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岩佐茂著,韩立新,张桂权,刘荣华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80109193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环境科学 学术思想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修订版序言1
中文版序1
序 环境思想的课题3
一 20世纪是环境破坏的世纪3
二 环境保护对环境问题的挑战5
三 研究环境问题的思想方式7
1 理念的形成7
2 自然观的转变7
3 环境伦理的建立8
4 生活方式的变革8
5 方法论的功能9
6 批判的功能9
第一章 公害问题和环境问题一 从产业公害到公害和环境问题13
1 经济高速增长下产业公害的爆发13
2 对环境问题关心的高涨与公害行政的倒退14
3 重新被放大的地球环境问题16
二 “公害”界定及其原因17
1 公害发生的原因(一)——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是公害发生的原因吗?18
2 公害发生的原因(二)——关于“生产关系说”的探讨20
3 关于区别公害和环境问题的讨论25
三 今天的公害和环境问题的观点26
1 地球问题和地域问题相统一的观点27
2 抛弃道德主义对问题进行社会科学分析的观点29
3 把生活方式的改革与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统一起来的观点31
4 环境保全与拥护和发展人权以及民主主义相统一的观点32
5 环境保全与反核及和平相统一的观点33
第二章 环境与经济协调方式上的思想对立一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问题41
1 环境与经济和开发之间协调的两种方式41
2 日本的“协调论”的展开及对其进行的批判42
二 环境权的思想及其展开45
1 作为基本人权的环境权45
2 舒适环境的思想47
3 环境影响评价的思想48
4 自然享有权思想50
三 可持续开发的思想51
1 “可持续开发”概念的形成及其内容51
2 在“可持续开发”概念上的意识形态对立53
3 可持续社会成立的条件55
四 回收再利用思想57
1 回收再利用思想的理念57
2 废弃物引起的环境破坏59
3 建立循环型生产体系的条件61
第三章 保护环境的环境伦理学一 什么是环境伦理学73
1 作为“新伦理学”的环境伦理学73
2 自然环境及其破坏74
3 环境伦理学的几种倾向77
二 扩展“价值”与“权利”概念的尝试79
1 “动物的权利”论79
2 生命体的“固有的价值”81
3 自然物的“法的权利”84
4 内在于整个自然界中的“固有的价值”85
5 关于“未出生后代的权利”86
三 “固有的价值”与“权利”概念扩展的不可能性88
1 “权利”概念扩展所包含的问题88
2 把“价值”概念运用于人以外的事物可能吗90
3 似是而非的问题——自然的“权利”与“固有的价值”92
四 作为“另一种环境伦理学”的“宇宙飞船伦理”9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观点一 问题的提出103
二 青年马克思的环境保护观点105
1 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马克思的唯物论105
2 自然的人本主义与人的自然主义的统一107
三 《资本论》中的环境保护观点109
1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109
2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的“扰乱”——自然破坏111
四 恩格斯的环境保护观点113
1 青年恩格斯对公害的分析113
2 导致“自然报复”的自然破坏115
五 “支配”自然还是“适应”自然——本顿与格伦德曼的争论117
1 本顿的重视对自然“适应”的立场118
2 格伦德曼的批判与本顿的反驳120
3 恩格斯的“支配”自然问题123
六 生产力主义与生产力问题125
1 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主义125
2 生产力的质的问题126
3 作为人的各种能力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129
4 马克思的乐观主义131
第五章 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一 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139
1 劳动生活与消费生活的方式139
2 追求方便的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141
3 采用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的意义142
4 与生产体制的改革密切相关的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144
二 承担大量生产的资本的逻辑146
1 由大量生产体制造成的环境破坏146
2 环境问题上的资本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的对立148
3 评价企业对环境的态度的重要性150
三 生态社会主义的可能性151
1 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社会主义152
2 市场经济还是生态社会主义153
3 从生态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155
附录:马克思主义与回收再利用思想序文163
一 回收再利用思想的基本理念164
1 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回收再利用164
2 作为循环经济的回收再利用167
3 什么是“废弃物”169
二 对现代的批判——回收再利用思想170
1 现代社会摆脱不了的问题——废弃物170
2 被重新提出的废弃物问题172
三 作为环境问题的废弃物问题173
1 一直污染环境的废弃物173
2 废弃物排出者的责任问题175
四 从过剩消费到回收再利用型生活177
1 用完就扔生活方式的主角——大量生产177
2 向重视回收再利用价值意识的转换178
新增部分185
Ⅰ 人对自然的价值态度185
前言185
一、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两种劳动观186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控制和主体——客体的辩证法188
三、人类中心主义所包含的问题189
四、“环境”概念和“生态系统”概念191
五、对于自然环境的价值态度193
Ⅱ 实践唯物论与生态思想197
一、马克思的辩证的实践唯物论197
二、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实践唯物论199
三、马克思的异化和物化概念200
四、生产和消费中的知识重组——以人与自然的正常关系为价值标准202
五、近现代“自然支配”的观念204
六、以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目标的实践唯物主义206
Ⅲ 日本循环型社会的构想与对立209
序言209
一、为什么要建立循环型社会210
二、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措施213
三、从“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基本法案”看循环型社会的形象215
四、建立真正的循环型社会219
Ⅳ 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视角224
一、应该怎样去建构环境伦理学?224
二、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所包含的问题226
三、如何看待生物的价值问题?228
Ⅴ 环境思想的先驱——蕾切尔·卡逊231
Ⅵ 人与自然共生的价值观239
序言239
一、作为相互依存关系的共生239
二、共生的存在论意义和价值论意义241
三、人与自然的共生242
四、实现共生的体系、技术、生活方式245
五、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47
Ⅶ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249
一、马克思思想中包括了环境观点249
二、马克思主义缺少环境观点252
三、本顿和格伦德曼之间的争论253
四、构建一个保护环境的体制255
热门推荐
- 52303.html
- 601555.html
- 2141648.html
- 3714609.html
- 2133818.html
- 2450390.html
- 3631334.html
- 2364536.html
- 2068835.html
- 1122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6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4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1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8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8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2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9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