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线点灸疗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滕红丽,林辰主编;陈秀华,陈全新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852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药线点灸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线点灸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壮医药导论1
二、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论4
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形成及发展6
四、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作用机制8
五、壮医药线点灸的取穴原则10
六、壮医药线点灸的操作规范11
七、壮医药线点灸常用腧穴及其定位16
(一)腧穴定位法16
(二)常用穴位20
1.头颈部穴位20
睛明20
攒竹20
阳白21
丝竹空21
承泣21
四白21
鱼腰21
球后22
印堂22
太阳22
素髎22
迎香22
巨髎22
水沟23
禾髎23
兑端23
地仓23
承浆23
上关24
下关24
颧髎24
颊车24
大迎24
听宫25
听会25
耳门25
翳风25
角孙25
瘈脉25
颅息26
神庭26
上星26
哑门26
风府26
百会26
囟会27
前顶27
后顶27
强间27
脑户27
头维27
本神28
曲差28
头临泣28
眉冲28
五处28
承光28
通天29
络却29
玉枕29
天柱29
目窗29
正营29
承灵29
脑空30
风池30
曲鬓30
颔厌30
悬颅30
悬厘31
率谷31
天冲31
头窍阴31
完骨31
浮白31
金津32
玉液32
廉泉32
天突32
扶突32
天鼎33
人迎33
气舍33
水突33
缺盆33
天窗34
天容34
天牖34
2.肩胛部穴位34
肩髃34
肩髎34
巨骨34
天宗35
秉风35
曲垣35
肩贞35
臑俞35
肩中俞35
肩外俞35
肩井36
3.背腰部穴位36
大椎36
陶道36
神道36
灵台36
至阳37
筋缩37
中枢37
脊中37
悬枢37
命门37
腰阳关37
腰俞38
长强38
上髎38
次髎38
中髎38
下髎38
会阳38
大杼39
风门39
肺俞39
厥阴俞39
心俞39
督俞39
膈俞39
肝俞40
胆俞40
脾俞40
胃俞40
三焦俞40
肾俞40
气海俞40
大肠俞41
关元俞41
小肠俞41
膀胱俞41
中膂俞41
白环俞41
附分41
魄户42
膏肓42
神堂42
譩譆42
膈关42
魂门42
阳纲42
意舍43
胃仓43
肓门43
志室43
胞肓43
秩边43
4.胸腹部穴位43
璇玑44
华盖44
紫宫44
玉堂44
膻中44
中庭44
俞府44
彧中45
神藏45
灵墟45
神封45
步廊45
气户45
库房46
屋翳46
膺窗46
乳中46
乳根46
云门46
中府47
天池47
周荣47
胸乡47
天溪47
食窦48
大包48
鸠尾48
巨阙48
上脘48
中脘48
建里49
下脘49
水分49
神阙49
阴交49
气海49
石门50
关元50
中极50
曲骨50
幽门50
腹通谷51
阴都51
石关51
商曲51
肓俞51
中注51
四满52
气穴52
大赫52
横骨52
不容52
承满52
梁门53
关门53
太乙53
滑肉门53
天枢53
外陵54
大巨54
水道54
归来54
气冲54
急脉55
期门55
章门55
冲门55
府舍55
腹结55
大横56
腹哀56
日月56
京门56
带脉56
五枢56
维道57
居髎57
5.上肢穴位57
天府57
侠白57
尺泽57
孔最58
列缺58
经渠58
太渊58
鱼际59
少商59
天泉59
曲泽59
郄门59
间使60
内关60
大陵60
劳宫60
中冲60
青灵61
少海61
灵道61
通里61
阴郄61
神门61
少府62
少冲62
四缝62
小海62
支正62
养老62
阳谷62
腕骨63
后溪63
前谷63
少泽63
臑会63
消泺63
清冷渊64
天井64
四渎64
三阳络64
会宗64
支沟64
外关65
阳池65
中渚65
液门65
关冲65
臂臑66
五里66
肘髎66
曲池66
手三里66
上廉66
下廉67
温溜67
偏历67
阳溪67
合谷67
三间68
二间68
商阳68
6.下肢穴位68
大敦68
行间69
太冲69
中封69
蠡沟69
中都69
膝关70
曲泉70
阴包70
足五里70
阴廉70
隐白70
大都71
太白71
公孙71
商丘71
三阴交72
漏谷72
地机72
阴陵泉72
血海73
箕门73
涌泉73
然谷73
太溪74
大钟74
水泉74
照海74
复溜74
交信75
筑宾75
阴谷75
里内庭75
厉兑75
内庭76
陷谷76
冲阳76
解溪76
丰隆76
下巨虚77
条口77
上巨虚77
足三里77
犊鼻78
梁丘78
阴市78
伏兔78
髀关78
膝眼78
足窍阴79
侠溪79
地五会79
足临泣79
丘墟79
悬钟80
阳辅80
光明80
外丘80
阳交80
阳陵泉80
膝阳关81
中渎81
风市81
环跳81
至阴81
通谷82
束骨82
京骨82
金门82
申脉82
仆参82
昆仑82
跗阳83
飞扬83
承山83
承筋83
合阳83
委阳83
委中83
浮郄84
殷门84
承扶84
(三)特殊穴位84
八、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临床应用89
(一)内科病证89
1.谷道病89
胃痛89
附1:呃逆90
附2:慢性浅表性胃炎90
附3:急性胃肠炎91
附4: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91
附5:胃下垂92
呕吐92
泄泻93
痢疾93
便秘94
2.水道病95
汗病95
癃闭96
附:前列腺炎96
阳痿97
遗精97
睾丸炎98
膀胱炎98
急性肾炎99
慢性肾炎100
肾盂肾炎100
肾结石101
膀胱结石102
尿道结石102
3.气道病102
感冒103
痧病103
咳嗽104
慢性支气管炎104
哮喘105
肺结核106
4.龙路、火路病106
眩晕107
附:原发性高血压病107
头痛108
附:偏头痛109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10
三叉神经痛111
胸痹111
胁痛112
腰痛112
附1:腰椎间盘突出症113
附2:坐骨神经痛113
痹证113
附:类风湿关节炎114
肩痹116
颈痹117
附:落枕117
血证118
过敏性紫癜119
5.虚病119
贫血119
夹色症120
痿证120
附1:小儿麻痹后遗症121
附2:重症肌无力121
神经衰弱122
6.毒病123
药物中毒123
食物中毒123
酒醉124
瘴毒124
7.内科杂病125
发烧125
消渴(糖尿病)125
癫痫126
疯病(癫狂、精神分裂)127
黄病(黄疸)127
闷头拜(疟疾)128
不寐129
郁证129
大颈病(瘿、甲状腺肿大)130
甲状腺功能亢进130
晕厥131
夜游症131
(二)皮外科病证132
1.热毒病(壮名:Binghdoegndat)132
疔疮132
无名肿毒133
蛇头疮133
蛇眼疔134
疵疔134
2.血毒病(壮名:Binghlweddoeg)134
红丝疔134
蛇肚疔134
烂疔135
破伤风135
3.毒结病(壮名:Binghdoeggiet)135
老鼠疮135
膝结毒(鹤膝风、膝关节结核)136
骨臁(骨痨、骨关节结核)136
颈淋巴结核136
4.风毒病(壮名:Binghdoegfung)137
荨麻疹137
猪头肥(痄腮、流行性腮腺炎)138
5.皮外科杂病139
乳痈139
乳癖139
乳腺小叶增生症140
乳头撕裂140
肠痈141
盲肠炎141
痔疮142
老鼠偷粪门(肛瘘)142
小肠气(疝气)142
脱肛143
胆石症143
淋巴结炎144
腱鞘囊肿144
脂肪瘤145
甲状腺腺瘤145
手术伤口增生145
增生性关节炎146
鸡眼146
疣147
神经性皮炎148
皮肌炎148
硬皮病149
瘙痒症149
银屑病150
玫瑰糠疹151
天疱疮152
脂溢性皮炎152
痤疮153
酒渣鼻153
白癜风154
老年性白斑155
毛囊炎155
铜钱癣155
蝴蝶斑155
(三)妇科病证156
1.月经病156
月经不调156
附1:月经过多157
附2:月经过少157
痛经157
闭经158
崩漏159
2.白带病160
带下病160
3.孕病161
不孕症161
子宫后倾不孕161
4.产后病161
产后胎盘不下161
产后风湿162
产后风162
产后大便难163
产后缺乳163
5.妇科杂病164
子宫肌瘤164
外阴白斑病164
外阴瘙痒165
乳房痛165
性交疼痛166
(四)儿科病证166
百日咳166
疳证(疳积)166
厌食症167
抽风167
遗尿168
小儿脑性瘫痪169
小儿麻痹后遗症170
脑炎后遗症170
核黄疸后遗症170
(五)五官科病证171
红眼病171
麦粒肿171
近视172
夜盲症172
睑缘炎173
青光眼173
视神经炎173
聋哑174
耳鸣、耳聋174
牙痛175
急鼻渊175
慢鼻渊176
慢性单纯性鼻炎176
萎缩性鼻炎177
过敏性鼻炎17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78
咽喉肿痛178
慢性喉炎178
慢性扁桃体炎179
慢性咽炎179
主要参考文献181
热门推荐
- 2240513.html
- 817873.html
- 2204847.html
- 3515384.html
- 1868584.html
- 1048652.html
- 2095003.html
- 2124139.html
- 1722679.html
- 2431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0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9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2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1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2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7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5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8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