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行政与教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蔡进雄著 著
- 出版社: 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 ISBN:957555630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校行政与教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学校行政研究1
一、转型领导与互易领导的涵义及其对学校行政领导的启示3
壹、前言5
贰、转型领导与互易领导的意义5
参、转型领导与互易领导的层面9
肆、转型领导与互易领导的差异13
伍、转型领导与互易领导对学校行政领导的启示17
陆、结论19
二、打造学校共同愿景的3个W23
壹、前言——为什么学校需要愿景?(Why)25
贰、什么是愿景?(What)25
参、如何建立学校的共同愿景?(How)26
肆、结语27
三、新世纪校长所应扮演的角色29
壹、前言31
贰、新世纪校长的角色31
参、结语32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行政领导35
壹、前言37
贰、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行政领导38
参、结语43
五、知识管理在学校组织的实践47
壹、前言49
贰、Nonaka&Takeuchi的知识管理模式50
参、知识管理在学校组织的实践51
肆、结语54
六、提升教师知识分享的有效策略57
壹、前言59
贰、提升教师知识分享的有效策略59
参、结语61
七、学校行政的过去与未来63
壹、前言65
贰、学校行政的过去与未来65
参、结论67
八、论教育行政是科学还是艺术69
壹、前言71
贰、如何整合教育行政的科学性与艺术面71
参、结论72
九、学校行政与企业管理之比较73
壹、前言75
贰、学校行政与企业管理差异之处75
参、启示一代结语77
十、学校组织冲突管理策略79
壹、前言81
贰、组织冲突的意义82
参、组织冲突的思想演进82
肆、组织冲突的形成过程84
伍、组织冲突的类型与正负功能88
陆、国内有关学校组织冲突的实征研究91
柒、学校组织冲突管理模式93
捌、学校组织冲突管理之策略94
玖、结论102
十一、学校行政的病象与因应策略107
壹、前言109
贰、学校行政的病象109
参、因应策略一代结语111
十二、教师组织承诺的回顾与前瞻113
壹、前言115
贰、教师组织承诺之回顾—实征研究分析115
参、结论—启示与前瞻119
十三、学校效能研究所面临的几个问题123
壹、前言125
贰、学校效能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125
参、结语126
十四、论校长如何面对学校中的非正式组织129
壹、前言131
贰、如何面对学校中的非正式组织131
参、结语132
十五、论如何做好高中辅导行政工作135
壹、前言137
贰、如何做好学校辅导行政137
参、结论139
十六、行政理论在高中辅导行政之应用141
壹、前言143
贰、行政管理历程在学校辅导行政上的应用143
参、结语145
十七、高中图书馆经营的理念与发展方向147
壹、前言149
贰、图书馆的类型与功能149
参、高中图书馆的发展方向150
肆、结语152
十八、开放教育、开放学校、开放参与与学校建筑155
壹、前言157
贰、开放教育与学校建筑158
参、开放学校与学校建筑159
肆、开放参与与学校建筑161
伍、结论162
十九、「教师心目中的理想校长」之研究165
壹、研究动机与目的167
贰、研究设计167
参、研究结果与讨论168
肆、研究结论与建议172
第二篇 教学研究175
二十、「小组讨论互动教学法」应用在大学教学之研究177
壹、绪论179
贰、研究设计与实施180
参、结果与讨论182
肆、结论与建议186
二十一、大学教育类科教学的要领189
壹、前言191
贰、大学教育类科教学的要领191
参、结语192
二十二、谈研究生选择论文题目的要领193
壹、前言195
贰、选择论文题目的要领195
参、结论196
二十三、如何成为称职的中小学教师197
壹、前言199
贰、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条件和素养199
参、结语201
二十四、论师资培育模式203
壹、前言205
贰、师资培育的模式205
参、结语206
二十五、教育优先区的理念与实施方向207
壹、前言209
贰、教育优先区的理念210
参、我国教育优先区实施概况212
肆、我国「教育优先区」未来的实施方向214
伍、结论218
附录223
教师法225
热门推荐
- 3577707.html
- 2355134.html
- 632058.html
- 3222282.html
- 1708120.html
- 2159393.html
- 1778694.html
- 2012468.html
- 960292.html
- 447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1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9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8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1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9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1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3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4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