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气候学 概念和应用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戈登·B.伯南(Gordon B.Bonan)著;延晓冬,毛留喜,李朝生,钱栓,吴门新,徐玲玲,候英雨,曹云,延昊翻译;矫梅燕,毕宝贵,延晓冬,毛留喜,李朝生,钱栓,吴门新,徐玲玲,侯英雨,曹云,延昊审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6185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41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6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气候学 概念和应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生态气候学——概念1
1.2生态气候学——应用7
1.3全书概述9
1.4习题11
参考文献12
第一部分 地球系统15
第2章 地球系统的组成15
2.1本章概述15
2.2大气15
2.3水圈17
2.4冰冻圈(cryosphere)19
2.5生物圈21
2.6土壤圈22
2.7人类23
2.8地球系统26
2.9习题26
参考文献27
第3章 全球循环29
3.1本章概述29
3.2科学单位制29
3.3能量通量30
3.4水循环33
3.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7
3.6习题40
参考文献41
第二部分 全球物理气候学42
第4章 大气辐射42
4.1本章概述42
4.2太阳几何学42
4.3大气层顶太阳辐射45
4.4大气消减48
4.5全球年均能量收支49
4.6地球的能量平衡模型50
4.7习题52
参考文献53
第5章 大气环流与气候54
5.1本章概述54
5.2气压54
5.3风55
5.4大尺度大气环流59
5.5大陆63
5.6海洋64
5.7季节66
5.8习题70
参考文献71
第6章 地球的气候72
6.1本章概述72
6.2全球气候带72
6.3区域气候79
6.4森林与裸地91
6.5习题94
参考文献95
第7章 气候变率97
7.1本章概述97
7.2洪涝、干旱和热浪97
7.3厄尔尼诺(El Nino)/南方涛动(SO)101
7.4北大西洋涛动110
7.5习题112
参考文献114
第8章 气候变化115
8.1本章概述115
8.2过去250000年的气候历史115
8.3气候变化的机制119
8.4 20世纪的气候131
8.5 21世纪的气候134
8.6气候反馈135
8.7习题137
参考文献138
第三部分 土壤过程142
第9章 土壤物理142
9.1本章概述142
9.2土壤质地与结构142
9.3土壤温度144
9.4土壤水149
9.5 习题153
参考文献154
第10章 土壤生物地球化学155
10.1本章概述155
10.2风化155
10.3分解和矿化158
10.4土壤溶液161
10.5土壤剖面163
10.6土壤形成164
10.7习题168
参考文献169
第四部分 水文气象学170
第11章 水平衡170
11.1本章概述170
11.2陆地水循环170
11.3降水截留与穿透雨172
11.4蒸散173
11.5渗透176
11.6径流180
11.7土壤水分182
11.8水分平衡模型183
11.9习题185
参考文献186
第12章 流域水文188
12.1本章概述188
12.2流域188
12.3流域研究188
12.4径流过程192
12.5集水区径流193
12.6河流流量203
12.7全球流域205
12.8习题208
参考文献210
第13章 地表能量通量213
13.1本章概述213
13.2地表能量收支213
13.3地表能量平衡214
13.4年循环217
13.5日循环218
13.6能量平衡模型222
13.7Penman-Monteith方程224
13.8土壤微环境226
13.9习题227
参考文献228
第14章 湍流通量229
14.1本章概述229
14.2湍流229
14.3湍流统计230
14.4涡度相关232
14.5对数风速廓线232
14.6曼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234
14.7传输方程组237
14.8习题239
参考文献240
第15章 土壤水分和大气边界层241
15.1本章概述241
15.2边界层性质241
15.3昼夜循环243
15.4土壤水分和地表通量245
15.5地表异质性和中尺度环流250
15.6习题252
参考文献253
第五部分 生物气象学255
第16章 叶片能量通量255
16.1本章概述255
16.2叶片能量收支255
16.3叶片阻抗256
16.4叶片通量和温度258
16.5叶片-大气耦合260
16.6叶片大小和形状261
16.7习题263
参考文献264
第17章 叶片光合265
17.1本章概述265
17.2综述265
17.3光反应266
17.4暗反应267
17.5气孔269
17.6净光合作用270
17.7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折中机制273
17.8光合-气孔传导模型275
17.9协同的叶片特征277
17.10习题280
参考文献281
第18章 植被冠层283
18.1本章概述283
18.2叶面积指数283
18.3辐射传输284
18.41冠层光合288
18.5冠层导度291
18.6森林冠层的湍流交换292
18.7“大叶”冠层模型294
18.8多层冠层-土壤模型297
18.9环境对冠层通量的影响298
18.10习题301
参考文献303
第六部分 陆地植物生态学306
第19章 植物策略306
19.1本章概述306
19.2植物碳平衡306
19.3生长和发育的季节性308
19.4分配311
19.5生命史类型313
19.6植物功能型320
19.7习题322
参考文献323
第20章 种群和群落325
20.1本章概述325
20.2生态位和物种丰度325
20.3环境梯度与群落330
20.4变化环境中的植物333
20.5习题334
参考文献336
第21章 生态系统337
21.1本章概述337
21.2生态系统的概念337
21.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40
21.4净初级生产力的环境控制341
21.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45
21.6森林生产力与养分循环350
21.7净生态系统生产力354
21.8习题358
参考文献360
第22章 植被动态362
22.1本章概述362
22.2种群动态362
22.3演替366
22.4植被演替机理376
22.5习题381
参考文献382
第23章 扰动与景观385
23.1本章概述385
23.2植物群落的格局与过程385
23.3林窗动态386
23.4火灾389
23.5土地利用392
23.6习题401
参考文献402
第24章 全球生物地理405
24.1本章概述405
24.2生物地理405
24.3净初级生产力和植物生物量409
24.4凋落物与土壤碳414
24.5气候变化416
24.6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模型422
24.7习题428
参考文献430
第七部分 陆地强迫与陆地反馈435
第25章 气候模式中的陆面过程435
25.1本章概述435
25.2水文气象模型435
25.3卫星地面数字产品442
25.4模式验证443
25.5陆地-大气耦合实验451
25.6气候-生态系统耦合模式452
25.7习题454
参考文献455
第26章 季节到年内变率461
26.1本章概述461
26.2土壤水分461
26.3雪465
26.4叶片物候469
26.5习题472
参考文献473
第27章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478
27.1本章概述478
27.2生物物理过程478
27.3绿色行星/荒漠行星480
27.4干草地过牧482
27.5澳大利亚490
27.6热带森林砍伐493
27.7欧洲森林砍伐497
27.8美国土地清理498
27.9灌溉506
27.10湿地排水507
27.11土地利用作为气候强迫507
27.12习题510
参考文献511
第28章 气候-植被耦合动力学机制519
28.1本章概述519
28.2生态系统对气候的反馈作用519
28.3雏菊世界520
28.4北非521
28.5泰加林—苔原生态交错带527
28.6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植被反馈533
28.7习题536
参考文献537
第29章 碳循环—气候反馈542
29.1本章概述542
29.2全球碳循环542
29.3陆地碳存储546
29.4碳与气候变化556
29.5碳循环—气候耦合模式558
29.6矿物气溶胶564
29.7生物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物理的集成研究566
29.8习题569
参考文献571
第30章 城市化579
30.1本章概述579
30.2城市形态579
30.3城市热岛582
30.4城市能量通量585
30.5城市峡谷和辐射588
30.6城市边界层591
30.7城市公园592
30.8城市能量平衡模型596
30.9降水和其他气候影响597
30.10城市水文599
30.11习题602
参考文献604
译后记608
本书出现的有关专业名词术语中英对照609
热门推荐
- 2735745.html
- 3232459.html
- 2683678.html
- 3007748.html
- 1270263.html
- 2903577.html
- 1777841.html
- 1262430.html
- 20018.html
- 3112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6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3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5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1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2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6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8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0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