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6846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德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人性与道德教育6
一、人性是什么6
(一)两种不同的人性观6
(二)人性是“人”性8
(三)实践孕育、创造了人性11
二、教育成“人”13
(一)类生命:人之根本13
(二)交往实践:类生命的生成机制16
(三)教育:成“人”之道18
三、道德教育的人性假设22
(一)人性是道德的内在根基22
(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24
(三)自觉地践行道德生活26
四、适当的与失当的教育行为:基于人性的审视31
(一)适当的教育行为是人性化的教育行为31
(二)失当的教育行为是反人性的教育行为33
五、基于人性的道德纪律38
(一)道德纪律的本质38
(二)道德纪律的实施41
第二章 生命与道德教育47
一、人的生命及其特征48
二、道德的生命遮蔽与澄明52
(一)传统道德的生命遮蔽53
(二)道德的生命澄明55
三、生命化道德教育56
(一)生命化道德教育的内涵56
(二)生命化道德教育的原则59
四、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64
(一)道德寓于生命之中64
(二)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隔离68
(三)建构有道德的生命教育72
五、死亡教育:赋予生命正能量76
(一)“向死而生”:死亡教育的价值追求77
(二)死亡观:死亡教育的核心79
(三)学校在死亡教育中的作为82
第三章 主体与道德教育86
一、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主体的视角86
(一)道德始点或本原:人的二重性86
(二)群体整体性、规范伦理与灌输式道德教育88
(三)个人主体、主体道德与主体道德教育90
(四)人与人之间的共在、商谈伦理与交往式道德教育94
(五)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特殊性与道德教育方式的选择98
二、从“工具论”到“主体论”——道德教育理论的当代转型101
(一)主体道德教育:来自实践的呼唤101
(二)主体道德教育:理论的召唤105
(三)现行道德教育及其理论的回应无力108
三、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112
(一)道德的主体性及其表现113
(二)主体道德教育的结构116
(三)主体道德教育的特征119
四、主体间性与道德教育123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123
(二)主体间的道德意识125
(三)主体间性与道德教育128
五、交往实践:主体间道德教育的生成机制131
第四章 生活与道德教育140
一、教育何以关涉人的生活140
(一)人通过实践在生活中生成140
(二)从“回归”到“建构”:教育对生活的关涉144
(三)教育即过一种教育生活147
二、道德教育何以关涉人的生活151
(一)生活对德育不只具有工具意义,更具有本体意义151
(二)德育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154
(三)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158
(四)德育不只关注道德生活的内容,还关注道德生活的方式161
三、道德教育以何关涉人的生活165
(一)科学视野中道德教育与生活的隔离165
(二)为了生活:道德教育旨在建构一种可能的生活167
(三)在生活中:道德教育对日常生活的重构169
四、道德教育引导建构什么样的生活171
(一)道德教育何以引导建构幸福生活172
(二)道德教育引导建构什么样的幸福生活177
(三)道德教育怎样引导建构幸福生活181
第五章 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186
一、人的转型、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187
(一)公民:当代社会人之转型187
(二)身份认同:当代公民身份的重要组成191
(三)公民教育:公民身份的“再造”与“创造”195
二、当代公民身份的抉择199
(一)当代公民的立场:“个体”抑或“共同体”199
(二)当代公民的价值选择:“权利优先”抑或“责任优先”205
三、当代公民教育的建构209
(一)当代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强势民主的共同体210
(二)当代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基于个人权利的责任教育213
(三)当代公民教育的目标:多元公民身份217
四、当代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224
(一)公民教育课程内涵224
(二)公民教育课程的性质226
(三)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228
(四)公民教育课程内容230
(五)公民教育课程的形态232
五、学校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237
(一)公共生活与公民237
(二)学校生活的公共性检视240
(三)学校公共生活的建构247
后记258
热门推荐
- 2986108.html
- 961025.html
- 1209643.html
- 215068.html
- 1224195.html
- 2447743.html
- 220638.html
- 2136974.html
- 1216445.html
- 761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7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0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2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9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3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3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0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