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内中药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振秋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561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体内-中药材-药物分析-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体内中药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1章 体内中药分析概述3
第1节 体内中药分析的重要性、意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
一、体内中药分析的概念、目的和意义3
二、体内中药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
第2节 体内中药分析的对象、任务和特点5
一、体内中药分析的对象5
二、体内中药分析的任务5
三、体内中药分析的特点5
第3节 体内中药分析方法的发展动向6
第2章 体内中药分析样品浓度的测定7
第1节 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及储存7
一、样品的种类、采集7
二、样品的储存9
第2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9
一、药物在体内与血浆蛋白的结合9
二、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11
三、生物样品处理的常用方法11
四、体内中药分析中导致待测物损失的可能因素15
第3章 体内中药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17
第1节 体内中药分析方法概述17
一、光谱分析法17
二、色谱法17
三、毛细管电泳法18
四、免疫分析法18
五、同位素法18
第2节 体内中药药物分析方法设计的主要依据19
一、体内中药药物分析方方方示设计的主要依据19
二、体内中药分析方法设计的一般步骤19
三、体内中药分析方法的评价20
第4章 各类体内中药分析方法25
第1节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25
一、概述25
二、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25
三、测定方法26
第2节 荧光分光光度法30
一、概述30
二、药物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30
三、基本原理与主要仪器装置30
第3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2
一、概述3
二、仪器设备32
第4节 薄层色谱法34
一、概述34
二、影响薄层色谱的因素34
三、测定方法34
四、高效薄层色谱法36
第5节 气相色谱法37
一、概述37
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39
三、主要仪器装置44
四、测定方法47
第6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54
一、概述54
二、原理和特点54
三、仪器装置55
四、化学键合相色谱56
五、离子对色谱57
六、胶束色谱57
七、多维分离技术57
八、测定方法59
九、应用实例59
第7节 免疫分析60
一、概述60
二、放射免疫分析法60
三、测定方法64
第8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67
一、概述67
二、基本原理与装置68
三、主要分析参数68
四、进样69
五、检测69
六、主要分离模式71
七、高效毛细管电泳的柱技术72
第9节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74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74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75
第10节 同位素法77
一、常用同位素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77
二、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77
下篇 各论81
第5章 中药生物利用度81
第1节 概述81
一、发展概况81
二、基本概念82
三、需要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的药物种类83
第2节 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83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法83
二、药理效应法86
三、体外法87
四、用于评价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新方法89
第3节 影响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90
一、药剂学因素90
二、生物因素92
第4节 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及评价93
一、常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93
二、控/缓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98
第5节 生物利用度研究的体外替代方法一溶出度试验108
一、体外溶出度测定的概念和意义108
二、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108
三、体外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109
四、应用实例111
第6节 中药生物利用度研究实例115
一、“双黄连”注射剂与气雾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115
二、葛根黄豆普元固体分散物生物利用度研究115
三、包公藤甲素两种缩瞳剂的生物利用度比较115
四、薄荷醇对柴胡镇痛成分表观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116
五、银黄冲剂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116
第6章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117
第1节 中药药物动力学概念及发展概况117
一、中药药物动力学的概念117
二、药物动力学发展概况117
第2节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8
一、为中医临床优化给药方案提供基础和依据118
二、阐明中医药防病治病机制119
三、为中药新药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119
四、评价中药制剂的质量120
第3节 中药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120
一、研究对象120
二、研究方法120
三、研究内容121
第4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122
一、吸收122
二、分布122
三、代谢122
四、排泄132
第5节 药物转运的速率类型与线性、非线性药物动力学132
一、速率类型132
二、线性、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及其识别133
第6节 药物动力学参数134
一、速率常数134
二、生物半衰期135
三、表观分布容积135
四、清除率136
五、药-时曲线136
第7节 药物动力学模型136
一、隔室和隔室模型的概念137
二、单室模型与两室模型137
三、开室与闭室和开型与闭型138
第8节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138
一、血药浓度法138
二、药理效应法140
三、毒理效应法142
四、微生物法及其他生物测定法143
第7章 各类中药成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144
第1节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和方法144
一、中药活性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144
二、中药有效部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144
三、中药单、复方制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144
第2节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展望145
一、未来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145
二、强调重视的研究内容展望146
第3节 生物碱类成分147
一、喹啉及异喹啉类147
二、吲哚及吲哚里西丁类150
三、托品烷类152
四、嘌呤及喹诺里西丁类155
五、其他生物碱类161
第4节 黄酮类成分166
第5节 蒽醌类成分169
第6节 皂昔类成分169
第7节 强心昔类成分175
第8节 其他昔类成分176
第9节 中药萜类成分180
一、单萜类180
二、倍半萜类180
三、双萜及三萜类182
第10节 内酯类成分185
第11节 醇、醛及酮类成分189
第12节 有机酸类成分191
第13节 酚类成分194
第14节 其它类成分197
第15节 无机元素类成分199
第16节 有效部位成分201
第17节 中药材203
第18节 中药复方制剂208
第8章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在中药新药开发中的应用213
第1节 中药药物动力学与中药新药研究213
第2节 药物动力学在中药新药研究中的应用216
一、在中药新药给药途径与剂型优选中的应用216
二、在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中的应用221
三、在中药新药新技术研究中的应用227
第3节 中药缓控释制剂设计的药物动力学基础234
一、中药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基础234
二、剂量设计237
三、质量评价239
第9章 中药不良反应249
第1节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249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型249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249
三、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249
第2节 中药不良反应250
一、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及其类型250
二、中药不良反应主要症状分析250
三、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251
四、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252
五、如何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252
第10章 治疗药物监测254
第1节 概述254
一、TDM工作的目的与意义254
二、合理运用TDM技术,协助临床解决用药问题255
三、需进行TDM药物的特点256
四、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257
五、治疗药物监测存在的困难270
六、治疗药物监测方法271
第2节 TDM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271
一、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方案271
二、TDM与结果的解释273
三、TDM工作中关于经济方面的考虑276
第3节 患者个体差异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276
一、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因素277
二、临床药代动力学与给药方案设计282
三、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284
第4节 治疗药物监测新理论新方法285
一、群体药代动力学理论基础285
二、药动-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286
三、药物对映体的药动-药效学研究287
四、遗传药理学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研究288
五、游离药物及受体在合理用药中的研究288
第5节 药物监测应用实例289
一、HPLC法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289
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292
三、气相色谱法分析技术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295
四、薄层色谱衍生法在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299
五、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299
六、核素示踪电泳法在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300
七、化学发光酶免疫竞争法在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301
八、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法在监测中的应用302
九、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304
第6节 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和思考315
第11章 药物滥用317
第1节 概述317
一、滥用药物的概念317
二、滥用药物的分类与特征318
三、滥用药物的危害320
四、常用药物的滥用321
第2节 体内滥用药物分析的任务与特点322
一、体内滥用药物分析的任务323
二、体内滥用药物分析的特点323
第3节 体内滥用药物分析规范及质量保证324
一、检品的采集、接收和保护链324
二、分析步骤324
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26
四、数据复核和结果报告326
第4节 加强药物滥用调查、监测工作327
第5节 药物监测应用实例329
一、阿片类药物海洛因、吗啡和可待因329
二、可卡因、尼古丁和咖啡因342
三、大麻类物质352
四、乙醇365
五、挥发性溶剂370
参考书目与文献376
热门推荐
- 2358012.html
- 2898227.html
- 435103.html
- 696962.html
- 58427.html
- 2003168.html
- 3190655.html
- 1182434.html
- 2022081.html
- 485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1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2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0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1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5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3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5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5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3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