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及案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树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4952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政治课-教学研究-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及案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和功能1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和特点1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1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6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功能17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育人功能18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社会服务功能22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26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34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的特性34
一、受制并能动地体现本课程的课程理念34
二、本课程教学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的反映和方法论表述35
三、处理教学过程基本矛盾关系的指导原则和思想方法36
第二节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49
一、突出思想性,在过程中统筹知识、能力和觉悟的发展49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52
三、加强情理互动,谋求逻辑与情感有机结合55
四、坚持启发引导与学生民主参与相结合58
五、以动态生成观建构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教学过程62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性准备工作74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分析74
一、教材的地位与功能74
二、思想政治课教材分析的内涵和基本要求77
三、思想政治课教材分析的方法要领86
第二节 了解学生和社会,开发信息素材99
一、了解学生和社会、开发信息素材的必要性99
二、思想政治课信息素材资源的收集100
三、思想政治课信息素材资源的加工106
第四章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121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内涵与总体要求121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内涵与特点121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121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要求与方法127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127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设计133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设计135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140
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课件设计154
六、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157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成果形式159
一、学案159
二、教案167
三、学期教学计划173
第四节 加强说课教研,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179
一、个人说课179
二、集体评议183
第五章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施190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190
一、追求三维教学目标最优实现190
二、全力突破难点、把握重点191
三、体现趣味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195
四、体现主导与主体、合规律和合个性的统一200
五、课堂教学结构科学合理、和谐优美202
六、着眼教学宏观效益,建构立体教育网络203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的运作模式211
一、学导式教学212
二、合作探讨式教学217
三、体验式教学225
四、案例教学233
五、情境教学241
六、活动教学246
七、整合教学250
八、研究性学习模式256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模式的选择、运用264
一、从整体把握,力求形神兼备264
二、从实际出发,科学选择,灵活运用264
三、运用与创新相结合,努力形成符合自己个性的教学模式265
第四节 加强教学反思,增强教学合理性266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与特点266
二、教学反思的方式267
三、以评价促进教学反思270
第六章 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评价277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教育评价的内涵和原则277
一、思想政治课教育评价的内涵和特点277
二、思想政治课教育评价的原则280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育评价的基本程序284
一、确定评价的目的284
二、设计评价指标体系285
三、收集和获取评价信息291
四、整理和评价信息292
五、分析和处理评价信息292
第三节 改革学科考评,建构多方式结合的认知评价范式294
一、纸笔测试为主的学科考试与综合能力测试294
二、表现性评价为主的研究性学习评价311
第四节 创建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范式,强化思想品德素质评价318
一、坚持检测方法的多样性319
二、坚持评价方法的综合性322
热门推荐
- 3079064.html
- 2198808.html
- 274182.html
- 3189123.html
- 149043.html
- 3684685.html
- 199097.html
- 3768646.html
- 3249501.html
- 2153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1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8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3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5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8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0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8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9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6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