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诊断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果为,俞茂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3683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诊断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诊断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诊断学基础的内容与学习要求1
一、问诊1
二、体格检查1
第一章 绪论1
三、实验室检查2
四、器械检查2
第二节 诊断的方法与步骤2
一、诊断的内容2
二、诊断的步骤和方法2
三、流行病学的原则3
四、先考虑器质性疾病,再考虑功能性疾病诊断的原则3
第三节 临床思维方法3
二、“一元论”原则3
一、循证医学的原则3
第四节 临床资料真实性的评价4
第二章 问诊6
第一节 问诊方法和内容6
一、问诊方法6
二、问诊内容7
一、发热9
第二节 常见症状及其问诊方法9
二、头痛13
三、胸痛14
四、咳嗽与咳痰14
五、咯血16
六、呃逆17
七、心悸18
八、恶心与呕吐19
九、腹痛20
十、呕血与黑便21
十二、腹泻23
十一、便血23
十三、便秘24
十四、咽下困难25
十五、胃食管反流28
十六、黄疸29
十七、水肿32
十八、血尿33
十九、少尿与多尿34
二十、晕厥(昏厥)36
二十一、眩晕38
二十二、惊厥38
二十三、关节痛41
二十四、腰背痛42
二十五、皮肤瘙痒44
第三章 体格检查方法46
第一节 基本检查法46
一、视诊46
二、触诊47
三、叩诊48
四、听诊49
二、年龄50
一、性别50
第二节 一般检查方法50
五、嗅诊50
三、体温51
四、脉搏51
五、呼吸52
六、血压52
七、营养52
八、发育53
九、意识状态53
十三、姿势与步态54
十二、体位54
十一、面容与表情54
十、言语与语调54
第三节 皮肤和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55
一、皮肤检查方法55
二、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55
第四节 头部检查方法56
一、头颅检查方法56
二、眼的检查方法57
三、耳的检查方法58
五、口、咽喉部检查方法59
四、鼻的检查方法59
第五节 颈部检查方法60
一、气管检查方法60
二、甲状腺检查方法61
三、颈部血管检查方法61
第六节 胸部检查方法61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61
二、视诊63
三、触诊64
四、叩诊64
五、听诊66
第七节 腹部检查方法68
一、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69
二、腹部检查方法70
第八节 肛门与直肠及生殖器的检查方法76
一、肛门与直肠的检查方法76
二、生殖器的检查方法77
第九节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78
一、脑神经检查方法78
二、运动功能检查方法78
三、感觉功能检查方法79
四、神经反射检查方法80
五、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方法83
第十节 脊柱及四肢检查方法84
一、脊柱检查方法84
二、四肢检查方法85
第十一节 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和顺序86
第四章 体征90
第一节 一般体征90
一、肥胖90
二、消瘦90
三、失水91
五、面容92
四、休克92
六、强迫体位94
七、舌征95
八、皮肤的体征96
九、发绀99
十、浅表淋巴结肿大100
十一、雷诺现象101
第二节 呼吸系统体征101
一、胸廓异常101
二、病理性呼吸音103
三、啰音105
四、胸膜摩擦音107
五、胸腔积液108
六、胸膜增厚108
七、气胸109
八、肺气肿109
九、肺实变110
十、肺不张110
十一、呼吸困难111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体征113
一、心脏增大113
二、心脏震颤114
三、心律失常115
四、心音异常116
五、心脏杂音120
六、心包摩擦音与心包摩擦感125
七、血压的改变125
八、周围血管的体征126
九、上腔静脉综合征128
十、常见心脏瓣膜病变的体征128
十一、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的体征130
十二、心包积液的体征131
十三、心功能不全的体征132
第四节 消化系统体征133
一、腮腺肿大133
二、肝肿大134
三、脾肿大135
四、腹部包块136
五、腹膜刺激征138
六、门静脉高压征139
七、腹水141
八、幽门梗阻143
九、肠梗阻144
一、突眼145
第五节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体征145
二、甲状腺肿146
三、手足搐搦147
四、瞳孔异常148
五、意识障碍148
六、脑膜刺激征150
七、瘫痪150
第一节 概述152
一、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进步152
第五章 临床常用实验诊断方法152
二、自动化检验仪器的应用、即时检验的发展和方法学标准化153
三、临床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评价158
第二节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161
一、血标本采集161
二、尿液标本采集164
三、粪便标本采集164
四、痰液标本采集164
五、阴道分泌物采集164
一、胸膜腔穿刺术165
第三节 临床常用穿刺诊断技术165
八、微生物检测的标本采集165
七、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165
六、精液和前列腺液采集165
二、腹膜腔穿刺术166
三、腰椎穿刺术167
四、骨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168
五、心包腔穿刺术170
六、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抽脓术171
七、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173
八、静脉压测定174
九、中心静脉压测定175
十、淋巴结穿刺术176
十一、导尿术176
第四节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的检验177
一、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的基本原理177
二、血细胞各项参数的计算、参考值及其意义180
三、血细胞体积直方图的应用182
四、白细胞总数的测定及参考值185
五、白细胞分类185
六、检验结果报告举例186
一、尿液一般检验188
第五节 尿液检验188
二、尿液的显微镜检验190
第六节 粪便检验193
一、常规检验194
二、化学检查197
三、分子生物学检查198
四、细菌学检查198
第七节 体液检查199
一、胃液检查199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201
三、痰液检查202
四、脑脊液检查204
五、浆膜腔积液的检查206
第八节 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及测定项目简介207
一、临床化学自动化分析的优点207
二、自动分析仪的类型208
三、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法标本采集和送验211
四、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法的可测项目211
第九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212
一、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213
二、骨髓血细胞的起源和命名213
三、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215
四、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内容和方法216
五、常见血液病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218
六、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223
第十节 血型及其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224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224
二、其他血型系统231
第六章 实验诊断的临床意义233
第一节 血细胞数量及形态检验的临床意义233
一、贫血233
二、红细胞增多症235
三、红细胞的形态异常236
四、网织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238
五、中性粒细胞增多症239
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242
七、中性粒细胞核象改变242
八、类白血病反应243
九、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244
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45
十一、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246
十二、淋巴细胞增多症246
十四、单核细胞增多症247
十三、异形淋巴细胞增多247
十五、血小板减少症248
十六、血小板增多症249
第二节 常用生化检验的临床意义249
一、蛋白尿249
二、血糖、糖尿和糖化蛋白253
三、血酮和酮尿255
四、高球蛋白血症的检验256
五、血脂的检测257
六、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的检测261
七、血、尿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263
八、铁和卟啉代谢的检测264
九、血、尿电解质的检测267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验271
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和诊断步骤271
二、确诊溶血的实验室检验272
三、确立溶血性贫血类型的实验室检验273
第四节 血栓与止血的检验278
一、正常止血、凝血和抗凝机制279
二、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分类282
三、毛细血管壁的常用检验283
四、血小板的常用检验284
五、凝血因子的常用检验287
六、抗凝因子的常用检验289
七、纤溶活性的检测290
八、血液流变学检测292
九、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步骤293
十、抗栓治疗的监测294
第五节 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验295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295
二、胆红素代谢的检验299
三、脂肪代谢的检验300
四、血清酶学检验301
六、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检测305
五、染料摄取和排泄功能检测305
七、肝脏病检验项目的选择308
第六节 肾功能检查308
一、肾血流量测定309
二、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309
三、肾小管功能检查311
第七节 内分泌功能测定313
一、腺垂体激素测定313
二、甲状腺激素测定315
四、肾上腺激素测定316
三、甲状旁腺激素测定316
五、卵巢激素测定317
六、睾丸激素测定318
七、胰岛素测定318
八、激素代谢产物测定318
九、下丘脑-垂体-靶腺功能试验319
十、甲状腺131碘(131I)摄取率测定321
十一、葡萄糖耐量试验321
第八节 临床免疫学检查322
一、感染免疫学检测322
二、免疫功能检查326
三、自身抗体的检测328
四、其他免疫学检测330
第九节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331
一、蛋白类肿瘤标志物331
二、糖类肿瘤标志物333
三、酶类肿瘤标志物334
四、激素和异位激素335
五、癌基因和抗癌基因335
第十节 其他实验室检验的临床意义336
一、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36
二、脑脊液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337
三、浆膜腔积液的实验室鉴别诊断339
第七章 器械诊断342
第一节 心电图342
一、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342
二、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参考值345
三、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349
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351
五、心律失常的心电图357
六、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的心电图374
一、通气功能检查375
第二节 肺功能检查375
二、换气功能检查380
三、小气道功能检查381
四、血液气体分析和酸碱平衡测定382
五、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判断386
第三节 内镜检查391
一、内镜的基本知识391
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393
三、结肠镜检查394
四、小肠镜检查395
六、支气管镜检查396
五、腹腔镜检查396
第八章 医疗文件书写398
第一节 病历书写398
一、病历的重要性398
二、病历书写的要求398
第二节 住院病历的格式与内容399
一、住院病史的格式与内容399
二、入院录402
六、转科录403
五、阶段小结403
四、邀请会诊记录403
三、病程录403
七、术前小结404
八、手术记录404
九、术后病程录405
十、交接班小结405
十一、出院录405
十二、死亡录405
第三节 门、急诊病史的格式和内容406
一、门、急诊病史内容406
二、写作要求406
附录 临床检验参考值407
热门推荐
- 300850.html
- 2677586.html
- 3349644.html
- 3422260.html
- 3763311.html
- 935359.html
- 550451.html
- 184169.html
- 802445.html
- 1301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6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3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8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1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2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2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