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情报语言学基础问题选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情报语言学基础问题选讲
  • 张琪玉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0156X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情报语言学基础问题选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问题选讲1

〔1〕情报语言学是研究情报检索中的语言保证问题的一门学科1

〔2〕情报检索语言的定义、名称和实质2

〔3〕情报检索语言是情报检索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起着语言保证作用,与情报检索效率有最密切的关系6

〔4〕情报检索语言作为情报检索专用语言的特点;情报检索语言的词汇、语法及书面形式9

〔5〕情报检索语言的四项基本功能12

〔6〕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以及情报检索计算机化程度,是现今情报检索语言研究的主要目标17

〔7〕保证较高的检全率和检准率是对情报检索语言的主要要求18

〔8〕与检索效率有关的情报检索语言因素:主要因素及其它重要因素20

〔9〕五种典型的检索要求:各种情报检索语言在满足同一种检索要求上的差异及主要原因;一种情报检索语言满足多种检索要求的必要性及为此应具备的性能25

〔10〕族性检索与特性检索是两个相对的概念31

〔11〕检索方式、检索设备与检索效率的关系;检索方式、检索设备与情报检索语言的互相配合;今后创制新的情报检索语言时应考虑在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32

〔12〕情报检索语言的兼容性以及一国通用性和国际通35

用性问题35

〔13〕情报检索语言必须不断进行现代化改造问题37

〔14〕概念逻辑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情报检索语言38

必须以概念逻辑为基础38

〔15〕概念逻辑的一般知识39

〔16〕概念的划分与概括:概念的等级隶属性;情报检46

索语言中的概念等级体系46

索语言中的概念组配体系49

〔17〕概念的分析与综合;概念的多向成族性;情报检49

〔18〕知识分类对情报的系统化具有重大价值;情报检50

索语言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当代知识分类水50

平,是其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50

〔19〕对文献主题构成因素及层次结构的研究,是情报52

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研究52

〔20〕各种情报检索语言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它们只53

是在表达各种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时和在解决53

对它们提出的那些共同要求时所采用的方法53

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语种53

基本特征54

〔21〕情报检索语言的系统分类;各种情报检索语言的54

〔22〕各种情报检索语言之间方法上的互相渗透、互相60

吸取,使它们难于划分彼此的明确界限60

〔23〕体系分类法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点62

〔24〕划分类目时,分类标准的选择决定着提供什么检65

索途径,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决定着形成什65

么分类体系结构,对分类体系的性能和质量65

有重大影响65

〔25〕选择具有科学认识意义的事物属性和具有检索实69

用意义的文献特征作分类标准69

的影响不是很大的70

具体目的的排列次序(人为序列)具有检索70

实用意义,但同位类排列次序对于检索效率70

(自然序列)具有科学认识意义,符合某种70

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发展和联系的排列次序70

〔26〕在分类体系中,同位类排列次序的重要性在于:70

〔27〕对同位类的排列要求;同位类排列中的自然序列73

和人为序列73

〔28〕类目排列次序的统一性和对应性75

〔29〕类目名称限定着所表达的事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77

类名表达概念的种种情况77

〔30〕类名字面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表达事物概念,78

其涵义要受上位类、下位类、注释、相关类78

限定的情况78

系的基本手段和辅助手段79

〔32〕体系分类法中揭示各种学科及其论题之间相互关79

〔31〕对类目名称的要求79

〔33〕类目内容范围划分规则是一种隐含的处理学科、81

论题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81

〔34〕某些图书资料分类的特殊性84

〔35〕列类过程;各种列类方法及其对体系分类表质量85

的重大影响85

〔36〕统一类目和简化类表的目的和方法;复分表、仿96

分法、类号直接组配法96

〔37〕分类标记(分类号)的作用;对标记符号和标记99

制度的要求99

〔38〕类目注释的作用、种类和方式100

索引的特点101

〔39〕类目索引的原理及功用;直接索引的特点;相关101

〔40〕体系分类法的检索效率分析104

〔41〕体系分类法中“集中与分散”的矛盾问题110

〔42〕现代体系分类法的主要职能问题112

〔43〕组配分类法的构成原理和基本方法116

〔44〕组配分类法与体系分类法的差异120

〔45〕分“面”;面的构成原则;面内结构122

〔46〕文献完整分类号的分段形式及分段的目的;分段125

标记法;分面类号的轮排法125

〔47〕组配分类法的三种类型128

〔48〕三种组配分类表在结构上的差别129

的一般程序131

〔49〕组配分类表在编制上的主要问题,以及编作131

〔50〕使用组配分类法的文献标引方法134

〔51〕使用组配分类法的文献检索方法136

〔52〕组配分类法采用概念的分析-综合原理, 克服了138

体系分类法不能无限容纳概念的局限性以及138

“集中与分散”的矛盾,从而带来了许多优138

异性能;组配分类法也有不足之处138

〔53〕体系-组配分类法的性能140

〔54〕组配分类法的优异性能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与141

它的使用方式密切相关;组配分类法的五种141

使用方式及其效果比较141

〔55〕组配分类法对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的适应性146

〔56〕标题法的构成原理148

〔57〕各种标题类型所能表达的概念以及优缺点151

〔58〕标题词的职能、范围及选词原则155

〔59〕标题词规范化处理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的158

〔60〕标题词与非标题词两个概念;保留非标题词的必160

要性160

〔61〕显示标题词间相互关系的必要性,以及显示的161

手段161

〔62〕标题词间相互关系的三种类型;显示这三种类型164

关系的参照符号及其用法164

〔63〕等同关系、等级关系和相关关系三种类型所包括168

的具体内容和进行显示的具体方法168

〔65〕标题表的副表172

〔64〕标题表的功用172

〔66〕标题表的两种编制法175

〔67〕标题表使用法要点176

〔68〕汉语标题款目在目录中的排列次序179

〔69〕标题法与体系分类法的比较180

〔70〕标题法中的“集中与分散”问题186

〔71〕单元词法的构成原理190

〔72〕单元词法的特点192

〔73〕单元词法与标题法在选词上的差别193

〔74〕词汇控制对单元词法的特殊重要性,以及单元词194

规范的具体内容194

〔75〕单元词表的功用和结构体系197

〔76〕使用单元词法的文献标引法198

〔77〕单元词法与标题法的比较203

〔78〕单元词法与组配分类法的比较206

〔79〕单元词法中概念或词的解析问题207

〔80〕叙词法是对单元词法的扬弃209

〔81〕叙词法是多种情报检索语言原理和方法的综合210

〔82〕概念组配是叙词法的基本原理;字面组配与概念212

组配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212

〔83〕叙词表达事物概念的范围及揭示事物特征的213

程度213

〔84〕叙词选词的一般原则215

〔85〕叙词组配的功能216

用组配表达还是用词组表达的原则219

〔86〕叙词组配与词表选词的关系;决定一个概念应当219

〔87〕叙词组配与文献标引的关系;能造成检索误差的221

各种组配标引错误221

〔88〕多义词和词义含糊的词的注释225

〔89〕太专指的词的合并228

〔90〕叙词等同关系的显示230

〔91〕叙词等级关系的显示231

〔92〕叙词相关关系的显示233

〔93〕叙词参照系统与标题词参照系统的比较234

〔94〕叙词表主表的著录内容和著录格式235

〔95〕汉语叙词表的各种字顺排列法236

〔96〕叙词分类索引(范畴索引)编制法241

〔97〕叙词等级索引(词族索引)编制法245

〔98〕叙词双语种对照索引编制法248

〔99〕叙词相互关系图示法249

〔100〕叙词表的设计250

〔101〕叙词表使用法要点:当查不到专指叙词时应251

考虑的各种可能性251

〔102〕叙词标引的优先顺序254

〔103〕叙词法与单元词法的比较256

〔104〕叙词法与标题法的比较257

〔105〕叙词法与体系分类法的比较259

〔106〕叙词法用于编制表式索引式检索工具的260

方法260

〔107〕四种叙词型手工检索工具的比较261

〔108〕叙词法用于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时的文献标263

引问题263

〔109〕关键词法的实质266

〔110〕“关键词”与“非关键词”两个概念267

〔111〕关键词索引的分类269

〔112〕词对式关键词索引271

〔113〕关键词的范围;非关键词表;人工辅助抽词272

〔114〕关键词法的优点274

〔115〕一种情报检索语言的检索效率,实际取决于它275

的宏观结构是由哪些种微观结构构成的,以275

及每一种微观结构的编制质量275

〔116〕无层次结构标识与层次结构标识277

要性278

〔117〕情报检索语言具有局部相符性比较功能的重278

〔118〕保证文献分析标引质量的重要性280

〔119〕评价文献分析标引质量的标准281

〔120〕 从标引深度与文献利用率、检全率、检准率283

的关系看深度标引的必要性;标引深度与分283

析水平的关系283

〔121〕分析角度;文献分析提纲;支配文献内容分析285

的因素285

〔122〕文献标引方式287

〔123〕导致检索效率降低的文献分析误差288

引深度的影响290

〔124〕 适度标引问题的提出;适度标引的困难性:衡290

量标引是否适度的标准;情报检索语言对标290

〔125〕文献重要程度符号和文献类型符号292

〔126〕集中标引问题293

〔127〕利用已有标引成果问题294

附录296

情报检索语言语法体系初探296

分类目录产生漏检和误检的原因305

关于《中图法》增加组配成分的可能性和方法的探索(节录)310

体系分类法中的交替法323

情报检索语言中语词标识的功能与局限——关于主题法性能的几点分析333

关于主题词型手工检索系统标引工作的几点建议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