课程的历史发展17

一、存在体验课程产生前美国课程领域的状况19

二、派纳、格鲁米特、米勒对自传研究方法形成和发展的贡献22

(一)派纳对自传研究方法的开创性研究22

(二)格鲁米特和米勒对自传研究方法的贡献25

三、自传研究方法的沉寂和复兴30

(一)自传研究方法的沉寂30

(二)自传研究方法的复兴33

四、自传研究方法在国际课程理解研究中的应用36

第二章 存在体验课程的理论渊源41

一、存在体验课程的教育思想渊源43

(一)德韦恩·休伯纳44

(二)詹姆斯·麦克唐纳47

二、存在体验课程的现象学渊源49

(一)现象学对经验主义研究传统的批评49

(二)“生活世界”对派纳的启示52

(三)现象学视野中的知识基础54

(四)寻找自我的“真实声音”: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57

(五)如何关注此时此刻情境中的经验58

(六)派纳对“悬置”概念的借鉴60

三、存在体验课程的精神分析渊源62

(一)20世纪美国人心灵的状况63

(二)自传方法对精神分析的借鉴66

(三)美国种族政治暴力中的社会心理分析69

四、存在体验课程的存在主义渊源72

(一)关于“存在”73

(二)关于私人公共知识分子74

(三)关于存在主义与现象学的关系76

(四)关于研究的目标78

(五)关于尼采的影响79

五、存在体验课程的文学渊源81

(一)文学的浓缩现实提供了课程研究情境的类比82

(二)意识流小说家的写作技巧提供了方法论的启发87

(三)非裔美国人的自传文学为深化自传研究方法提供了思路88

第三章 存在体验课程及几种相关方法的研究步骤91

一、存在体验课程的研究步骤93

(一)回溯93

(二)前进99

(三)分析100

(四)综合103

二、“文学的教育经验”的研究步骤103

(一)“文学的教育经验”作为一种自传研究方法104

(二)案例:派纳对伍尔夫的小说《远航》的阅读109

三、存在体验课程作为教学方法110

(一)玛丽莲·多尔选择环境自传教学方法的情境111

(二)环境自传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践112

(三)对自传课堂教学方法的评论116

第四章 存在体验课程中的几个关键词分析119

一、自由联想和抗拒121

(一)自由联想121

(二)抗拒127

二、回忆的悖论和经验的可分享性130

(一)回忆的悖论130

(二)经验的可分享性132

三、自传研究方法与文学自传的区别133

第五章 自传研究方法的功能139

一、自传研究的政治功能141

二、自传研究的内在辩证培养功能144

三、自传研究帮助理论与实践扩大各自的重点147

四、自传研究帮助正确地处理抽象与具体的关系150

五、自传研究帮助研究者正确处理与理论的关系153

第六章 自传研究方法的案例分析157

一、个体的就是领域的159

二、对个人学术成长过程的反思164

第七章 自传研究作为心理治疗的方法169

一、精神分析之“自我分析”学派171

(一)作为一种精神分析方法的自我分析171

(二)自传作为一种自我分析方法174

二、自传研究方法与自我分析方法的结合178

(一)“变形”与“自性”的显现178

(二)变形概念对教师心理研究的启发180

(三)自我分析式自传研究方法的步骤182

三、自我心理调适是自传研究的重要内容185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普遍存在185

(二)教师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的原因186

(三)我国情境中心理问题排解困难190

第八章 一种研究者研究教师“教育自传”的方法193

一、迈克·厄本的传记研究阶段论195

(一)收集资料的四个阶段195

(二)资料诠释的步骤197

(三)资料诠释的方法198

二、案例:《遭遇虚构》201

第九章 自传研究方法对我国教师研究的启发205

一、我国教师研究的现状分析207

(一)对教师的研究207

(二)教师进行的研究208

二、自传研究方法有助于教师研究的丰富与深化215

(一)自传研究方法有助于解决研究与自我分离的难题215

(二)自传研究方法与性别视角218

(三)自传研究要寻找合适的研究支架221

三、“自传研究方法”与“教育自传”的比较研究224

(一)我国“教育自传”评析224

(二)日本的“生活经验记录”231

(三)“自传研究方法”与“教育自传”的区别235

第十章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自传研究方法241

一、我国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特征243

(一)中立化的知识观243

(二)独白式的教学方法244

(三)等级制的学科结构245

(四)忙于应试的师生245

(五)终结性的评价方式246

二、自传研究方法帮助我们突围247

(一)从自我入手谋求转变247

(二)冲破防御性教学之网249

(三)以多元对话促进有效反思251

结语255

后记259

致谢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