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从经典到当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志钧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5591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从经典到当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上编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3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古希腊文化3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德国古典美学8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3
四、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空想社会主义16
五、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欧洲基督教文化20
六、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其他文化传统24
第二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26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意义与评价26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28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影响41
第三章 文学反映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现在44
一、反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中的萌芽与发展44
二、文学反映论在中国现代的嬗变和发展47
第四章 文艺与意识形态:从特拉西、马克思到伊格尔顿62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艺术与意识形态问题62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论文艺与意识形态69
第五章 艺术生产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现在82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艺术生产问题的见解82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艺术生产思想89
三、马克思艺术生产思想在当代中国101
第六章 文学典型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现在104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理论104
二、马克思主义典型论在前苏联的传播109
三、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在中国的发展113
第七章 艺术悲剧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现在123
一、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建立123
二、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在中国的嬗变129
第八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与方法141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与方法的演变:从五四到四十年代143
二、中国当代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与方法的新探索151
第九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审美教育观的嬗变160
一、马克思主义审美教育观在中国现代的嬗变161
二、中国当代关于文艺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新探索167
下编第十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西方到中国177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178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格局和流变状况180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特点和方法184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在现代中国194
第十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语言论转向203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面对语言论转向203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针对语言论转向的反应204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语言论转向的历史影响与反思226
第十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文化转向228
一、文化转向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228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化转向的历史发展脉络232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化转向的历史影响与反思243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批评246
一、殖民问题247
二、批判精神251
三、第三世界文学与文化的多元共存255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接受反应文论262
一、接受美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262
二、接受反应文论的主要理论主张264
三、接受反应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异曲同工271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身体美学279
一、身体问题在当代的凸显279
二、马克思美学的身体维度280
三、身体美学的发展286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身体话语291
第十六章 马克思主义与唯美主义批评302
一、唯美主义批评概述302
二、马克思主义与唯美主义307
第十七章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文化批评(上)317
一、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批评317
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女权批评324
三、马克思主义与原型批评329
四、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批评333
五、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批评337
第十八章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文化批评(下)342
一、马克思主义与结构—解构批评342
二、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批评347
三、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批评352
四、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批评356
第十九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遭遇消费文化时代361
一、文艺观的调整:从认识论走向生存实践论361
二、思维方式的更新: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中和364
三、知识立场的反思;从绝对主体走向情境主体367
四、批评对象的拓展:从“文本”走向“生活”368
五、批评平台的拓宽:从期刊走向传媒371
后记374
热门推荐
- 1155251.html
- 673764.html
- 3201255.html
- 669076.html
- 2250701.html
- 1835695.html
- 304312.html
- 3481114.html
- 583359.html
- 103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4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1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3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1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4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6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2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5416.html