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方志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东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张英聘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434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146页
  • 文件大小:266MB
  • 文件页数:1173页
  • 主题词:方志学-中国-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做好地方志工作必须重视开展地方志的学术研究——在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朱佳木1

在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上的致辞&林少春4

在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田嘉6

方志:传统与现实之间&毛佩琦10

点评&王熹15

历史主义与方志编纂&潘捷军17

点评&谭烈飞27

澳门地方志工作的筹备及其进展&李向玉29

点评&谭烈飞32

以口述历史连接社区营造实践 再现地方志的台湾经验&蔡笃坚34

点评&王熹83

方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纲&韩锴86

点评&蔡笃坚97

略论方志编纂规则&欧阳发100

点评&黄振良113

横排竖写析论&陈泽泓114

点评&王熹124

试论明清方志“按语”的学术价值——兼论新修志书的学术性体现&彭勇126

点评&张琏139

当代中国地方志编修传承体系&周慧141

点评&朱敏彦166

论中国修志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周建国168

点评&欧阳发177

摒除修志发展的思想障碍与制度瓶颈&沈迪云 莫艳梅178

点评&陈泽泓183

如何提高地方志的质量——以1992年版《金门县志》为例&陈炳容 黄振良184

点评&王志邦195

浅析旧志编纂中的用图思想及其借鉴意义&赵俊丽197

点评&李诚206

质于图志——明清图志中北岳的历史想象&张琏208

点评&王熹228

广州地区旧志地图编制初探&曾新231

点评&王静仪239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周华241

点评&徐鹏248

浅议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以第二轮《广东省志》的编修为参照&刘珂250

点评&柳成栋258

地方文献考录与地方志书编纂——以《绍兴地方文献考录》为例&颜越虎260

点评&谭烈飞267

清末藏东南方志类著作《门空图说》《杂瑜地理》考论&赵心愚268

点评&王志邦271

一幅浓缩的川西社会民俗画卷——《迪山日记》简介及评价&马小彬272

点评&欧阳发276

“倡自清初”的澳门柿山哪咤古庙——兼谈澳门方志编纂的重要史料来源&江淳278

点评&谭烈飞293

浅议续志篇目标题的制作&任根珠294

点评&沈永清299

再论志书“目”&王卫明301

点评&李跃龙305

期盼更多富有个性和灵气的新方志&缪小咏307

点评&韩锴312

从奥运会志看如何把握重大事件志的编修&谭烈飞314

点评&郑政诚325

论台湾方志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之贡献——以当代《新修嘉义县志》《新修桃园县志》为例&陈德昭 徐惠玲327

点评&董郁奎340

近五十年桃园地方志书中的殖民地初等教育书写&郑政诚342

点评&缪小咏355

在台湾以团队整合模式纂修地方志——以屏东为例&陈顺胜 陆铭泽 周佩毅357

点评&谭烈飞389

在村民、学者与地方志机构之间的地方志书写——对村志编研现状的不完全考察&张勤390

点评&谭烈飞413

读7部村志引起的几点思考&任丽英414

点评&徐惠玲420

村志编修的意义与初步体会——莲麻坑个案&刘蜀永422

点评&黄玲426

台湾乡镇志的发展、运作及其实务问题&尤淑君428

点评&胡巧利438

台湾彰化县《北斗镇志》的编撰与出版&张哲郎440

点评&王熹444

论台湾乡镇志的纂修——以《梧栖镇志》为例&王静仪447

点评&董郁奎451

《富里乡志》及其客家书写&陈进金 沈玉君453

点评&周慧466

宋《江阴志》的修纂、版本源流及文献价值&杨印民467

点评&王志邦473

潮州元明清三代方志史辙考&马楚坚475

点评&王熹523

《江浙须知》考及“须知体”方志&陈志坚525

点评&彭勇531

文渊阁《四库全书·吴兴备志》讹佚管窥&沈慧532

点评&王熹544

戴璟及《广东通志初稿》新评&田亮546

点评&陈志坚558

金门方志的滥觞:洪受《沧海纪遗》的述作与黄锵“科甲、人物的补录”&郭哲铭560

点评&王志邦572

略论万历《铅书》所记宋代矿冶生产史料&唐立宗573

点评&周慧581

关于尊经阁藏崇祯《梧州府志》&邓红 秦邕江583

点评&刘正刚589

康熙《畿辅通志》研究&吕志毅591

点评&马楚坚618

黑龙江方志文献考略&柳成栋620

点评&吕志毅640

体大思精 要而不烦——光绪《淮安府志》述评&荀德麟641

点评&尤淑君648

民国初年续修《浙江通志》述评&董郁奎650

点评&孙铁刚662

民国时期旧志整理出版探讨——以民国《上海市通志稿》为例&朱敏彦 胡训珉663

点评&吕志毅671

传统的新变与当代的启示——论民国《北碚志》的创修与价值&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673

点评&范洪涛682

地方志艺文志编纂的继承与发扬&林子雄684

点评&胡训珉694

方志金石志探析——以山东方志为例&孟凡港696

点评&林子雄705

明代广东方志书写烈女抗暴“言论”模式探析&刘正刚706

点评&唐立宗719

《两广盐利疏》考校——以两广地方志为中心&刘利平720

点评&彭勇746

清代采选秀女的讹言与社会恐慌——以地方志记载为中心的探讨&邱仲麟748

点评&王熹766

从金门志书探寻金门的海防地位和居民的海洋性格&李仕德768

点评&王熹780

略论方志与档案在学术研究中的互益——以方志所载部分香山县清代职官为例&胡孝忠782

点评&周祝伟791

《水经注》是一本方志书——兼论方志之起源&孙铁刚792

点评&荀德麟796

明清山西方志的水利记载——以河津县“清浊分用”为中心&张继莹798

点评&王英华810

道光《洞庭湖志》:18世纪政界知识界对自然湖泊的探索和思考&李跃龙812

点评&王英华819

水利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轨迹——基于1980—2012年水利志的分析&张伟兵 吕娟 王英华820

点评&荀德麟829

略论地方志对《台湾通史》编纂的影响及其现实启示&贾大清831

点评&巴兆祥842

继承创新是海峡两岸方志事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动力——兼对两岸六部志书的篇目结构作纵横对比&范洪涛843

点评&陈炳容858

继承创新:海峡两岸同修精品良志——以《上海县志》《台北县志》为例&沈永清859

点评&王卫明872

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广播电视修志之比较&刘书峰874

点评&王志邦881

商务印书馆与近代方志事业&巴兆祥883

点评&谭烈飞889

影印方志丛书整理概述&张毅890

点评&王志邦897

关于编写方志舆图目录的建议&李诚899

点评&曾新913

浅谈扫描缩印是地方整理翻印旧志的实效类式&黄继澍 黄楚芬914

点评&彭慰924

关于地方志文献工作的初步探索与思考——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为例&陈强926

点评&谭烈飞931

唤醒沉睡的文化宝藏——以江苏省旧志整理开发利用为例&方未艾 张乃格932

点评&巴兆祥939

丹洲古城研究的旧志利用与实地踏勘&刘汉忠941

点评&周祝伟950

方志文献对现实社会的贡献——以河北省方志文献整理利用工作为例&王蕾952

点评&杨明祥959

地情馆开发利用方志文献的途径与效果&黄玲960

点评&刘蜀永964

建设香港方志馆的构想&刘智鹏965

点评&谭烈飞967

构建信息时代修志模式初探——从维基百科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得到的启示&钱丹丹969

点评&周建国977

论地方志数字基础平台的构建&肖禹 王昭979

点评&房波985

基于信息技术的地方志协同编纂模式的探索——以《浙江通志》编纂为例&汤敏华 方利宏987

点评&谭烈飞997

“在线修志”的实践与“智慧方志”建设研究探索&杨明祥 邵建鸣 高曙明999

点评&钱丹丹1009

陈元赟及其《长门国志》——兼论明末清初中国方志文化海外流播的另一种可能&徐鹏1011

点评&孟凡港1019

论梁廷枏《粤海关志》的编纂思想&胡巧利1021

点评&唐立宗1028

论陈训正的方志思想&沈松平1030

点评&周华1041

浅述民国时期东莞地方志的编纂思想——以陈伯陶所修《东莞县志》为例&王学林1042

点评&王熹1047

以历代《南海县志》等为例看社会身份观念的变迁&王晓亮1050

点评&张继莹1062

晚清民初台州方志家群体及其方志编纂实践特点——以民国《台州府志》编纂者为中心的考察&周祝伟1063

点评&王晓亮1071

浅议近代方志转型视域下的方志学——兼考梁启超佚文《固安文献志·序》&曾荣1073

点评&胡巧利1081

饶锷先生的潮州方志学初探&郑炜明 陈玉莹1083

点评&王熹1096

民国《广东年鉴》编纂述评&刘波 萧艳娥 许之标1098

点评&沈松平1104

两轮修志以来方志学研究成果综述——一项对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所载成果的综合分析&中国(浙江)地方志学术研究中心1106

点评&王熹1115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周勇进1117

会议日程1133

后记11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